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式说课稿[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单项式说课稿[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5-10-22 21: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领悟新课标 尝试新教法
《单项式》说课教案
竹山县实验中学 陈政勇
各位教育专家、教育同仁:
你们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单项式》,所用教材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评价反馈及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单项式》一课是《多项式》这章的起始点,是后续学习多项式的重要基础。多项式的定义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多项式的次数由它的最高次项的次数即(某个单项式的次数)来决定。作为起始点,本课时的概念性强,而且是“代数式”种概念的第一次细化分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系数、次数。
教学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单项式概念的学习过程,建构单项式的概念,能在代数式中识别出单项式;并能指出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数学思考:
1、经历单项式概念的学习过程,建立新概念,抓住概念本质;
2、使学生了解单项式是代数式中的一部分,初步了解种属概念之间的关系。
解决问题: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情感与态度:
1、使学生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
2、教学媒体的选择:CAI课件(幻灯片)、软纸板若干张。
3、教学策略:情境式策略、社会性策略、尝试成功策略。
(二)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仍需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2、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析:学生已学习了代数式的知识,会列代数式并能理解代数式的意义。
学法指导:
1、概念学习法。在情境中感知概念,在问题中辨析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运用。
2、自主学习策略:主动性策略、互动式策略、协作式策略。
四、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六个步骤。
(一)、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本节课从列代数式入手,然后对列出的代数式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有些代数式具有相同的特点,引入学习的新目标——单项式。
1、从“估算北京奥运会场馆面积”的情境来引入新课。
2、用代数式表示三角形面积、相反数、环形面积。
3、从对代数式的分析中,引导学生发现前四个代数式都是数与字母只进行了乘法(包括乘方)运算,这样的代数式以及单独一个数或单独一个字母,叫做单项式。
这样从具体生动的情境和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和探究新知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自学课本,获取新知。
(二)、自学课本,感知概念
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寻找问题答案。
自学提纲:
1.什么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2.什么是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三)、师生互动,理解概念
1、在学生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单项式的概念、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师针对教材的关键地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重点点拨。使学生理解概念,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2、辨析、强化单项式的概念,以及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1)判断。让学生初步了解单项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2)口答。指出下列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请说明理由.
(3)游戏“核发入会证”。目的是从代数式中识别出单项式。
出示练习(1)、(2)、(3)。
这个步骤是在学生感知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单项式的概念。首先是从定义去理解,然后通过解答判断题、口答题理解单项式的本质特征,并学会讲道理。第三在游戏“核发入会证”中,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交流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通过以上对单项式概念的理解、辨析、识别,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可探索”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
(四)、尝试练习,达成目标
(出示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完成“形成性评价题”,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运用,进而真正掌握概念,把知识内化成能力。教师通过巡视,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五)、课堂小结,深化目标
1、学生自己小结(1)我学到了哪些知识(2)我发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对今后学习有什么启示?
2、教师补充归纳:①知识、技能,②学法指导:概念学习法。
通过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完成新知识的建构,使知识系统化。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逐步达到“会学数学”的目的。
(六)、思考探索,发展目标
通过解答思考探索题,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思考题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为满足学生课后进一步自学探索指明方向,“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评价反馈及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解答、动手、作业等及时评价,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的成果,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通过学生的眼光、表情、动作、提问和发问等反馈进行调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说一说、做一做、讨论讨论、思考探索等,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主动获取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是学法指导的重点,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
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学生“学习主人”的角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有创新的教师才有创新的学生!
请各位教育专家和教育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单项式》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单项式概念的学习过程,建构单项式的概念,能在代数式中识别单项式;并能指出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
(一)用代数式表示
1、为支持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某公司准备从2002-2006年每年投资a万元人民币,那么该公司共投资 万元。
2、左图是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的立方”,假设其地面建筑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高为h,它的体积是 .
3、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它的相反数是 .
5、2008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若以环形估算,它的外圆半径为R米,内圆半径为 r 米,π取3.14 ,则鸟巢内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引导学生分析以上所列代数式,发现前四个代数式的共同点。
二. 自学课本 感知概念
1.学生自学教科书P85页内容.
2.自学提纲:
(1).什么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2).什么是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三. 师生互动 理解概念
(一). 重点点拨,理解概念。
1 单项式 :数与字母只进行了乘法(包括乘方)运算,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字母或单独一个数也是单项式。
2、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 、一个单项式中 ,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二).辨析识别
1、判断: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 表示
代数式一定是单项式. ( )
单项式一定是代数式. ( )
单项式100的次数是1 . ( )
的次数是3 . ( )
2.口答:下列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请说明理由.
(1) (2) x (3) 0 (4)
(4) (5) (6)
3.游戏“核发入会证”.
四.尝试练习 达成目标
1、列代数式,并指出它的系数与次数。
(1)巧克力糖每千克a元,小红买了0.5千克,需支付多少元?
(2)底面是半圆的柱体,底面半径是 r 米,高是 h 米,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解 (1)0.5a(元),它是单项式,其系数是0.5 ,次数是1 .
(2) (立方米),是圆周率 .它是单项式,系数是,次数是3 .
2、指出下列单项式中的系数和次数:
(1) –m (2) (3) (4)
(5) (6) (7) (8)
3、请一个同学先说出一个单项式,然后指定另一个同学回答它的系数和次数,再交换进行。
五.课堂小结 深化目标
(一).在确定系数,次数时,注意容易出错地方:
1、圆周率π是常数;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 -1时,1通常省略不写;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
2、算单项式次数时不要漏掉指数为1 的字母的次数。
(二). 学法指导:概念学习法。理解概念—辨析概念—运用概念。
六.思考探索 发展目标
思考探索题:
如果是一个五次单项式,求n的值。
解: 因为是关于x、y的五次单项式
所以 x、y 的指数和为 5
2+(n-1)=5
n=4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