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童年的水墨画
三年级 下册
第二课时
水墨画 钓竿 扑腾 拨动 浪花 葫芦 清爽 蘑菇 垂柳 扇动 戏耍 松树
松针 传染 破碎
字词默写
墨 染 竿 腾 碎 拨
浪 葫 爽 蘑 菇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独体字:
爽
腾
碎
拨
墨
染
竿
葫
蘑
菇
浪
碎: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
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染、溅:是前鼻音。
浪:是后鼻音。
同学们再读课文说一说这首儿童诗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作者写了那三个地方的场景?
写了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地方。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几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子。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梳妆的镜子”是指过去的妇女梳洗打扮时照的镜子,“平静”说明水面上一点波纹都没有。
溪水
镜子
比喻
烘托了画面“静”的气氛,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
忽然哗啦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动作描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染”是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这里指人影倒映在溪水中是绿色的。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动作神态描写
表现孩子们在水里快乐玩耍的情景。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鸭群”比喻一群小孩,用“翅膀” 比喻小孩的胳膊, 写出了孩子们戏水玩耍时的调皮、可爱。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顽皮、可爱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借代水性好的孩子
林中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叫唤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清清爽爽”是指整洁干净,这里指松树被大雨淋过以后显得格外清新凉爽。
这句话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句子把蘑菇当做人来写,“戴着斗笠”写出了蘑菇的形状。“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这是个被比喻句,把蘑菇比作山花,写出了蘑菇的形状。
为什么说蘑菇戴着斗笠像一朵朵山花?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夸张句
孩子们发现蘑菇后惊喜的样子。
是谁一声叫唤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抖落”意思是抖动使其落下,这里指孩子们在林中的呼唤声和欢笑声响彻整个林中。“斗笠”在这里指戴着斗笠的孩子们。
童年的水墨画
七彩童年
欢乐如歌
溪边钓鱼(专注)
江上嬉戏(快乐)
林中采蘑菇(勤劳)
结构板书
课文通过描写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钓鱼、江上戏林中采蘑菇,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课文主旨
一、给下列字注音。
爸爸带领的科研小组经过半年的苦心钻( )研,终于突破了冻土钻( )探这个难题。
夏夜坐在树下乘凉时,奶奶总是用扇( )子给我扇( )风。
zuān
zuàn
shàn
shān
随堂练
勤勤恳恳 平平淡淡
形形色色
清清爽爽、明明亮亮”是“AABB”类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照着写一写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能照样子写句子。
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美丽。
1.“笑哈哈”是ABB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笑”的四字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悄悄 慢吞吞 亮晶晶
眉开眼笑 哄堂大笑 喜笑颜开
四、写一写
谢谢!下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