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6 11: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 青
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
走近文本
整体感知
PART 01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中国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本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颠覆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正如诗人所说:我过的是囚徒的生活,我和绘画几乎断了关系,我自然而然地接近诗。他开始大量写诗,托人带出发表。
作家介绍
大堰河,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当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关于大堰河
大堰河其实是“大叶荷”的误写。她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fàn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从邻近的下张村招赘,又生了两个孩子。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关于大堰河
创作背景
1910年,艾青生于浙江一个地主家庭。艾青出生时,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个贫苦农民(大堰河)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里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1932年,诗人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文艺革命活动,7月被捕,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于狱中。这是一首自传性的抒情诗。作者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大堰河》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我是在一种被冷漠的环境中生活的,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爱她。
——艾青
3.“文章不厌百回读”,播放多媒体示范朗读。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诗歌结构,全诗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3─8节)回忆大堰河的乳母生涯、佣工生涯及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淳朴、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
第三部分(9─11节)回到现实,讴歌赞美大堰河。
第四部分(12—13节)直抒胸臆,赞美大堰河。
深入诗歌
鉴赏形象
PART 02
印象大堰河
二、深入诗歌,鉴赏形象
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她进行了描绘?浏览诗歌,筛选、概括信息。
明确:第3节诗写环境,第4节诗写大堰河的生活,第5节诗写大堰河的笑,第8节诗写大堰河的梦,第9节诗写大堰河的泪。
大堰河人物形象总结
“手”:承载生活的艰辛
“笑”:感恩苦难的恩赐
“梦”:封藏希望的甜美
大堰河是悲苦的,又是勤劳、善良、慈爱、博大的。
PART 03
合作探究
体会情感
三、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详细的描绘了大堰河的生活,表明对大堰河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同情与理解。
与大堰河的儿子们亲如兄弟。
因爱大堰河,诗人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因为爱大堰河,让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公正与罪恶,于是他彻底背叛了他所属的阶级,转而与劳动人民亲如兄弟。可见,大堰河不仅滋养了他的身体,也滋养了他的精神。
探究一:艾青对大堰河是敬重、爱戴,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诗中写到的哪一种颜色最能代表大堰河的形象?
青苔的石椅
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紫色的灵魂
——借苔藓生长的旺盛反衬出大堰河故居的荒凉
——勤劳质朴
如何理解紫色的灵魂?
三、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深入讨论:“紫色”的深刻含义
如何理解“紫色的灵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戴望舒《雨巷》
丁香:紫色的、神秘的。象征着忧愁的、哀怨的
戴望舒《雨巷》
三、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紫色高贵
紫色代表伤痕
紫色神秘复杂
紫色忧伤忧郁
称谓语从词语的语法性质分类,可分为人称代词称谓语、名词称谓语和指量复合式称谓语。
人称代词称谓语也就是常说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名词称谓语包括亲属关系称谓、社会称谓和姓名称谓。(1)亲属关系称谓,如爷爷朋。奶奶:(2)社会称谓,如教授,先生:(3)姓名称谓,如沈从文
指量复合式称谓语:如“这位”“那个”之类。
称谓语分类 称谓语(标明诗节) 表达效果
对大堰河的名词称谓语
对大堰河儿子的名词称谓语
对血缘之亲的名词称谓语
对自己的名词称谓语
对他人的人称代词称谓语
对自己的人称代词称谓语
称谓语分类 称谓语(标明诗节) 表达效果
对大堰河的名词称谓语 第1-2节“我的姆” “大堰河” 第8节“妈”“婆婆” “大堰河”姓名称谓 身份之低微
“保姆”社会称谓人物的身份
“妈”亲属关系称谓实 爱之深切
“婆婆”亲属关系称谓虚 梦之缥缈
对大堰河儿子的名词称谓语 第12节“我的兄弟们” “兄弟们”亲属关系称谓在乳母大堰河的养育、影响。熏陶下与劳动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彻底与地主阶级家庭决裂,坚决走上为天下穷苦百姓谋幸福的革命道路
对血缘之亲的名词称谓语 第5、6节“生我的父母 第6节“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生我的父母”“不熟识的妹妹”亲属关系称谓
对亲人的疏离,对新家格格不入
对自己的名词称谓语 第2、5节“地主的儿子 第6节“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 第9节“乳儿” 第12、13节“你的儿子” “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我与生身父母关系的冷漠与对新家的陌生与抵触
“地主的儿子” 社会称谓表现艾青与大堰河的阶级差异
“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我与生身父母关系的冷漠与对新家的陌生与抵触
她的乳儿”“你的儿子”亲属关系称谓对大堰河养育之恩的感激,以及大堰河去世,自己不在她身边的懊悔与自责。
称谓语分类 称谓语(标明诗节) 表达效果
对他人的人称代词称谓语 第1-2节“她” 第3-5节“你” 第7-11节“她 第12-13节你 第1-2、7-11节用第三人称代词“她”称谓大堰河,刻意拉开了与大堰河的距离,陈述客观事实,如实讲述大堰河卑微的出身与悲惨的命运。
第3-5、12-13节用第一人称代词“你”称谓大堰河。则拉近了与大堰河的距离,仿佛面对面倾诉一般,便于直接抒情。
“她”“你”两种人称代词称谓语的交织变换,使得对大堰河的想念、礼赞之情与对不公平世界的控诉交织重番,诗歌也更耐咀嚼回味。
对自己的人称代词称谓语 第8节:他 其他:我 “他” :增加了抒情的客观性和故事性。凸显大堰河对他的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显而易见的。
“我” :直接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感激、思念之情以及对旧世界的憎恶。
人称代词 情感表达
第一人称 便于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表达更具备亲切性和真实感;
第二人称 试图将读者成为亲历者,置身于事件现场,在情感上,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人称 以冷漠的旁观者态度叙述其“所见所闻”,不介入到故事人物的内心活动中,与人物拉开距离。
知识链接:人称代词的情感表达
总结
诗人运用叙事、排比、反复等方式,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仁厚、慈爱的伟大母亲形象,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大堰河追怀痛悼、眷恋感激、赞美讴歌及无比同情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不公道社会的强烈控诉和诅咒。
大堰河短暂而痛苦的一生、大堰河一家的不幸正是旧中国劳苦大众的缩影。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叙述一件事情,感情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将想像中的人或物,都当作就在眼前,直接向他呼唤,倾诉
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
呼告:
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1、呼人
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
呼告:
2、呼物
现代作家端木蕻hóng良《土地的誓言》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苦难却高贵的灵魂
是我一生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