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书写(1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cù yōng zhē yǎn chén jì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zǔ dǎng zàn xǔ liáo kuò yōu rán zì dé
二、选择题(10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课(qiào) 毛毡(zhān) 雇佣(gù) 祷告(dáo) 威尼斯(shī)
B.牛犊(dǔ) 吆喝(yāo) 船艏(qiào) 保姆(mǔ) 黄澄澄(chénɡ)
C.泛滥(làn) 精湛(zhàn) 公爵(jué) 埃及(āi) 肥体壮(biāo)
D.遐想(xiá) 哗笑(huá) 刀刃(rèn) 淤泥(yú) 熠熠生辉(zhé)
3.下列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庄严 保姆 板凳 阻档 B.情趣 牲畜 运河 呤铛
C.金字塔 赞许 遐想 小艇 D.桥粱 远眺 纵横 祷告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音乐真是迷人啊!”小王叹口气说:“可惜他们不会欣赏。”
B.《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努力。
C.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提供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D.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是值得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远看,那竹林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近看,竹林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
B.太阳出来了,竹林绿色的缝隙中透进一道道金光,微风吹来,竹叶轻轻地摆动着。
C.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D.空中,晶莹的雪花像轻盈的玉蝴蝶在翩翩起舞,慢慢飘落。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写出了小艇对威尼斯交通的重要性。
B.《牧场之国》中多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既向人们介绍了荷兰的特点,也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C.“金字塔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这句话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D.唐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出了江南乡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三、填空题(13分)
7.比一比,再组词。
涛( ) 族( ) 绵( ) 惕( )
祷( ) 簇( ) 棉( ) 踢( )
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填空。
( )交错 ( )无垠 ( )自得
( )无言 手( )乱 熠熠( )
(1)临近出发了,她才( )地收拾东西。
(2)它的叶子绿得发黑,在阳光的照射下( )。
9.积累大观园
(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写乡村四月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乡村四月人们忙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3)《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的资料中,提到了“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又提到“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这些材料说明,金字塔建在尼罗河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12分)
10.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纵:①放;②放任,不加拘束;③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④竖,直,南北方向。
(1)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公路铁路纵横交错。( )
(2)他纵身一跃,跳过了二米四的高度。( )
(3)同学们围着篝火翩翩起舞,纵情歌唱。( )
2.泛滥:①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消;②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1)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
(2)我们不能让错误思想在社会上自由泛滥。( )
11.选词填空。
耸 立 挺立 屹立
(1)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2)几棵老树( )在山坡上。
(3)广场上( )着风格独特的古建筑。
12.选择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打比方 B.举例子 C.作比较 D.列数字
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 )
②胡夫金字塔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 ( )
③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 )( )
五、语言表达(10分)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头和船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对科学开始产生兴趣。(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句子补写成一段话,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雨后的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是对湖水的静态描写,请你接着对其进行动态描写。
那碧蓝色的湖水,真像华丽的锦缎。朵朵白云倒映在水中,是俏丽的花纹。周围的树木也把苍翠的身影映入水中。忽然, 一阵风吹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片段,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豪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晴 睛)忙极了,不知看(哪 那)一处好。
15.选段出自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是__________(国家)东北部的一座______。
16.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7.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词。
18.选段是围绕“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19.画“ ”的句子的意思可以用_____(四字词语)来概括。
20.“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作者运用这种方法写出了__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
阅读。
密西西比河风光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透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以上是西岸的情景。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成长;它们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瞩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这个偏远的丛莽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踯躅。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从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啮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可是,如果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邃的丛林,摇晃这些飘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玫瑰色的生物混杂交错,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
【阅读链接】
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这条曾经难以驾驭的河流如今水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放眼望去,流域内沃野辽阔、草原碧绿,多种动物自由自在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奔跑。
21.结合语境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风光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媲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短文在介绍密西西比河的风光时,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风光?重点写的是哪里的风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了把绍密西西比河的风光写得更美,文中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的静态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画“﹏﹏”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各种动物___________的特点,朗读时应该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5.短文二和“阅读链接”用了不同的方式写密西西比河的风光,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通过读短文二和“阅读链接”,你对密西西比河风光有了哪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25分)
