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5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减灾防灾的主要措施 科技进步 法制建设 防灾意识 减灾 人地关系 预防 监测预报 观念 法制 地理信息技术与减灾防灾 监测系统 绘制地图 人员救生 数据库 模型库 减灾 洪水预报 指挥调度 1.你认为遥感技术对指导人们扑灭森林和草原大火有何帮助?
【提示】 从卫星图像可以明显地发现森林和草原失火的位置,测量出面积、范围,并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的图像来监视火势蔓延速度和发展趋势,用于指导救灾工作。 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预警 机制 预测 信息 破坏机制 建设机制 致灾 造福 化害为利 雨洪调蓄 2.化害为利就可以消除自然灾害吗?
【提示】化害为利虽然可以将导致灾害的强大自然力量从致灾的方向引向造福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消除自然灾害。化害为利的前提仍然是尊重自然灾害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有条件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条件地从致灾方向引向造福方向,而不可能全部消除,只能是使自然灾害产生的次数减少,造成的损失降低。减灾防灾的主要措施 【问题导思】
1.减灾防灾为什么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提示】 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现象,要减灾防灾必须正确认识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理,对其自然力量进行合理引导释放,这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2.在减灾防灾中,为何要加强法制建设?
【提示】 法制可以规范、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可以规范全社会的灾害管理和减灾行动。减灾防灾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可以提高全民的减灾防灾意识。 【思路点拨】 根据图中提供的风暴潮分布的位置及高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确定风暴潮的危害、成因及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风暴潮主要危害沿海水利设施、农业、交通、城市建筑及海水养殖等。第(2)题,山东省地处温带风暴潮带上,且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所以灾情严重。第(3)题,减轻风暴潮灾害损失:一是加强预报;二是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防潮意识;三是建设防潮工程。【答案】 (1)对沿海地区水利设施、农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建筑和工业会造成直接的破坏;对海产养殖业破坏严重。
(2)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处温带风暴潮带上,同时也能够受到台风影响。(3)加强风暴潮的预警和预报工作,完善防灾体系;加强对风暴潮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防潮意识;加强防潮工程建设,加固海岸堤坝,提高防潮能力。地理信息技术与减灾防灾 【问题导思】
1.遥感技术有何优点?
【提示】 具有观测范围大,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 ,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等特点,是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2.全球定位技术在减灾防灾中有何应用?
【提示】 可用于交通导航、绘制地图、火灾跟踪、人员救生、地震监测等诸多方面。3.地理信息系统在减灾防灾中有何应用?
【提示】 可模拟和预测灾害的发生发展情景,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预案制定,灾情实况评估和抢险救灾决策及灾后重建决策。
4.高新科学技术能极大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吗?
【提示】 气象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由强大的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人类活动只是间接或直接地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即使拥有高新科学技术也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高新科学技术可以为人类提供准确、及时的监测、预警信息和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等防范措施,能极大地减少灾害的影响。 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遥感技术应用案例
(1)森林火灾监测: 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温度高,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以做出相应的防灾措施。(2)蝗虫灾害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在蝗虫虫卵发生阶段,就可探测其分布地域、分布状况,从而做出决策,提前撒药防治。在蝗虫灾害暴发阶段,利用遥感技术可探测灾区面积、蝗虫迁飞路线,对杀灭蝗虫的决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3)作物估产: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的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1)据以上文字材料,设计出用遥感技术对长江洪水监测的方案。方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分析,在森林火灾发生前,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灾害发生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成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理信息系统在监测森林火灾时能够(双选)( )
A.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
B.监测火灾的动态
C.为灭火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火灾的发生
【思路点拨】 根据材料所提1.4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确定,地理信息技术的监测作用。【解析】 第(1)题,RS可以快速、大范围、准确地获取长江水文信息,进而可以建立长江流域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并能综合相关资料提出预报。第(2)题,GIS系统可以集成与减灾防灾有关的多种数据库和模型库,与RS结合可以在灾害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给出不同的支持。第(3)题,GIS系统对森林火灾主要起监测作用,至于火灾的成因,控制火灾的发生,必须由其他技术手段、工程手段来完成。【答案】 (1)方案A:建立长江流域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获得长江水文遥感影像资料
方案B:对长江水文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预报
