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 碱变质的实验探究 课件(共22张PPT)-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8讲 碱变质的实验探究 课件(共22张PPT)-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16 10: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08讲 碱变质的实验探究
学习目标
1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2
氢氧化钙变质的实验探究
PART 01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知 识 梳 理
如果生活中有人问你苹果坏了吗,你会如何回答呢?
好苹果
坏苹果
坏苹果
没变质的苹果
部分变质的苹果
完全变质的苹果
知 识 梳 理
第1步:明确变质原因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没有变质
NaOH
全部变质
NaOH、Na2CO3
Na2CO3
探究1: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同学们,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吗?为什么可能会变质?
请你说说这三种情况对应的成分。
2NaOH+ CO2=Na2CO3+ H2O
部分变质
知 识 梳 理
第2步:确定需要检验的物质
没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只有 ;
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一定有 ;
检验其是否变质,就是检验是否有 。

NaOH
Na2CO3
Na2CO3
有Na2CO3 ,则变质;没有Na2CO3 ,则没变质

没有变质
NaOH
部分变质
全部变质
NaOH、Na2CO3
Na2CO3
知 识 梳 理
第3步:设计方案检验待测物:Na2CO3
利用物质的特性,且有明显的现象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试剂选择
相关方程式析
可行性
Na2CO3化学性质
①能与酸反应
②能与碱溶液反应
③能与盐溶液反应
Na2CO3+Ba(OH)2==BaCO3↓+2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Na2CO3+2HCl ==2NaCl+H2O+CO2↑
产生气泡
可行
白色沉淀
可行
白色沉淀
可行
①稀盐酸    
 稀硫酸
②Ca(OH)2溶液
 Ba(OH)2溶液
③CaCl2溶液
BaCl2溶液
思考:若滴入少量的盐酸,没气泡产生,可否说明氢氧化钠没变质?
若NaOH部分变质,加入酸的量不足,可能会因未变质的NaOH先与酸反应而不产生气体
素 养 提 升
探究2: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
没有变质
NaOH
部分变质
全部变质
NaOH、Na2CO3
Na2CO3
第1步:对比变质后的成分
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第2步:确定需要检验的物质检验其部分或全部变质,就是检验是否还有 。
NaOH
NaOH
Na2CO3
有NaOH,则部分变质;没有NaOH ,则完全变质

素 养 提 升
第3步:设计方案检验待测物NaOH
利用物质的特性,且有明显的现象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试剂选择
相关现象
可行性
NaOH化学性质
①能与指示剂反应
②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③能与酸溶液反应
④能与盐溶液反应
不可行
①无色酚酞    
②CO2    
③稀盐酸    
④CuSO4溶液    
变红    
Na2CO3溶液也呈碱性    
没有明显现象    
不可行
没有明显现象    
不可行
产生蓝色沉淀    
也能Na2CO3溶液反应产蓝色沉淀
不可行
(1)发现问题:NaOH的检验会受到Na2CO3的干扰
素 养 提 升
先除去Na2CO3,再检验NaOH
(2)除去干扰物
怎样除去Na2CO3呢?
Ca(OH)2 + Na2CO3==2NaOH + CaCO3↓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OH + HCl == NaCl + H2O
①加稀盐酸
③加CaCl2溶液
CaCl2+Na2CO3 == CaCO3↓+2NaCl
②加Ca(OH)2溶液
素 养 提 升
(3)检验待测物:从待测物的化学性质分析,检验待测物可选择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写一种),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则部分变质;观察到____________,则全部变质。
无色酚酞溶液(或硫酸铜、氯化铁溶液等)
溶液变红(或产生蓝色沉淀、产生红褐色沉淀等)
无明显现象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其中滴加足量CaCl2(或BaCl2等)溶液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产生白色沉淀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检验是否含有NaOH
_________
部分变质(含NaOH)
__________
完全变质(不含NaOH)
溶液变红
无明显现象
考 点 突 破
1.小明同学在探究酸碱盐性质实验后,没有及时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剂瓶瓶塞盖上,一段时间后,该固体可能发生了变质,小明与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以下探究。【提出问题】该样品变质了吗?【作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分析原因】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配制成溶液。
2NaOH+CO2 = Na2CO3+H2O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__
溶液变红色
猜想一正确
无色酚酞溶液
考 点 突 破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正确
方案三: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实验设计】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配制成溶液。
【反思与交流】(1)同学们经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一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池在进行方案三时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得出猜想一成立,你认同她的结论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不认同,加
入的稀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加入盐酸的量太少,
即使氢氧化钠已变质,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考 点 突 破
【继续探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变质后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进行如下猜想。猜想一:部分变质(NaOH、Na2CO3) 
猜想二:全部变质(Na2CO3)【验证与结论】小组同学取上述方案二反应后所得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证明猜想____成立。
硫酸铜(或氯化铜等) 

