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6 13:13: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伯牙鼓琴
一、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行文流畅,不足百字,且古今意义相差不大。本组所在课文单元目标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学生在五年级下册时已学过《杨氏之子》,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故将教学重点设为读懂内容,读出感悟,理解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难点为想象伯牙所弹奏的高山流水在音乐中的表现。
因故事距离学生年代久远,在教学中通过画面、音乐、语言等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千年前那个琴声悠悠的故事中。古文教学应重视诵读,让学生经历由读通顺到读出节奏,再到读出情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悟相结合,深入理解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二、教学目标
(一)读通课文:字词正音,读通句子。
(二)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等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感悟。
(三)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四)展开想象:感受伯牙所弹奏的高山流水在音乐中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课件(包括音乐、画面、相关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小重山》中有这样一句词: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句中的知音,你是怎么来理解呢?
2.出示课题:伯牙鼓琴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的是一篇有关知音故事的文言文。
3.理解诗题
你们是怎么来理解“鼓”的呢?
鼓就是弹,那伯牙鼓琴呢?
(二) 了解故事人物
故事中一个人物是伯牙,还有一个人物呢
1.背景资料
这两个人物距离我们比较遥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资料。
伯牙:宫廷乐师,位居上大夫,善弹七弦鼓琴,被世人称为“琴仙”。
子期:楚国人,相传是位手拿板斧的山野樵夫。
2.谈谈发现
那究竟是什么让地域不同、地位悬殊的两人相遇在一起呢?
(三)初读古文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2500年前的那一个他们相逢的中秋之夜。
请借注注释自由读《伯牙鼓琴》二遍,读准字音,读通古文。
1.读准字音
善哉乎 魏魏乎 汤汤乎
2.理解字词
这三个词中都有一个“乎”,你们是怎么来理解的呢?
那善哉乎、巍巍乎、汤汤乎是什么意思呢?
3.读出节奏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指导课文朗读
(四)精读古文
1.纵情吟诵识知音
(1)识知音
哪些句子中让你觉得伯牙、子期堪称知音?(板书:知音)
(2)想象高山流水画面
从子期的赞叹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伯牙心中怎样的太山?
古人在登泰山后,也曾发出这样的赞叹。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伯牙心中的流水啊,更是非同凡响的,这流水让你想到了谁的诗呢?
现在老师带来了两段伯牙的音乐一段是《高山》,一段是《流水》,你想猜想哪首是《高山》、哪首是《流水》吗?
现在你能用你的朗读来展现伯牙心中的高山、流水吗?
(3)读出知音的默契
这就是伯牙心中的高山流水,现在就让我们用朗读穿越时空重回那个琴声悠悠的夜晚。
(4)小练笔——写出知音的默契
那一夜伯牙弹奏了一曲又一曲,他的琴声中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而子期又是如何赞叹的呢?请拿出小练笔写下来。
(皑皑白雪)
方鼓琴而志在( ),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
( )
少选之间而志在( ),
钟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这真是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心中所想,子期必有所感。
2.高山流水明知音
或许那夜伯牙弹奏了无数的动人场景,那为何文中选择的是高山流水这两个场景呢?下面让我们走进伯牙的《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
相传,伯牙为更好地学习古琴,来到了东海蓬莱岛上。每日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高山峻岭,听鸟鸣深涧。这些景象使他觉得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情操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于是伯牙把这些融于创作中,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后伯牙成为著名宫廷乐师,虽名满天下,却始终无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
子期还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了他怎样的心声呢?
3.破琴绝弦谢知音
(1)感受碎心
原来这表面的知音下,知晓的是一颗心啊。那一夜,伯牙子期一鼓琴、一人听之,相处的是何等融洽、何等默契。可子期已奉命出使,此去山高水远,一年后方是归期。于是二人相约明年中秋再聚,可一年后再见的已是子期那冰凉的墓碑。
若你就是伯牙,望着一抔黄土,对着此生唯一知音的墓碑,你可能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呢?
面对痛失知音,我们感受到了伯牙的一颗心也碎了。(板书:碎心)
(2)指导朗读
痛失知音,难言悲痛,伯牙在子期坟前做了一件事
你们知道什么是破琴绝弦吗?(板书:破琴绝弦)
不仅如此,伯牙还在子期坟前立下了一个誓言?
为什么要终身不复鼓琴?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在我们读来就是10个,但对伯牙来说他失去的将是什么?
伯牙断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同时,也断绝了喜好、仕途、人生。
同学们你能通过抓关键词语的朗读来感悟伯牙流淌在文字背后的深沉情感吗?
(3)情感升华
对于任何人来说:时光不会倒流,但记忆会定格成永恒,伯牙与子期相遇时那美好的画面,会一辈子留在的心头,成为他此生的美好回忆。
同学们让知音初遇的美好画面留在伯牙的记忆里,也留在我们的朗读里。
4.千古传唱知音
知音初遇让故事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子期早逝让故事增添了一抹凄凉,而伯牙破琴绝弦使故事更加荡气回肠,此后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传唱着。
300年后的战国,古书《列子》中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300年后的宋代,人们仍在古诗中为这段知音相遇而又痛失的结局叹息不已。
故人/舍我/归黄壤,
流水/高山/心自知。
2000年后的明代,人们仍在话本小说中传唱这这一段千古佳话。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500年后的今天,就在这节语文课上,我们六年级的孩子,仍在吟诵着这样一个高山流水遇知音、破琴绝弦谢知音的惆怅故事。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五)课堂结语
有道是“千金易得,知音难觅”,漫漫人生路中,有幸遇见知音,那是命运的恩赐,是人生的幸运。愿同学们也能在前行的人生路上,珍惜友情,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