(2)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做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 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
(3)BC 教材第81页活动
1.1月份白色区域比4~5月份大,绿色区域面积比4~5月份小。1月份为冬季,植物生长不旺盛,并且地面上有冰雪覆盖。4~5月份气温上升,冰雪融化,卫星影像图上白色区域变小;同时气温回升利于植物生长,从而使绿色区域变大。2.被滑坡体阻断的河流,其上游方向在图的左上方,即西北方向。因为位于滑坡体西北方的易贡湖水面从4月13日到5月9日处于扩大之中,说明河流从西北方向注入易贡湖。
3.该案例充分体现了卫星遥感在监测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优点,尤其是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更能体现遥感技术的优越性。教材第86页活动
以城市雨洪调蓄为例:
(1)降低操场、绿地、公园、花坛、楼间空地的地面高程,一般使其比地面低0.5~1.0米,在遭遇较大降雨时可蓄滞雨洪,雨后排出,2~3天后恢复正常使用。
(2)利用停车场、广场,铺设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并建有渗水井,使雨水尽快渗入地下。(3)在运动场下修建大型地下水库,并利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作为水库调蓄雨洪。甚至动员有院落的住户修建水池将本户雨水贮留,作为庭院绿化和清洗用水。
(4)在特大城市可建设地下河,将低洼地区雨水导入地下河,排入海中。
(5)为防止上游雨洪涌入市区,在城市雨洪上游修建分洪水路,将水直接疏导至下游。
(6)在低洼处建设大型泵站排水。1.图中,受病虫危害较重植物的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病虫害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受病虫害危害较重的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0.6~0.8微米左右,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0.4~0.76微米,而波长大于0.76微米的是红外线。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植物受虫害影响状况不同,其反射率不同,所以运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树木的病虫害状况;作物生长状况也可用遥感监测,根据其生长状况,就可以估计粮食产量。
【答案】 1.A 2.C3.读表,完成下列各题。(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技术是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2)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方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当这些技术发展到更高水平后,能够引导着人类从趋利避害到________发展。
(3)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具有哪些基本功能?【解析】 本题以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考查高科技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解题时应注意掌握“3S”技术的应用领域。
【答案】 (1)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
(2)空间技术 信息技术 化害为利
(3)GIS技术。具有信息服务、洪水预报、淹没分析、指挥调度等基本功能。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1年11月9日21时23分北京时间3点23分,土耳其东部发生里氏5.6级地震,震中为凡省的埃德雷米特城镇,至少已有12人在地震中丧生,28人受伤。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3日18时41分,
土耳其东部凡省曾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605人死亡、4 152人受伤,另有188人从废墟中获救。当地救援部门利用RS技术,为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材料二 火灾是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林火蔓延速度、范围和火场内各点温度变化的趋势以及预报灾后苗木的恢复状况。(1)材料一中提到在抗震救灾中,当地救援部门利用RS技术,它可以( )
A.确定人口伤亡数量
B.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
C.提供灾区实时地理图片
D.对救灾物品进行跟踪管理
(2)材料二中提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森林火灾的范围,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防御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遥感技术可以发现森林火灾的成因
B.遥感技术可以直接分析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C.可以显示地震灾情的大小
D.可以监测洪水的水位变化【解析】 第(1)题,RS技术即遥感技术,是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第(2)、(3)题,考查了遥感的原理、应用以及同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别。应区分遥感技术的主要作用是获取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答案】 (1)C
(2)着火树木和未着火树木的辐射波长不同
(3)CD 课时作业(十)
一、选择题
2012年第4号台风“古超”的中心6月15日17时位于台湾省东南方大约1 65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据此回答1~2题。
1.获取“古超”的图像信息主要利用的地理技术系统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
2.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主要应用的地理技术系统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RS、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监测台风利用的是RS,预测台风移动方向主要利用的是GIS。
【答案】 1.A 2.B
3.防御地质灾害的正确做法是( )
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②植树造林,减小滑坡和泥石流的频率和强度
③陡坡地开山采石,可减少滑坡发生
④砍伐森林让地表水畅流,可减少泥石流发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防御地质灾害要综合采取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监测预报水平,是非工程性措施的重要内容。植树造林可以增强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陡坡开山采石,砍伐森林则会诱发滑坡、泥石流。
【答案】 A
《北京晨报》2011年4月17日报道 经过1万多名部队官兵和当地干部群众5天5夜奋战,到17日17时,秦皇岛“4·12”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取得阶段性胜利,参战人员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了火情。GIS新技术在这次森林火灾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完成4~5题。