【反思与交流】小贝用氢氧化钡溶液替换氯化钡溶液除去溶液中的Na2CO3,你是否认同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1)氢氧化钠应______保存。(2)请设计方案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认同,氢氧化钡溶液会
密封
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会干扰原固体中氢氧化钠的检验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Ba(OH)2[或Ca(OH)2]溶液,过滤
考 点 突 破
2.[2022河池中考]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整理实验台时,
发现有一瓶未塞瓶塞且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据老师回忆:可能是
Na2CO3 溶液和 NaOH 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同学们对这瓶溶液的成分
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
加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______
该溶液是
溶液
2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
加稀盐酸
若有气泡产生
该溶液是
溶液
溶液变蓝色
【交流讨论】.(1)小李认为方案1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2)写出方案2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2HCl????????????2NaCl+H2O+CO2↑
?
考 点 突 破
【实验探究】老师指出方案2也不够严谨。经讨论后,小组同学按以
下步骤进行实验:
(1)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
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B;
(2)向滤液B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B中的
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钠
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钠(或 NaClCaCl2NaOH
?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液是 NaOH 溶液,且已部分变质。
?
【拓展延伸】.(1)取完药品后,应______________。
立即塞好瓶塞
(2)检验滤液B时,下列能代替酚酞溶液的有____(填序号)。
①氧化铜 ②铁丝 ③硫酸镁溶液

PART 02
氢氧化钙变质的实验探究
知 识 梳 理

(1)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敞口放置会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氢氧化钙是否变质(是否含有CaCO3):取少许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则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Ca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CO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3)探究氢氧化钙变质程度[是否含有Ca(OH)2]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许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___
部分变质[含Ca(OH)2]
____________
完全变质[不Ca(OH)2]
溶液变红
无明显现象
知识拓展 由于CaO+H2O=== Ca(OH)2,所以CaO变质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未变质的CaO。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要证明CaO的存在,可以向一定量固体中加入适量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若有热感,说明有CaO存在,反之则没有。
Ca(OH)2、CaCO3
2.氢氧化钙的变质
知 识 梳 理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壁
烧杯壁发热
__________

将①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______________
溶液变红
有Ca(OH)2

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____________
无CaCO3
(2021自贡改编)某校化学实验室中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样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
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1)小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有CaO
无色酚酞溶液
无气泡产生
知 识 梳 理
【交流讨论】(2)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
(3)小红提出实验③的结论也不正确。她改进实验③,并通过实验证明样品中含有CaCO3,她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CaO变质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
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反思应用】(4)生石灰要______保存。
(5)设计和分析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等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6)要确定该样品中是否含有Ca(OH)2,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
密封
素 养 提 升
1. [氢氧化钙变质](2022凉山州)农场需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为了确保改良效果,需要对库存的熟石灰是否变质进行检测。农场实验室取了一定量的熟石灰样品,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 
猜想二:CaCO3和Ca(OH)2  猜想三:CaCO3【资料查阅】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实验步骤与现象】
Ca(OH)2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步骤
操作
现象

取1g样品于试管中,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振荡
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固体

向步骤①后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
溶液变红

向步骤②后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物质消失并产生气泡
素 养 提 升
【实验分析】(1)实验人员根据步骤①认为猜想三正确。其实该结论并不严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步骤③有气泡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猜想____正确。【评价与反思】熟石灰存放时应密封保存,农业上使用库存较久的熟石灰时要检测其成分。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下层固体可能含氢氧化钙
CaCO3+2HCl= CaCl2+H2O+CO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