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16 10: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鸭山市尖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单选题(每题4分,共28分)
1.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玻璃射向空气,折射光线沿OB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束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后波长会增大
B.这束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后频率会减小
C.这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若这束光沿BO方向从空气射向玻璃,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医生通过“彩超”可以知道血管中血流的速度,这主要是利用了波的( )
A.多普勒效应 B.波的干涉 C.波的衍射 D.波的折射
3.如图,光滑弧形凹槽的半径为R,弧长为L,R>>L。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凹槽边缘由静止释放,小球以最低点P为平衡位置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到B点时,小球受到的合力为0
B.运动到P点时,小球受到的合力为0
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
D.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
4.某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x=Asinωt,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在第1s末与第3s末的长度相同
B.简谐运动的角频率ω=rad/s
C.第3s末振子的位移大小为A
D.从第3s末到第5s末,振子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5.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恒力拉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时,速度的大小为,此时撤去,物体继续滑行的路程后停止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则(  )
A.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倍
B.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倍
C.在此过程中的冲量大小等于
D.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为
6.斯涅耳1621年关于折射现象的论文中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折射现象。一个容器中装水,一束单色光从O点射入水中,折射到容器壁的B点,入射光线的延长线交容器壁于A点,水面处C点与A、B在同一竖直线上,则以下线段长度之比等于水的折射率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入射光1经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形的棱镜)折射、反射后沿与入射光线平行且相反的方向射出,如图中光线2所示,若将棱镜绕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如图中虚线所示),光线仍在棱镜中发生两次全反射,则(  )
A.出射光线顺时针偏转角
B.出射光线逆时针偏转角
C.出射光线顺时针偏转角
D.出射光线方向不变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8.如图所示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且在图中所示范围内传播的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G点是F、H连线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H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B.图示时刻E、F两质点竖直高度差为
C.图示时刻G质点正向下运动
D.从此时刻起经,F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9.如图所示,是上、下振动的振源,频率为,所激发的波向左、右方向传播,波速为,其振动先后传到、两点。已知,。当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两个质点(  )
A.在波谷 B.在波峰 C.的速度方向向下 D.的速度方向向上
10.如图所示,OBCD为半圆柱体玻璃的横截面,OD为直径,一束由蓝光和黄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方向从真空射入玻璃,分两束分别射到圆柱面的B、C两点。只考虑第一次射向圆弧的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C两点射出的光分别是黄光、蓝光
B.光从O传到B与光从O传到C的时间相等
C.若从圆弧面只有一处光线射出,则一定是从B点射出
D.若仅将复色光的入射点从O平移到D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从圆弧射出的两束光线平行
1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为t=4s时的波形图,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简谐横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
该列波的波速为2.5m/s
质点Q的平衡位置坐标为
D.当时,P、Q两质点速度相同
1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杆相连,竖直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也为m的小球C挨着小球B放置在地面上。扰动轻杆使小球A向左倾倒,小球B、C在同一竖直面内向右运动。当杆与地面有一定夹角时小球B和C分离,已知C球的最大速度为v,小球A落地后不反弹,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球B、C分离前,A、B和C三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球B、C分离时,球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C.从开始到A球落地的过程中,杆对球B做的功为
D.小球A落地时的动能为
三、实验题(共20分)
13.我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做“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
(1)将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则在图甲中A、B处分别应该安装的器材和滤光片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
A.A处为双缝、B处为单缝,滤光片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
B.A处为单缝、B处为双缝、滤光片在A和B之间
C.A处为双缝,B处为单缝、滤光片在遮光筒内
D.A处为单缝、B处为双缝、滤光片在凸透镜和A之间
(2)若在实验当中,某同学观察到以下图像,即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若继续移动目镜观察,将会使测量结果出现偏差,所以需要对仪器进行调整,使干涉条纹与分划板中心刻线在同一方向上,下面操作中可行的有_______。
A.调节拨杆方向 B.其他不动,测量头旋转一个较小角度
C.其他不动,遮光筒旋转一个较小角度 D.将遮光筒与测量头整体旋转一个较小角度
(3)已知双缝间距离,双缝到毛玻璃屏间的距离为,如图丙所示,实验时先转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与游标卡尺相连的分划线对准图丁所示的第1条明条纹,此时卡尺的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戊所示,然后再转动手轮,使与游标卡尺相连的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5条明条纹,如图丁所示,此时卡尺的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己所示,则游标卡尺上的读数______。由以上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则该单色光的波长是_______m。
14.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若P1、P2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P1、P2的像
B.为减少测量误差,P1、P2的连线与法线NN'的夹角应尽量小些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D.若P1、P2的连线与法线NN'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bb'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bb'一侧就看不到P1、P2的像
(2)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3)在该实验中,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砖,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的图线如图所示,从图线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_______。
该实验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P1O、折射光线OO'的延长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甲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5)在用针插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二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15题8分,16题12分,17题12分)
15.如图所示,一个立方体玻璃砖的边长为a,折射率n=1.5,立方体中心有一个小气泡。为使从立方体外面各个方向都看不到小气泡,可在每个面上都贴一张纸片,则每张纸片的最小面积为多少?
16.一列简谐横波图像如图所示,t1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t2-t1=0.5s。
(1)若波向右传播,则这列波的可能波速的表达式;
(2)若波向左传播,且3T<Δt<4T,则波速多大?
(3)若波速v=68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17.如图所示,在倾角=53°且足够长的斜面上放置一个凹槽,槽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槽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槽两端侧壁A、B间的距离d=0.32m。把一表面光滑的小球放在槽内中点处,球和槽的质量相等。现同时由静止释放球和槽,球与槽的侧壁发生碰撞的时间极短,且系统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则:
(1)释放球和槽后,经多长时间球与槽的侧壁发生第一次碰撞?
(2)小球与槽的第二次碰撞是发生在侧壁A端还是B端?(请通过计算分析说明)
(3)从静止释放球与槽到球与槽的侧壁发生第六次碰撞时槽的位移是多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