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卷 (2023.5)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
1.B 【解析】中国既有先发优势,也有后发优势。“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与日
本、德国相比较,至少有20年的差距。但这恰恰也为制造业进行转换、升级提供另一
种便利,也就是其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技术击败,改造起来反而更加容易”是后发优势。
2.B 【解析】据 “提交的论文,中美两国最终被接受的论文几乎一样多”“在2015年全球
顶尖期刊上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里,华人/中国人作者的比例达到了43%”,可知A项
错误;“使民族民间音乐迎来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发展”的是 “民族音乐与人工智能作
曲相结合”,人工智能作曲在 “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如今的作曲领域发展提供了全新的
思路与方法。据此判断C项错误。D项变未然为已然。
3.D 【解析】D项超出材料二论述范围。
4.①缔造了 “虚拟劳动力”。②或制造出制造业 “蓝海”。③是中国引领全球巨大机遇。
(答出一条给1分,答出两条给2分,三条都答出给4分)
5.材料一从三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人工智能对中国的意义 (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优
势),论述全面,说服力强;并且还挖掘了原因,论述深刻。 (2分)材料二则从正反
两个角度论述了人工智能作曲的利与弊,辩证分析,论述全面而客观。(2分)
6.B 【解析】A项 “表现了贾府上下人等仗势欺人、喜爱取笑他人的风气”错。C项应该
是表现了贾府众人互相猜忌、互相提防的生活环境。D项应该是又都合乎每个人物平
时的言行性情。
7.C 【解析】插叙错。
8.①正面描写:作者采用语言、动作对刘姥姥进行直接刻画,塑造了一个以本色语言,
精通人情世故、充满智慧的形象。 (3分)②侧面描写:如听到刘姥姥 “老刘、老刘、
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后众人各不相同的笑态,衬托出刘姥姥的诙谐幽
默。(3分)
9.刘姥姥是憨厚又不失睿智的农村妇女的形象。(2分)①她任由鸳鸯、凤姐取笑、捉弄
却毫不在意,并且十分配合,可见他宽容、忠厚的一面。(2分)②刘姥姥生活经验丰
富,精通人情世故,刘姥姥在大观园中扮丑是故意而为,显示出没见过世面,以迎合
贾府人的心意,赢得贾母及其他人的欢心。(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0.D 【解析】标志性词语 “一也”“二也” “三也”单独断开,排除BC两项; “于我有
词”是一个介宾结构,“出师”意思是出兵,“臣”作下一句的主语,故排除A项。
11.C 【解析】含义不同,“隋主以仲方为基州刺史”中的 “以”解释为 “介词,把”,“以
吾一日长乎尔”中的 “以”解释为 “因为”。
12.D 【解析】“五牙”“容战士八百人”。
13.(1)陈国虽然依仗九江、五湖的天险,没有德行就不能把这作为险固的地势。(“彼”
“恃”“无以”各1分,句意1分)
(2)我作为天下百姓的父母,怎么能被如一条衣带宽的长江限制而不去拯救他们呢!
高一语文 第1页
书
(“为民父母”“一衣带水”被动句各1分,句意1分)
14.①每当陈境收获之时,隋军总在边境集合军队,陈国于是做好战斗准备,然而隋军又
解散,如此反复迷惑陈军,使他们疲于应对,南方的农时也被耽搁。②利用江南房子
多用茅竹搭建容易起火的弱点,隋军不断趁风季派人潜入陈境纵火,使陈国财力物力
受损。(答出任何一条得1分,答出两条得3分)
参考译文:
起初,隋文帝受禅即位以来,与陈国十分友好,每次抓获陈国的间谍,都赠送衣服、
马匹,客气地予以遣返,然而陈宣帝还是不断地让军队侵扰边境。所以在太建末年,隋国
军队对陈国发动了一次进攻。适逢陈宣帝去世,隋文帝即下令班师退军,又派遣使者前去
吊唁,在给陈后主的信中有 “杨坚顿首”之语。陈后主的回信却越发狂妄自大,信末说:
“想你统治的区域内安好,我这里天下清平。”隋文帝看了回信很不高兴,并把它展示给朝
臣,上柱国杨素认为君主受辱,臣下应当受死,二次跪拜叩头请罪。隋文帝向高颍询问平
定陈的策略,高颍回答说:“长江以北地区天气寒冷,田里庄稼的收获要 一些;而江南
!