27.习作天地
你参观过我国的哪些名胜古迹?选一个你觉得景色优美,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进行描绘。
要求: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簇、遮、掩 、寂、脚、赞、辽、悠”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祷告(dáo)——dǎo 威尼斯(shī)——sī
B.牛犊(dǔ)——dú 船艏(qiào)——shǒu 黄澄澄(chénɡ)—— dēng
D.淤泥(yú)——yū 熠熠生辉(zhé)——yì
C选项读音无误,因此选择C。
3.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
A.阻档——阻挡:阻止;拦住。
B.呤铛——铃铛:用金属所制成的球形或扁圆形发声器。有一开口,内置金属小球或小石,故摇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C.正确。
D.桥粱——桥梁:架在水上或空中,把两边接通的建筑物。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这句提示语“小王叹口气说”在中间,前后用双引号,提示语下用逗号,此处冒号需改为逗号。
B.“中国梦”不是书目名称,因此书名号运用有误,可改为双引号。
D.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问号改为逗号。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把“竹林”比作“翡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把“阳光”比作“金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悄悄”“爬”把“满月”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把“雪花”比作“玉蝴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A.正确。“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句话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小艇对威尼斯的重要。
B.正确。《牧场之国》文作者四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强烈热爱。
C.正确。“金字塔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句子的“230万块、2.5吨”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有误。宋代诗人翁卷在《乡村四月》用白描的手法写出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而不是唐代诗人。
7. 波涛 民族
绵羊
警惕
祷告
簇拥
棉花
踢球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涛:惊涛、骇涛;祷:祈祷、祝祷。
族:族长、汉族;簇:一簇、花团锦簇。
绵:绵长、延绵不绝;棉:棉被、棉袄。
惕:惕惊、惕虑;踢:踢走、踢腿。
8. 纵横 辽阔 悠然 默默 忙脚 发光 手忙脚乱 熠熠发光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选择填空时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填空。
纵横交错:形容事物或情况很复杂,交叉点很多。
辽阔无垠: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
悠然自得:形容安闲舒适,自得其乐的样子。
默默无言:默默:不说话。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熠熠发光:鲜耀地发着光。
(1)根据语境,临近出发了她才收拾东西,应该填手忙脚乱。
(2)根据语境,叶子绿的发黑,在阳光的照射下,应填写熠熠发光。
9. 宋代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马克·吐温 样子 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 密切关系 古埃及人很可能是利用船只,从尼罗河上游将石材运到下游建造金字塔的地方。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翁卷,全诗为: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意思是: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中描写乡村四月景色的两句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中描写乡村四月人们忙碌的两句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作者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本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3)《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描写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了古埃及文明,使读者深切感受到金字塔的神秘,对其未解之谜充满了兴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赞叹以及对金字塔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结合“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又提到“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可推测古埃及人很可能是利用船只,从尼罗河上游将石材运到下游建造金字塔的地方。
10. ④ ③ ② ① ②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解释的字,我们称之为多义字。我们在理解这类字时,不能离开句子仅仅理解它的本意,而必须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碰到这类题目时,我们只要多作比较,认真分析,弄清它的表意和所指,就能较好的理解与把握。
1.(1)纵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形容事物或情况很复杂,交叉点很多。纵:竖,直,南北方向。
(2)纵身一跃:用力使身体猛然一跳。纵: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
(3)纵情歌唱:指用自己全部的感情,尽情地来歌唱。纵:放任,不加拘束。
2.(1)本题中“泛滥”的意思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消。指尼罗河每年涨水,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2)本题中“泛滥”的意思是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指我们不能让错误思想在社会上自由流行。
11. 屹立 挺立 耸立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根据题目要求,将平日积累的内容进行利用,选择合适的词语。
耸立:高高地直立。
挺立:指直立,多指持身正直。
屹立: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1)形容“人民英雄纪念碑”用“屹立”;
(2)形容“树”用“挺立”;
(3)形容“古建筑”用“耸立”;
12. D D D C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1)结合“二三十英尺长”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故选:D。
(2)结合“230万块石材”“重2.5吨左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故选:D。
(3)结合“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可知,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故选:CD。
13. 老母鸡似年长的尊者,惬意地享受着这美好的天气。 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着,像活泼的孩童;姿态优美舒展,仿佛摆动的丝带 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景点。 他开始对科学产生兴趣。 愈发显得清幽了,湿润的空气中带着草木的清香。一颗颗水珠挂在枝头,泛着莹润的光。大树像刚洗过澡似的,叶子越加青翠。听,鸟儿又飞上枝头,欢快地唱起婉转的歌。山溪嬉笑着,在林间奔跑。一切都是那样的迷人。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修改病句和补充句子。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根据阅读原句可知,句中将牛群拟人化,具有思考的行为。
拟人句: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或情感。
例如: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2)“船头和船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根据阅读原句可知,句中将翘起的船和船头比作新月和水蛇。可知运用的是比喻句。
比喻句: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例如:落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落了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3)“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由句子可知,“南京长江大桥”不是古迹,应将“古迹”改为“景点”。
示例: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景点。
(4)“他对科学开始产生兴趣。”改变语序的方法,如主谓殊位、主宾颠倒、主居宾位、宾居状位、状语位移、定语后置等。
本句中将时间状语放到谓语前面即可,示例:他开始对科学产生兴趣。
(5)用动静描写写出“雨后的山林”,可以从“山林”中的动物活动描写动态,花草的样子写出静态。
示例:让人陶醉,花草丛像刚洗完澡,树木的叶子也越加青郁。听,鸟儿又飞上枝头,欢快地唱起婉转的歌。湿润的泥土中混合着草木的清香。一颗颗水珠挂在枝头,泛着莹润的光。一切都是那样的迷人。
