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6课时作业:第2单元课题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6课时作业:第2单元课题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7-27 15:56:34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直接分离的是(  )
A.柴油与汽油     B.汽油与水
C.溴与水 D.水与乙醇
【解析】 本题考查分液法分离物质的适用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此法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有明显分界面的两种液体。柴油与汽油都是有机物,能互溶不分层,因此不能用分液法;汽油与水互不相溶,汽油在水的上层,可直接用分液漏斗分离;溴在水中也是可以溶解而形成溴水的,乙醇与水可以互溶,都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答案】 B
2.(2013·郑州高二检测)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适量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1教育网
A.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均匀、透明,紫红色
C.均匀、透明,无色
D.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
【解析】 利用氧化剂将I-转化为I2,然后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因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故在下层,且该层颜色为紫红色。上层中的I2被萃取出因而接近无色。21cnjy.com
【答案】 D
3.过氧化氢的沸点比水高,但受热容易分解。某试剂厂先制得7~8%的过氧化氢溶液,再浓缩成30%的溶液时,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  )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加生石灰常压蒸馏 D.加压蒸馏
【解析】 要浓缩过氧化氢溶液就必须减小溶剂水的量,但温度高过氧化氢易分解,为防止其分解,可降低水的沸点,故采用减压蒸馏。
【答案】 B
4.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21·cn·jy·com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
【答案】 B
5.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品:烧杯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架台、铁圈、三脚架、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品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蒸发 B.萃取
C.液体过滤 D.升华
【解析】 蒸发液体,需使用蒸发皿、酒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灯、火柴、玻璃棒、铁架台、铁圈或三脚架,所给仪器充分。萃取需使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铁圈,所给仪器充分。升华需使用酒精灯、火柴、烧杯、圆底烧瓶、铁架台、铁圈,所给仪器充分。液体过滤则因缺少滤纸无法实现,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
6.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放出碘的苯溶液 B.分离碘并回收苯
C.将海带灼烧成灰 D.过滤得含I-溶液
【解析】 碘的苯溶液在分液漏斗中位于上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待下层液体放出后从上口倒出;海带灼烧成灰应在坩埚中进行;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分离碘并回收苯应用蒸馏的方法,用水浴加热能控制温度不至于太高,从而防止碘的升华。
【答案】 B
7.(2013·南通高二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解析】 蒸发操作时,混合物中的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会造成晶体的溅失;萃取操作时,对萃取剂的要求:一是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反应,与溶质也不能反应。二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其密度不一定比水大。www.21-cn-jy.com
【答案】 AD
8.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图如下:2·1·c·n·j·y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最后晶体碘在________里聚集。www-2-1-cnjy-com
【解析】 (2)选择萃取剂的要求为:不溶于水,碘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3)缺少过滤用的漏斗和萃取分液时必需的分液漏斗。
【答案】 (1)①过滤 ②萃取 Cl2+2I-I2+2Cl-
(2)B
(3)分液漏斗、漏斗
(4)①缺石棉网
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5)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控制加热温度不过高 蒸馏烧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下列关于纸色谱法分离Fe3+和Cu2+操作正确的是(  )
A.裁滤纸应垂直纤维方向裁开
B.点样时,斑点尽量小,且再点时必须在同一位置
C.展开时,用流动相溶剂刚好淹过色斑进行展开
D.当流动相溶剂上升至滤纸上沿时,取出晾干观察
【解析】 裁纸时注意使滤纸纤维为竖直走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动相溶剂的液面低于色斑,当流动相溶剂上升至滤纸条的上端(距滤纸上沿约1 cm处)时,取出滤纸,用铅笔在流动相溶剂前沿处画一条线,再晾干。2-1-c-n-j-y
【答案】 B
2.(2013·镇江高二检测)以下除杂方法(括号内为少量杂质)中,错误的是(  )
A.Fe(OH)3胶体(FeCl3溶液):蒸馏水,渗析
B.KCl(I2)固体:加热,升华
C.NaCl(KNO3):蒸发结晶
D.CO2(SO2):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
【解析】 选项C,NaCl和KNO3在蒸发溶剂过程中都有晶体析出,无法分离。
【答案】 C
3.在进行Fe3+和Cu2+分离实验时,不能让流动相溶剂没及试样斑点的原因是(  )
A.Fe3+和Cu2+会溶解在层析液中,使实验结果不明显
B.滤纸上Fe3+和Cu2+会扩散不均匀影响实验效果
C.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Fe3+和Cu2+太分散
D.滤纸上的Fe3+和Cu2+会混合起来不分散
【解析】 试样点若触及流动相溶剂,Fe3+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Cu2+会溶解在流动相溶剂中,使实验结果不明显。因此,滤纸条下端浸入流动相溶剂中0.5 cm,勿使试样斑点浸入溶液中。2·1·c·n·j·y
【答案】 A
4.(2013·南京高二检测)下列实验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用渗析法分离蛋白质和葡萄糖的混合液;②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③用升华法分离碘单质和沙子的混合物;④用重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⑤用分液法分离水和溴乙烷的混合物;⑥用蒸馏法分离酒精与苯酚(沸点为182 ℃)的混合物
