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专项—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专项—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6 13:2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专项训练——按课文内容填空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老师总是对我说:“______,______”,的确是这样,常和优秀的同学在一起,我自己也变得优秀起来了。
(2)大家不要轻信谣言,所谓“______,______”嘛!
(3)遇事不要惊慌失措,“______,________”,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4)“______,______ ”,面对困难,我们不要畏惧退缩哟!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奇妙的世界》中分别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世界的奇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之情。
(2)这地方的火烧云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葡萄灰、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不要慌张,总有解决的办法。
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兵来将挡,________。
(2)________,焉得虎子。
(3)________,耳听为虚。
(4)近朱者赤,________。
(5)与“靠近朱砂易染成红色,靠近墨就会变黑。比喻人常常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习性”相对应的成语是(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海底世界》一文,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突出了海底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我们的世界很奇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一会儿,天空出现____________,马头________,马尾________……忽然又来了________________。那条狗十分________,在向前跑……接着又来了________________,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________________。
5.课文背诵。
(1)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_________,有紫色的,还有_________。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海底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__________。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_________。葡萄灰、梨黄、_______,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6.课文理解。
本单元是第_____单元,以______为主题。
(1)①雨后,我们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____________,映射着我们的脸。
②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
③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________________。
④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他看到了大自然( )的变化,以及( )的景物变化。
(2)①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
②《海底世界》一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绍海底世界的特点。
③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7.日积月累。
(1)( ),水来土掩。
(2)( ),焉得虎子。
(3)眼见为实,( )。
(4)近朱者赤,( )。
(5)这地方的火烧云( ),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 )的颜色。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采用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方面描写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海底世界》一文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总领全文,接着说海底________但有__________,然后介绍了海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物产,最后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词对海底世界进行总结,激发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火烧云》一课,作者重点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________、_________两个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地方的火烧云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2)______________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______________的石头狮子___________,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__________很_________地蹲着。可是______________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0.把下列八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空。(填序号)
①兵来将挡,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焉得虎子
③_____________,耳听为虚 ④近朱者赤,_____________。
1.“_________”哪怕别人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可轻信,只有亲眼见到的才能让自己信服。
2.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古时孟母三迁,正是“_________”的道理。
3.下象棋的时候,明明总有计谋化解聪聪进攻的战术,这真是“________”。
4.“________”,您就让我去冒这个险吧,不然怎么能拍到最美的火山景象呢?
参考答案:
1.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的运用。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近朱砂易染成红色,靠近墨汁就会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2)“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意思是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3)“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根据对方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功。
2. 天空 大地 热爱大自然 变化极多 红彤彤的 金灿灿的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梨黄 茄子紫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课文默写、八字词语。
(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天空从清晨到夜晚、从晴朗到阴雨的不同景色,而后依次描绘了大地在不同季节时的景色表现了世界的美好与奇妙。文章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世界的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奇妙世界的赞美、热爱之情。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默写。
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出自课文《火烧云》,依据课文内容不难填出。原文: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3)本题考查八字词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3. 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 眼见为实 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详解】本题考查八字词语。
(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比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方法。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功。
(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用于比喻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5)综上词语解释可知,答案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总—分—总 天空 大地 对大自然的喜爱 一匹马 向南 向西 一条大狗 凶猛 一头大狮子 一模一样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默写与理解。
(1)《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这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先总的介绍“我们的世界是奇妙的”,再具体描写天空是怎样奇妙,大地又是怎样奇妙的,最后写世界上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来介绍,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3)选自课文《火烧云》,原文: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5. 褐色的 红色的 煤、铁、石油和天然气 稀有金属 红彤彤的 金灿灿的 灰半百合色 茄子紫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默写。
(1)“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出自《海底世界》短文主要从动物、植物、矿产三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写出了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写出了大海的奇妙。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出自《火烧云》。文章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变化过程,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美景图。
6. 七 天地的奥秘 镜子一样 夜空中群星闪烁 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洒满了光芒 天空
大地 蜜蜂一样嗡嗡 小鸟一样啾啾 小狗一样汪汪 在打鼾 海底世界的光线 海底世界的声音 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 海底植物的差异 矿产资源 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本单元以“天地的奥秘”为主题, 选编了三篇精读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和《火烧云》,分别从天上、地上、海底等不同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1)①出自课文《我们的世界》,原文为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②出自课文《我们的世界》,原文为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③出自课文《我们的世界》,原文为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④《我们的奇妙世界》的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天空从清晨到夜晚、从晴朗到阴雨的不同景色,而后依次描绘了大地在不同季节时的景色,表现了世界的美好与奇妙。
(2)①出自课文《海底世界》,原文为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②《海底世界》是从海底的光线、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海底的声音、海底植物的差异和矿物资源这五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课文通过介绍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③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例如: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海洋鱼类有 25000 多种。 海洋中鱼类大小各不相同,小的只有 7~11 毫米;大的可达 20 米。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例如:乌贼和章鱼能突 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巴在轮 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例如:在这一片黑暗的 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这句话把会发光的深水鱼比作了闪烁的星星,让我感觉到海底很美。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例如:有一种鱼身体像 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 快。这句话把梭子鱼的攻击速度和普通火车做比较,突出了梭子鱼攻击速 度极快。
7. 兵来将挡 不入虎穴 耳听为虚 近墨者黑 变化极多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说也说不出来 见也没见过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俗语、课文的默写。
(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出处:元·无名氏《大战邳彤》,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意思是:不把自己放入险境,就难以获得成功。
(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出自《汉书·赵充国传》,意思是: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看一次。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更为确实实。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5)“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出自《火烧云》。文章描绘了晚饭后的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作者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
8. 总分总 天空 大地 对奇妙的世界的喜爱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宁静 声音 动物 植物 景色奇异 特产丰富 变化多 变化快 喜爱火烧云,热爱大自然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
1.《我们奇妙的世界》这是英国作家彼得西摩写得一篇散文,文章围绕“奇妙的世界”这一中心,描绘了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美。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天空的奇妙景象”和“大地的奇妙景象”进行描写,表达了 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2.《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篇课文先以一个设问句作为全文的总起: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接着从海底的宁静、光亮和海底的声音、海底的动物的爬行方式、海底的物产等方面对海底世界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海底世界进行总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3.《火烧云》讲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本文从两方面描写火烧云的景象,一是颜色多,变化快;二是形状多,变化快。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篇课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想象丰富、有趣,能引起读者无限遐想。
9. 变化极多 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接着 庙门前 一模一样 威武 镇静 一转眼
【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出自课文《火烧云》。
(2)“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 再也找不着了。”出自课文《火烧云》。
《火烧云》描绘了晚饭后的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
10. 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 眼见为实 近墨者黑 ③ ④ ① ②
【详解】考查成语补充与选词填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释义:有敌人来了会有将军抵挡住,有洪水来了自然有土版修筑的权堤坝来抵挡。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功。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哪怕别人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可轻信,只有亲眼见到的才能让自己信服。强调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下象棋的时候,明明总有计谋化解聪聪进攻的战术是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您就让我去冒这个险吧,不然怎么能拍到最美的火山景象呢?强调的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