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6课件:单元归纳提升2第2单元 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6课件:单元归纳提升2第2单元 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27 16:2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1.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资源问题及其表现 (2)分类2.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资源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解析】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一致。由于我国是季风气候,深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位于非季风区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多水带缺水主要是人为污染所导致的;我国水资源过渡带,人口众多,工农业比较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供给不足。
【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3)水污染严重 (4)过渡 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1)下列对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趋势
D.应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我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本目的是(  )
A.稳定粮食出口     B.稳定粮食生产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控制乱占耕地【解析】 第(1)题,根据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趋势,加上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耕地占用多,后备土地资源少的现状,必须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耕地减少趋势。第(2)题,“民以食为天”,为确保满足13亿人对粮食的需求,必须保护现有耕地资源。因此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粮食生产,而不是为了出口粮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控制乱占耕地。
【答案】 (1)D (2)B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 2.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1)本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水源缺乏,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2)防止荒漠化进一步加剧的措施,可以从禁止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滥采滥挖,控制种植业规模,推广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退耕还牧,生态移民,促使其恢复自然植被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