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解析】 种植转基因作物(如抗虫棉)应与传统农业(普通棉花)种植区隔离,否则转基因作物中的基因可能扩散到普通作物中,使传统农业种植区的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A正确;目的基因为DNA分子,动物食用后会被消化成小分子脱氧核苷酸,所以目的基因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B错误;种植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花粉扩散而使野生植物获得新基因,从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导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植物的某些根际微生物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D正确。
【答案】 B
2.(2012·杭州检测)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存在的安全隐患( )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
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解析】 转基因生物引发食物安全的主要理由如下: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因此A、B、D三项都属于转基因食物存在的安全隐患,只有C不是,它是基因在制药方面的应用。
【答案】 C
3.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候,都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 )
A.防止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
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
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D.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
【解析】 由于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影响的正负效应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为了安全起见,将实验材料放在负压条件下操作与培养,目的是即使这种转基因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也会因大气压强过大,使其无法存活,从而避免造成基因污染。
【答案】 A
4.(2013·贵阳高二检测)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含有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解析】 种植抗虫棉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但大量杀死棉铃虫,有可能会破坏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B
5.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他的依据是( )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
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
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D.转基因技术打破物种原有的界限,改变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 转基因生物由于被赋予了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答案】 C
6.(2012·长沙高二联考)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
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
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
【解析】 食用转基因的食物时,可能会因外源基因产生的蛋白质使食用者不适而造成不良反应,A正确;转基因植物可能与自然物种杂交,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应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以防转基因的扩散,D正确;基因污染是一种可增殖的污染,可通过繁殖而传递下去,C错误。
【答案】 C
7.人们对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利弊有激烈的争论,假设正方认为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是有潜在风险的。下列观点中支持正方的是( )
A.转基因农作物会产生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
B.转基因农作物的扩散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
C.推广种植抗虫棉可减少因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D.抗虫基因通过基因漂移而造成“基因污染”
【解析】 支持正方就是认为转基因作物对人类是有利的,A、B、D都是认为转基因作物对人类是不利的。
【答案】 C
8.有人说:“转基因生物所转移的只是一两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它并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上述说法中是否是“同一物种”,关键应该看转基因生物与原来的生物是否具有( )
A.生殖能力 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 D.能否杂交
【解析】 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答案】 C
9.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 )
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有发生改变
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有发生改变
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
【解析】 “实质性等同”是指在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这仅仅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估的起点。
【答案】 C
10.(2013·龙岩高二检测)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争论( )
①转基因生物可能存在食物安全问题
②被转移的基因不少是异种基因
③转基因生物可能影响到环境安全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存在生物安全问题
⑤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解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方面。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潜入寻常百姓家,更有资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不绝于耳。例如: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Losey等人将转Bt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玉米花粉撒在苦芭菜上,喂食黑脉金斑蝶,4天后死亡率达44%,而对照组无一死亡,研究者认为该转基因玉米对非靶生物有毒。