你认为这些方法(  )
A.只有①不正确     B.②⑤⑥不正确
C.只有③④⑥正确 D.全部正确
【解析】 葡萄糖分子可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透膜,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半透膜,①正确;油脂皂化反应后的产物加食盐可析出高级脂肪酸钠,②正确;碘受热易升华,可知③正确;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故可通过重结晶法分离KNO3和NaCl的混合物,④正确;水和溴乙烷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⑤正确;酒精和苯酚的沸点(分别为78.5℃和182 ℃)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分离,⑥正确。
【答案】 D
5.(2013·金华高二检测)医疗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中,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通过透析膜,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  )
A.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直径
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C.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
D.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透过滤纸,毒性物质可以透过滤纸
【解析】 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透析原理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同半透膜类似,透析膜的孔径应大于血液病毒性物质粒子直径,毒性物质才可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不能透过透析膜,说明其直径大于透析膜的孔径,不难看出,A是正确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A
6.(2013·茂名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层析法是分离、提纯和鉴定物质的一种方法
B.层析法可以分为纸上层析、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C.纸上层析要求被分离物质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好
D.纸上层析要求被分离物质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解析】 纸上层析要求对分离物质有适当的溶解度,太大,待分离物质会随流动相跑到前沿;太小,则会留在固定相附近,分离效果不好。
【答案】 C
7.有人用氯化铁、硫酸铜混合溶液进行纸上层析分离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所加展开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点层析试样是实验的关键操作,进行这一操作时应注意________。
(3)层析操作结束后应进行显色反应,若实验用氨水作为显色试剂,写出本实验中进行显色反应的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显色反应后,可观察到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写出显色反应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检验新鲜鸡血中是否含有铁元素,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2 mL新鲜鸡血,将其放入洁净的蒸发皿中,加入2 mL 2 mol·L-1HNO3溶液,加热并不断搅拌。21教育网
②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粉末。
③取少量固体粉末,将其溶于稀硫酸中,加试剂A,观察现象,判断有无铁元素存在。
操作①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请列举一种可用于操作③中试剂A的物质________。
【解析】 新鲜鸡血中的铁元素主要以亚铁盐形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在,加入稀硝酸并加热时,硝酸可将亚铁盐氧化成铁盐。可用于检验铁离子的试剂有很多,常见的有硫氰化钾溶液、苯酚溶液等。21cnjy.com
【答案】 (1)丙酮、盐酸
(2)用毛细管蘸取试样在滤纸上点样,斑点直径控制在0.5 cm以内,使试样比较集中
(3)用镊子取下滤纸条,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瓶口上方,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进行氨熏,使Fe3+、Cu2+与氨气发生反应21·cn·jy·com
(4)滤纸上分别出现红棕色、蓝色斑点,红棕色斑点出现在滤纸上方,蓝色斑点出现在红棕色的下方 Fe3++3NH3·H2OFe(OH)3↓+3NH Cu2++4NH3·H2O [Cu(NH3)4]2++4H2O【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血液中的铁元素以亚铁盐形式存在,加热条件下硝酸将亚铁盐氧化成铁盐 KSCN溶液
8.(2013·济南高二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用一种只有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而直径较大的溶质分子不能通过的隔膜把水槽隔离成大小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室,甲室中装入淀粉溶液,乙室中装入蒸馏水(如图)。此时甲、乙两室中的水分子均可自由地通过隔膜而相互扩散,已知这种扩散速度与单位体积内溶质的微粒数成反比,而与液体的压强成正比。21·世纪*教育网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两室中装入液体的体积相同,对于实验开始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分子从甲室向乙室的扩散速度大于乙室向甲室的扩散速度
B.水分子从乙室向甲室的扩散速度大于甲室向乙室的扩散速度
C.两室中水分子的相互扩散速度相等
D.两室中水分子的扩散速度将越来越小
(2)相同温度下,甲室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质量分数为1%的尿素[CO(NH2)2]水溶液,乙室装入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a%的葡萄糖(C6H12O6)溶液,若两溶液的密度近似看成1 g·cm-3,且水分子相互扩散的速度也相等,则a的近似值是________。
A.1 B.2
C.3 D.4
【解析】 (1)开始时,甲室为淀粉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质的浓度大,乙室为水,溶质的浓度小,所以甲室的扩散速度慢。由于更多的水进入甲室后,甲室中液面上升,溶质的浓度下降,扩散速度加快,乙室由于液面下降,扩散速度减慢,某一时刻后可能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B。www.21-cn-jy.com
(2)甲、乙两室等体积,排除了压强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扩散速度只与浓度有关。由于水分子的扩散速度相等,说明相同体积的溶液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数,100 g葡萄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80=3(g),所以选C。www-2-1-cnjy-com
【答案】 (1)B (2)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