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关于这一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杭州当晚月相是满月
B.地球绕太阳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C.地球运行在图中的丙和丁之间
D.杭州当地昼长夜短
2.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大小与月球差不多,因为平时看上去两者差不多大小
B.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有线电视收看
D.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
3.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2月07日01时36分在台湾宜兰县海域(北纬24.65度,东经122.50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70千米。根据所学的板块运动,试分析台湾地震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
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
D.亚欧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碰撞
4.如图为月球、地球公转示意图,今天是2021年4月28日(农历三月十七),地球恰好运行到图中的某个位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今天月球的大致位置位于图中①②之间
B.今天月球的大致位置位于图中②③之间
C.图中③④位置的过程中宁波的白昼越来越长
D.图中②③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
5.下列关于宇宙、地球与生物认识历程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对地球形状:天圆地方说→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椭球体
B.对地球形成: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C.对宇宙认识:日心说→地心说→星系说
D.对生物进化:布丰的“物种可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拉马克的“用进废退”
6.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在北京时间2018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很多地方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有许多月坑,对表面物体引力较地球小,经常刮风暴
B.当晚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月相为满月
C.发生月全食时,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
D.当晚地球位于乙图中1和4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正在往北移
7.天问一号是我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8.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当天日地月三球的相对位置大致是( )
A. B.
C. D.
9.今年的5月1日(农历三月十六)当天将迎来第128个国际劳动节,如图所为两个月相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天的月相接近满月,如图b所示
B.a图月相时,地月连线与地日连线几乎相互垂直
C.当天太阳光直射于北半球,后续几天太阳直射点继续将向北移动
D.清明、中秋等我国传统节日都是按照月相变化周期划定的
10.下列关于科学家作出的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
A.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B.祖冲之发明了地动仪,实现了地震的准确预报
C.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观测证据
D.多普勒开创了热大爆炸宇宙学
11.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月球绕地球运动
④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的展示,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长时间保存,科研队员在设计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
A.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环形山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
C.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
D.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13.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蓝天
B.满天的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能够清楚地看到日珥的爆发
D.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14.2019年的最后一轮“超级月亮”恰好巧遇春分日。这一天地球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下列关于地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B.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C.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D.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16.如图为太阳光照图,四图中宁波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17.如图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昼夜等分
C.南半球昼长夜短
D.宁波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18.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19.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 )
A.黄昏,上弦月 B.清晨,上弦月
C.黄昏,下弦月 D.清晨,下弦月
20.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C.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21.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
22.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
(1)如图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
(2)“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参考答案
1.解: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杭州当晚月相是满月;地球绕太阳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运行在图中的乙和丙之间,也就是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杭州当地昼长夜短。
故选:C。
2.解:太阳距离地球距离非常远,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ABC叙述错误。
故选:D。
3.解:台湾位于我国的东南部,该地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碰撞挤压多火山地震。
故选:B。
4.解:农历三月十七,日期在农历十五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之间,所以当天的月球的大致位置位于图中③④之间,故AB错误;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021年4月28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逐渐往北移动,所以宁波的白昼越来越长,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解: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顺序为天圆地方说一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一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椭球体,故A答案正确;对地球形成的认识顺序为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一板块构造学说,故B答案错误;对宇宙的认识顺序为地心说一日心说一星系说,故C答案错误;对生物进化的认识顺序为布丰的“物种可变”说一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说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故选:A。
6.解:A、月坑是陨石的撞击和早期月球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故A错误;
B、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是新月;故B错误;
C、发生月全食时,照射到月球的光线被地球完全遮挡,但这时依然看到了红月亮,说明光线发生了折射;故C正确;
D、1是夏至,4是秋分,所以地球处于1和4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7.解: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也绕太阳公转,推测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成立,A正确;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B错误;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C错误;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与地球上土壤成分不同,D错误。
故选:A。
8.解:农历十五的月相为满月,此时地球、太阳、月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
故选:C。
9.解: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面,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因此,今年5月1日(农历三月十六),该日的月相是图a满月,A错;
b图月相时,地月连线与地日连线几乎相互垂直,B错;
5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后续几天太阳直射点继续将向北移动,C正确;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过小年这些都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确定的节日。清明节、元旦和大部分西方的节日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依据的节日,D错。
故选:C。
10.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A叙述错误;
公元132年,中国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到现代,全球地震台网逐渐建立,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监控台网,人类观测预报地震才有了重要进展。但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世界难题。B叙述错误;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他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了大量的观测依据。C叙述正确;
多普勒效应在天文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普遍观测到的天体光谱的红移现象为大爆炸宇宙学提供了重要的证据。D叙述错误。
故选:C。
11.解:较大体积的天体会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变成球体;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而且月球会绕地球公转,所以出现了月相的变化,故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2.解:A、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与存放五星红旗没有联系,A错误;
B、月球表面温差很大,一般的有机材料在高温下容易变软甚至碳化,B正确;
C、月球由于没有磁场和大气层,表面完全暴露在宇宙辐射中,C正确,
D、月球表面没有空气,D正确。
故选:A。
13.解:A、日食时,月相为新月,且月球不发光,是看不到月亮的,A错误;
B、日食时依旧是白天,不会有满天星光,B错误;
C、日珥不能在地球上通过肉眼看到,C错误;
D、因为太阳光被遮挡里一部分,天空会变得暗淡,D正确。
故选:D。
14.解:2019年的最后一轮“超级月亮”恰好巧遇春分日,这一天地球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②位置,时间是3月21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故选:B。
15.解:A、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故A正确;
B、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故B错误;
C、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故C错误;
D、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故D错误。
故选:A。
16.解:结合图示中自转方向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来看,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北半球的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或是秋分日、昼长夜短。宁波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②④③①。
故选:B。
17.解:图示C点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全球任何地方不存在极昼或极夜现象;宁波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是夏至日。
故选:B。
18.解: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此时介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也就是轨道图中的乙﹣丙之间,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故选:B。
19.解:由图可知,人所站的位置会随着地球的转动逐渐受到阳光的照射,故为清晨;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所以图中是北半球,故图中人所在的位置左侧为东;从人所在的位置看月球,月球处于天空的正中央,亮面在东侧,此时月相为下弦月,所以D正确。
故选:D。
20.解: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的;故A错误。
大西洋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的,大西洋面积还在逐年扩大;故B正确,C、D都错误。
故选:B。
21.解: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它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着粒子辐射突然增强。太阳释放的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
故选:A。
22.解:(1)图中甲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乙是自内向外第四颗行星火星,丙有光环是土星,丁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海王星。
(2)陨石被星球的引力捕获后高速撞击星球表面,形成的撞击坑被称作陨石坑或环形山。
故答案为:(1)乙;(2)环形山。
地球与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