(1)据报道,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已达7年,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至少已有10亿之多,至今没有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实例。试从人体生理、转基因作物的生产过程等角度分析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1983年转基因作物在美国问世以来,用生物技术改造农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飞快。200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 000万公顷。试问:转基因产品到底有什么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转Bt基因(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玉米花粉对非靶生物是有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会造成基因污染,危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利害关系。转基因育种转入的外源基因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会不会富集,转基因产品中所含的外源基因是否会在环境中传递,如果会的话由此产生的超级杂草、超级害虫如何控制,生物多样性是否会被破坏,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对原有食品营养会不会有影响等诸多问题被不断提出。如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估已经成为新的课题。
【答案】 (1)①转基因食物被煮熟之后,细胞就被破坏了,进入人肠胃系统后,基因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而失去遗传作用。②我们所吃的转基因改良谷物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人们食用后并未有不适和影响健康。③转基因食品仅是农作物品种中加入一两个对人类无害的已知性状的基因等(只要合理即可)
(2)①可缩短育种时间;②可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③可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问题
(3)转Bt基因玉米在培育过程中没有对所有的生物进行毒性检测实验,在逻辑判断上属于不完全归纳
(4)转基因生物中所含的外源基因可能会通过杂交在环境中传递,可能会由此产生超级杂草、超级害虫以及其他超级动物等,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只要合理即可)
12.(2013·沈阳高二月考)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中,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试分析回答:
(1)烟草转基因产品的获得属于( )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微生物工程 D.酶工程
(2)人的基因之所以能接到植物体中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说明烟草体内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生物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工程应用于实践,将给农业、医药等诸多领域带来革命,目前已取得了许多成就,请你列举你所知道的或你所设想应用该工程的三个具体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认为,转基因产品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如果支持,请你举出一个可能出现的灾难性后果的实例。
【解析】 “生物工程”包含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中以“基因工程”为核心。转基因生物是基因工程的产物。烟草DNA分子可以被“嫁接”上人的基因,是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人与植物DNA分子组成成分相同。注意第(6)题问的是灾难性的后果。
【答案】 (1)A (2)人与植物DNA分子组成成分相同 (3)抗病毒干扰素 (4)遗传密码 共同的原始祖先 (5)①将抗病毒基因转接到水稻中,形成抗病毒水稻新品种;②将人的血型基因移入猪体内,培育能产生人血的猪;③将干扰素基因移入细菌体内,培育出能产生干扰素的细菌等 (6)支持,用于改良作物的抗不良环境的基因误引入杂草,就将难以控制杂草的蔓延。
一、选择题
1.(2012·贵阳高二检测)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发明,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确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它也同其他事物一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下面哪项叙述不符合克隆技术积极的一面( )
A.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促使生物进化
B.有利于生物界基因库的保护
C.有利于一些濒于绝迹的动物的保护
D.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克隆属无性生殖,不能丰富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 A
2.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哪项技术来讲的( )
A.克隆人 B.设计试管婴儿
C.转基因动物 D.基因组计划
【解析】 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对其: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
【答案】 A
3.有人说“有致病基因也不一定患病”,下列哪项是该说法的证据( )
①杂合子内的隐性致病基因
②有的患者基因正常,仅仅是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加工或修饰过程中出现错误
③人类的多基因遗传病,既与基因有关,又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
④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A.①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有些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在杂合子内隐性致病基因不能表达,表现为正常。只有同时具备两个成对的隐性致病基因时才表现为有病。多基因遗传病的表达与环境密切相关,若没有合适的环境条件也可能不会表达,因此题中①③是该说法的证据。②所述是基因正常,但基因的表达不正常导致患病。④所述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个人所有基因进行检测是不现实的。
【答案】 B
4.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也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请问为什么中国政府要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
A.克隆人的技术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B.克隆人的技术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C.克隆人不是正常的个体
D.大多数人对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
【解析】 克隆人严重地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在人为地制造在人格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因此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另外现有的克隆技术尚不成熟。
【答案】 A
5.(2013·武汉高二检测)所谓的“设计试管婴儿”比一般所说的试管婴儿要多一步骤,是哪一步( )
A.体外受精 B.胚胎移植
C.基因检测 D.细胞核移植
【解析】 设计试管婴儿要求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基因检测,符合人们需要时,才植入母体,而一般所说的试管婴儿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答案】 C
6.设计试管婴儿是特定背景下的一种应急措施,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批。你认为下列哪项做法最合理( )
A.发展技术,积极推广 B.不宜推广,严防滥用