地区水田里庄稼要成熟得早一些。估计在对方的收获季节,我们征集少量军队,声言要袭
击江南,他们必定屯兵守御,这样足够使他们耽误农时。等到对方聚集了军队,我们便可
以解甲散兵。如此反复,他们就会习以为常;然后我们再调集大军准备进攻,他们必然不
会相信。这样,在他们还在犹豫的时候,我们的大军已经渡过了长江;我军渡江登岸与敌
军作战,士气就会大增。再说江南水浅土薄,房舍多用茅竹搭成,所有的储积都不是藏在
地窖里。如果我们暗中派人借风纵火,焚烧他们的储积,等他们重修后,再去焚烧。这样
不超出几年,对方必定力竭财尽。”隋文帝采纳了高颍的计谋,陈国开始感到疲惫不堪。
于是上柱国杨素、吴州总管贺若弼以及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人都争着进献平
定陈国的策略。崔仲方上书说:“如今必须自武昌以下,在薪、和、滁、方、吴、海等州
增加精兵,秘密进行部署、筹划;在益、信、襄、荆、基、郢等州,立刻建造舟船,同时
尽量壮大声势,作好水战的准备。蜀、汉二江在长江的上流,是水陆要地,势所必争。陈
国虽然在流头、荆门、延洲、公安、巴陵、隐矶、夏首、蕲口、湓城等地置备了船只,但
最终还是要聚集大军于汉口、峡口,通过水战来与我们决战。如果陈国断定我们只在上游
部署有重兵,因而命令精锐部队赶赴上游增援,我们在下游的将帅即可率军乘机横渡长
江;如果陈国把精锐部队都部署在下游守卫,我们的上游诸军即可顺流而下,鼓行向前。
陈国虽然依仗九江、五湖的天险,没有德行就不能把这作为险固的地势;仅有精锐骁勇的
三吴、百越的士兵,没有恩义也就无法自立于当世。”于是隋文帝任命崔仲方为基州刺史。
等到陈国接受后梁萧岩等人投降,隋文帝更加愤怒,对高说: “我作为天下百姓的父母,
怎么能被如一条衣带宽的长江限制而不去拯救他们呢!”于是命令大造战船。有人建议应
该秘密准备进攻,隋文帝说:“我将要替天行道进行讨伐,有什么可保密的呢!”并让造船
者把砍削下的碎木片投进江里,说: “如果陈后主害怕,改过自新,我还能再要求什么
呢!”杨素在永安,建造大船,名曰 “五牙”。在上面建起五层楼,高一百多尺;左右前后
设置六拍竿,也高五十尺,容纳八百名战士;另外一艘船叫 “黄龙”,放置一百兵士。自
高一语文 第2页
余平乘舴艋等船大小各有不同。隋国晋州刺史皇甫续将要赴任,在向隋文帝辞行时叩头行
礼上言平定陈朝有三条理由。隋文帝问具体情况,皇甫续回答说:“第一是以大国吞并小
国;第二是以有道讨伐无道;第三是陈朝接纳叛臣萧岩等人,我们师出有名。陛下如果命
将出师,我愿意效微薄之力。”隋文帝对他加以慰劳,然后让他赴晋州上任。
15.B 【解析】“以蜂蝶纷飞之状,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错误。此处 “蜂蝶”为实写。
实写了 “一群群蜂儿蝶儿,团团翻飞,追随着柳絮”的画面。
16.柳絮无根无绊一般象征飘零、漂泊。 (2分)而薛宝钗的 《柳絮词》以舞姿优美、舒
卷均匀的柳絮自比,柳絮在洁净华美的白玉堂前舞动身姿,高贵优雅;它既不随水而
逝,也不沦落芳尘。词人直接抒写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抒发乐观自
信的人生态度。这样便使整首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所以不落俗套。(4分)
17.(1)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2)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3)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6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18.引人入胜 跌宕起伏 荒诞不经 (每空1分,共3分)
19.《促织》中 “求神问卜”和 “魂化促织”这些情节带有某种神秘色彩,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情节可以把握作品的现实主题,进而体会这一幻想与现实相交融的写作手法
独特的艺术魅力。(共4句,一句1分。有其他答案,改写正确也可得分)
20.C 【解析】A项是活动主题,B项 “不朽的红岩”是栏目名称,D项是课程名称,都
不能用书名号。
21.①情节的曲折起伏 ②又有着求生的挣扎 ③首先要善于观察 (一句2分,共6分)
22.①林冲刚到草料场时,看到崩坏的草屋,于是打算等雪停后,到城中找泥水匠修理。
这就为打酒回来大雪压倒草屋预先埋下伏笔。②打酒去的路上看见古庙,“林冲顶礼
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则为草屋被雪压倒后,林冲到此过夜预先设下伏
笔。③草屋倒后,林冲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燃烧起来,搬开破被子,探半身入去摸
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作者将这个细节写得如此细腻,为后文草料场失
火无由,必定有人纵火埋下伏笔。④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搬来一块大石头顶住庙门,
是为陆谦等人放火后,推不开庙门,在门口谈论陷害林冲的阴谋全被林冲听到埋下伏
笔。(写出其中任何一例就可得4分,写出其他例子也可得分)
23.【写作指导】
谚语作为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民间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短小精炼的
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谚语在传承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反映对自然
认识以及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民间谚语也是保留传统文化的一
种特殊而实用的方法。
参考立意:
1.学习谚语,学习智慧
2.运用谚语,传承文化
3.结合实际,活用谚语
高一语文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