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6 21: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第17课《古诗三首》中《望天门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望天门山》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里的第一首。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均是围绕“祖国山河”这一主题。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让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就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所作,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这首诗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让学生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学习《望天门山》这类写景古诗,可以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饱含着对祖国的赞美与深情,配合表现壮美景色的插图,更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1.会写“断、楚”等五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等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能够结合诗句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资源准备
古诗相关插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诗,导出诗题(约 3 分钟)
1.课前才艺展示古诗《山行》的树叶贴画
2.导出新诗,明确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了《山行》的树叶贴画,这首诗描写了秋日杜牧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美景,这节课老师将带大家欣赏一下大诗人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看到的雄奇景色,我们一起学习《望天门山》。
3.板书诗题,引出疑问,适时解题。
师:望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看)什么样的看才是望呢?出示课件,看一下望的古字写法,一个人站在石头上,抬起头,踮起脚向远处看,这就是望。板书:望
师:根据你对”望”的理解,你能说一说望天门山的意思吗
生:站在远处看天门山。
师:天门山你们了解吗 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天门山 生汇报!
师: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生:注释!
师:你真会学习!注释能够帮助我们读懂古诗,是理解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这就是天门山(出示天门山图片介绍天门山):今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芜湖市,西梁山在今马鞍山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做天门山。
4.学生带着对诗题的理解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学生由对诗题的不理解到理解,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齐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后面诗文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约10分钟)
1.把诗句读通读顺。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好诗句的停顿。
师:同学们,读诗不能快跑,也不能慢走,我们要按着停顿,稳稳地读。指出学生停顿有误的地方,进行范读,让学生模仿,读熟诗句。
3.把握古诗大意。
默读古诗,结合注释了解“楚江”,圈画出诗中的景物。
师:我们刚才通过注释了解了天门山,那楚江呢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楚江?请看书中注释!师出示图片,补充讲解:这里的楚江指长江,古代长江中下游河段流经楚国,所以叫楚江!
“楚”是我们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师:同学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有人说它是连环画,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看看每一句写了什么景,圈画出来。板书:景
预设:(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师:把你们的回答串联起来,就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出示课件图片)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师: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李白一起乘坐小船去感受天门山的雄伟与壮阔吧!
三、指导想象,感悟诗境(约10分钟)
1.师(出示第一句诗):读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生读
师:这一句中有两个字特别形象地给我们写出了天门山的雄伟和楚江水的气势,你找到了吗?
生:断,开
师:(课件出示断字小篆体)
这是断字的小篆写法,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剪断,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子,就这个断字,你能想象到天门山是怎样分开的吗?
生可能回答:被江水的气势给冲断了,是被江水像刀子,像斧子的波涛给冲断了。
师:波涛汹涌的长江竟然把天门山给劈开了,现在请你再把这两个字放到诗句中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吗?)
我仿佛看到:( )的天门山被( )的长江水从中间劈开,一分为二。
师(出示PPT):高高的天门山被浩荡的长江水从中间劈开了,形成了水把山冲断的画面,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生读
师指导
全班读
2.师:那又是谁有如此的能耐让不可阻挡的楚江至此回呢?(出示第二句诗句:碧水东流至此回)
生:天门山
师:楚江是怎么回的呢?学生展开想象。
出示课件:回在字典中的解释
出示图片:结合图片想一想,回的意思
(图片展示);这是天门山,滚滚东流的江水经过两山夹道处时水面变窄,碰到山壁时激起回旋,在这里翻滚咆哮,遇到山时,只能绕山而流,这样回旋徘徊,天门山能够把浩荡的长江水给调转方向。
师:是啊,天门山真坚固啊,现在的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思考汇报
生:我仿佛看到:(碧绿)的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受到阻挡,形成(回旋)的水流。
师:碧绿的江水被坚固的天门山改变了方向,这样的壮举,让我们合着来读一读。
3.师:在波涛中,李白的小船继续前行着,终于近了,李白又看到了(出示课件—两岸青山相对出)
生读
师:你认为在这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巧妙?为什么?
生汇报:“出”(化静态为动态)
师:谁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是怎样出?想象一下“当你坐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前方的景物给你怎样的感受?”
一个“出”字,好像是两岸的山在面对面的比高矮呢!读----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个“出”字,让我们明白了诗人的船是由远及近,这两岸的山就好像张开双臂在迎接他。读——两岸青山相对出。
师:当小船在青山间穿行的时候,李白抬头向远处看,他的眼前一片开阔,进入他眼帘的是(出示课件—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课件出示后两句插图:两岸的( )相互对立着,一叶( )从( )驶来。
四、合作朗读,升华情感(约3分钟)
师:面对这样的美景,李白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板书:情 预设:喜悦,激动
师: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齐读《望天门山》
五、总结学法,积累运用(约4分钟)
师:回顾本课,同学们,我们是怎么学习《望天门山》的?
总结学法: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2、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3、想象画面。
积累运用:同学们,祖国江山美如画,千言万语夸不完,像这种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不仅李白写过,其他诗人也有很多。出示课件,例如本课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刘禹锡的《望洞庭》。课后,请同学们利用我们今天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首诗。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望 景:天门山 楚江 碧水 青山 孤帆 日
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