C.严格监督,坚决杜绝 D.强行禁止,反对争论
【解析】 设计试管婴儿和其他生物技术一样具有双刃剑效应,既要允许争论,又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其健康发展。但由于试管婴儿本身的特点,不宜推广,严防滥用。
【答案】 B
7.下列有关基因身份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身份证上可以检测到个人的所有基因
B.用基因身份证去看病已经应用
C.基因身份证只是对少数、个别基因进行检测
D.有基因身份证可以治疗任何疾病
【解析】 局限于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身份证上还不可能检测出所有的基因,只能针对个别已知的基因进行检测,所以不能治疗所有的疾病。目前用基因身份证看病还没有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
【答案】 C
8.(2012·济南高二检测)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且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 )
A.传染性强 B.传染范围广
C.传播途径多 D.传播不受气候影响
【解析】 生物武器的特点:致病力强、污染范围广、不易被及时发现、传播途径多、危害时间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故D不属于生物武器的危害特点,A、B、C都是。
【答案】 D
9.炭疽病由炭疽杆菌引起,炭疽杆菌进入人体后可以呈几何级数增殖。下列有关炭疽杆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炭疽杆菌能在人体内大量繁殖,是因为无环境阻力
B.炭疽杆菌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
C.治疗炭疽病应将青霉素、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D.用甲醛、碘熏蒸可杀灭室内的炭疽杆菌
【解析】 9·11事件后美国出现了多例炭疽病患者。炭疽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消化道三种途径传染给人类,严重时可致人死亡。治疗炭疽病的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盘尼西林G、环丙沙星和强力霉素,但条件是必须在接触炭疽病菌后的48小时内使用,故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机会,但炭疽病的症状难以鉴别,常被误认为感冒、食物中毒而错过治疗时机。炭疽杆菌的芽孢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十年之久,对人类生存构成潜在的威胁。用甲醛、碘熏蒸可以杀灭室内的炭疽杆菌。炭疽杆菌进入人体后,因为无环境阻力,而呈几何级数增殖(即“J”型增长);由于炭疽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
【答案】 B
10.蜡状杆菌可以被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通常用的方法是( )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细胞杂交 D.分子杂交
【解析】 制造重组类型的病毒常用的方法即转基因技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2013·成都高二检测)澳大利亚一对夫妇通过筛选基因的技术生下“设计婴儿”,满以为儿子“免疫”不会患上癌症,岂料在检查中竟发现儿子带有突变基因,日后有可能转化为癌症,于是向维多利亚省的法院提出诉讼,向当地著名的莫纳什人工受孕医疗中心索偿。法律界人士估计,若索偿成功,会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宗的医疗赔偿。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名男婴属于澳大利亚首批“设计婴儿”之一,其母亲家族有遗传病记录,父母两人为保下一代远离癌魔,于是到莫纳什人工受孕医疗中心经过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体外培养得到早期胚胎,胚胎还未植入母体子宫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__”。医疗中心对该名母亲的8个体外受精的胚胎进行测试后,精挑细选出两个“相信”没有受变异基因影响的健康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__。
(2)(多选)从上述例子看出“设计婴儿”所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 )
A.体外受精 B.动物细胞培养 C.胚胎移植
D.基因检测 E.核移植
(3)“设计婴儿”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两者在目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技术过程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婴儿”所借助的“移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于1989年在英国成功开发,而全球首个“设计婴儿”亦于翌年在英国诞生。但这种技术也惹来不少道德争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产生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但目的不同,试管婴儿主要为了解决人类的不孕不育问题,而设计试管婴儿主要为了治疗疾病,因此设计试管婴儿的胚胎在移植前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答案】 (1)体外受精 遗传学诊断 胚胎移植
(2)ABCD
(3)“设计婴儿”可以用于治疗需要组织、器官移植等的疾病,而试管婴儿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 “设计婴儿”的胚胎在移植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4)有些人认为那些配型不合适的胚胎被丢弃或被杀死及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别等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反了伦理道德
12.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之一是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炭疽芽孢杆菌能产生外毒素来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导致出血和组织肿胀,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迅速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使人发生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而死亡。一般来说,炭疽杆菌对青霉素敏感。可采用预防接种的办法预防炭疽病,但需持续、频繁注射减毒菌苗,注射减毒菌苗后能在体内检测出抗体的存在。
(1)炭疽杆菌在生物分类上属于________生物,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繁殖方式为________生殖。
(2)炭疽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由________种____________组成。
(3)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黏膜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浸润、坏死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等。若在培养炭疽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病菌将________。
(4)注射疫苗是预防炭疽病有效的方法,当已预防接种的机体再次受到毒性很强的炭疽病菌感染时,____________将迅速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产生大量抗体而能及时清除病菌。
【解析】 炭疽杆菌是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细菌对抗生素(如青霉素)敏感。
【答案】 (1)原核 异养需氧型 分裂 (2)DNA 4 脱氧核苷酸 (3)死亡 (4)记忆B细胞 浆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