4.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C.能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分析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5.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草场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解析】 第4题,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B项是遥感的功能,D项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第5题,结合选项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可知地理信息系统能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答案】 4.A 5.D
中国新闻网2012年5月17日消息,记者15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畜牧兽医局获悉,进入5月以来,河谷气温快速回升,伊犁部分地区的春季草场和农牧交错地带意大利蝗高密度孵化。目前的调查统计显示,州直草原蝗虫发生面积超过101万亩,其中16万亩灾情严重。自治区和伊犁州也已经调运了部分设备和药品,从受灾最严重的区域开始实施农药喷洒。针对往年飞机灭蝗时定位不准,有时误将农药洒入池塘等问题,今年在蝗虫发生的高密度区域采用卫星定位系统,精确掌握防治区域。据材料回答6~7题。
6.上述治蝗实例中,主要采用了“3S”技术中的(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7.卫星遥感技术之所以能够感知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是因为( )
A.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反射光谱会发生一定特性的变化
B.卫星分辨率高,可以拍摄到比较清晰的照片
C.卫星直接指挥飞机进行灭蝗工作,无需人工参与
D.如果采用飞机遥感,探测的范围会更大
【解析】 第6题,获取牧场蝗虫信息利用遥感技术;卫星定位喷洒农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第7题,卫星遥感技术之所以能够感知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是因为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后,植物的反射光谱会发生一定特性的变化。
【答案】 6.C 7.A
2011年6月10日新华网,记者从湖南岳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从9日晚开始,岳阳市属下的临湘市、岳阳县等地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截至记者发稿时已造成18人死亡、28人失踪。据材料回答8~9题。
8.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泥石流分布较广
B.泥石流是岩体或土块,在一定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的现象
C.泥石流的形成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是山区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9.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具有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干燥
C.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
D.终年降水均匀
【解析】 第8题,西南地区泥石流分布较广,B项是滑坡,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泥石流的发生。第9题,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会使短时间内地表径流量和流速增强。
【答案】 8.D 9.C
10.利用GPS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监测的对象主要是( )
A.海陆分布的变化
B.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情况
C.地壳的运动状况
D.灾情的发展
【解析】 利用GPS对地震监测主要是监测地壳的运动状况,从而预测地震的发生。
【答案】 10.C
二、综合题
11.(2012·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美国西部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跃,多地震灾害,即图中甲灾害为地震。飓风是生成于海洋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乙类灾害多出现在墨西哥湾沿岸及大西洋沿岸,此灾害为飓风。第(2)题,预防气象灾害重在加强大气预报,及时躲避,以及加固沿岸堤坝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小。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主要是提高人们防灾意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
【答案】 (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拉近飓风发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12.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10年7月5日电 据外电报道,4日飓风“亚历克斯”过后,美国墨西哥湾油污清理工作重新展开。此前“亚历克斯”吹袭,迫使清理浮油工作中断了5天。
“亚历克斯”是今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一个飓风,它于6月29日进入墨西哥湾,引起巨大风浪,严重影响浮油处理工作,使得海面浮油清理被迫暂停。
材料二 “亚历克斯”飓风引起的巨浪。
(1)图中的云图是利用下列哪种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的?(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
(2)预测飓风的移动方向,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
(3)对飓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
( )。
A.气象监测网 B.地震监测网
C.水文监测网 D.海洋环境监测网
(4)利用遥感技术,美国政府实时掌握墨西哥湾油污分布状况,利用了遥感技术的哪些特点?
(5)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御飓风?
【解析】 第(1)~(3)题,主要考查RS、GIS和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应用,监测飓风利用的是RS,预测飓风移动的方向利用的是GIS,对飓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气象监测网,而非海洋环境监测网。第(4)题,考查遥感技术特点。第(5)题,应加强监测和预报;加强管理;进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并及时有计划地转移和安置广大民众。
【答案】 (1)A (2)B (3)A (4)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5)加强对飓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并有计划地转移和安置广大民众;加强对交通、通信和供电等部门的管理;进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