14.水面荡起一圈圈波纹,水面上的树叶也调皮地跟着荡漾起来。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运用动态描写写成被风吹过时,湖水的样子即可。
示例:忽然, 一阵风吹过,湖面荡起一圈圈波纹,云朵破碎了,树影婆娑了,就连湖面上的树叶也调皮地跟着舞蹈。
15. 意大利 水上城市 16.豪 zhuàn 晴 那 17.不管 总 总 而且 18.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速度极快 无论多么拥挤也能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19.目不暇接 20. 夸张 行船的速度极快 教室里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解析】15.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
《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在人们日常出行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向我们展示了这座水上城市的特有的迷人景观。学习课文后我们知道,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
16.本题考查字音。
急转弯,拼音:jí zhuǎn wān,意思是比喻态度突然转变,或者办法突然改变。还有另外一个音:zhuàn,可以组词转动
眼睛:1.眼的通称。2.指眼力,眼光。
不知看哪一处好,哪:作为疑问词,后面接名词或数量词,表示要求在所瓿范围中有所确定。读句子可知是因为船开得太快眼睛不知道看哪个地方了。
17.本题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
出自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结合原文句子填空。原文:船夫的驾驭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18.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展开叙述,通过作者观察船夫操作与自己对两边感受,主要表现在行船速度极快、无论多么拥挤也能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等方面。
1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从句子中可知来不及观看,可以用目不暇接来概括,目不暇接的意思: 眼睛来不及看,形容眼前东西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来不及看。
20.本题考查修辞方法。
读句子“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从“飞一般地倒退”中可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行船的速度极快。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如: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21. 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22.短文在介绍密西西比河的风光时,主要写了密西西比河西岸和东岸的风光。重点写的是密西西比河东岸的风光。 23.为了把绍密西西比河的风光写得更美,文中用了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透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24. 动态 热闹与可爱 喜爱 、喜欢 25.短文二介绍的密西西比河,因为可以更详细的感受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透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26.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这条曾经难以驾驭的河流如今水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放眼望去,流域内沃野辽阔、草原碧绿,多种动物自由自在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奔跑。
【解析】2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风光旖旎:风光:景色。旖旎:柔美。形容景色柔和优美。
媲美:美好的程度彼此相当。
22.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归纳总结概括。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合题意的答案。
第1段:这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写出了作者对密西西比河风光的总体印象。第2段:这段写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美丽风光。主要写了草原的广阔和野牛的闲适。第3、4段:这一部分,作者着重写了东岸风光的热闹和喧嚣。第3段主要是写植物的葳蕤丰茂、数量众和植物的生长状态、植物的品种第4段写的是动物。由此可知:重点写东岸。西岸草原一望无际,广阔无垠,给人以苍莽、恬静的感觉。东岸动植物生机勃发,声音喧闹,色彩斑斓,给人以奇伟、壮观的感觉。
23.本题考查描写手法。
动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之描写。静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景物之描写。
动态描写“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
静态描写: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透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24.本题考查描写手法。
动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之描写。句中“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踯躅。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运用动态描写,写出了各种动物活泼、可爱、热闹的特点,朗读时应该读出轻快的语气喜爱、喜欢的感情。
25.本题考查写作方式。
短文二通过用了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把绍密西西比河的风光写得更美,让人身临其境,更能直观地感受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透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东岸风光的热闹和喧嚣。
“阅读链接”介绍了密西西比河的地理位置,简单直接地介绍了密西西比河流域内沃野辽阔、草原碧绿,多种动物自由自在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奔跑。
2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短文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不同,东岸:草原广阔,万籁无声。西岸:植物繁茂,动物众多,一片骚动和聒噪。
“阅读链接”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这条曾经难以驾驭的河流如今水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放眼望去,流域内沃野辽阔、草原碧绿,多种动物自由自在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奔跑。
27.例文: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天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览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弧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这样赞道:“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去树插天绿肥”。沿着石铺小路下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美誉。险峻的凌云栈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山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坐像,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背就可以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水长满了绿绿的苔藓,像披着一件绿色的袈裟。大佛背山面水,已经在这里打坐1100多年了。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在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已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光辉灿烂的历史和众多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要求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游览的地方,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适当融入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题目自拟。
首先要选取地点,确定路线。认真回忆你游览过的地方,从中选取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确定游览路线,找准观察点,并用恰当的语句进行过渡和衔接。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然后要认真观察,抓住特点,在每个观察点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把此处不同于其他景物的部分凸显出来。在写出现实景物的基础上,适当融入自己的想象及思想感情,这样才能较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要用词准确,叙述生动。精选准确的词语,合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特点写具体、写形象。
开头:写出要介绍的名胜古迹在哪里,简单引出这个地方。
中间:按一定的浏览顺序,将自己看到的景物描写下来。选取最有特色的景物进行重点介绍。
结尾:总结全文,表明自己的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