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备选答案
①区域环境管理 ②经济手段 ③环境质量管理 ④行政手段 ⑤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⑥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 ⑦环境壁垒 ⑧国际合作的原则(其中A、B、C可互换)1.“绿色壁垒”的起因
在今天,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严重问题,正是由于生态问题,绿色壁垒也应运而生。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绿色壁垒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于是,绿色壁垒应运而生了。1999年11月30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时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2.“绿色壁垒”的形式
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绿色消费)、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3.我国的绿色产品开发
绿色食品是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它运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污染生态环境和对人体有害的合成化工品,而更多地使用生物和自然的物质。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的绿色产品还有:无氟、低氟制冷剂的家用制冷器具,无氟气溶胶制品,无铅车用汽油,水溶性涂料,厕用卫生纸,真丝绸类和无汞、锡、铅充电池等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绿色壁垒成为我国产品打进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障碍。已经有许多企业在努力实行清洁生产,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申领“绿色护照”,应对“绿色壁垒”。(2)加入WTO后,短期内国际环保标准可能不利于我国
( )
A.出口更多的产品
B.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
C.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D.提高环保意识(3)下列四组产品中,目前,我国对美国出口具有优势的是( )
A.纺织品、汽车
B.纺织品、玩具
C.化妆品、手机
D.汽车、手机【解析】 本题具体考查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产业及国际贸易受到的影响。第(1)题,世贸组织中许多国家利用该组织的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与该国有关的国际贸易施加影响,这一点被称为“绿色壁垒”,也正是因为“绿色壁垒”的存在,会引起许多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第(2)题,我国许多产品在环保方面水平较低,达不到一些欧美国家标准或者是国际标准,这些国家又存在“绿色壁垒”,因此在短期内这一点将不利于我国出口更多的产品。第(3)题,我国对欧美国家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答案】 (1)D (2)A (3)B(1)“绿色壁垒”中有一类是针对清洁生产的,下列关于清洁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在服装的面料色彩、款式设计、工艺革新上达到环保要求
B.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对环境无害
C.只要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无不良影响
D.主动将产品送到环保部门检测是否合格(2)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规避或冲破国际贸易壁垒,下列有关措施中正确的是
( )
①了解出口国相关法规和条例 ②了解出口企业避免“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 ③降低出口价格 ④了解国际贸易壁垒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 第(1)题,清洁生产从生产的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服装贸易领域的“绿色壁垒”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是无害的。第(2)题,降低出口价格不但损害国家利益,且对规避或冲破国际贸易壁垒没有作用,因此,不符合题意。
【答案】 (1)B (2)C保护环境关系到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以至每一个人。因此,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公益事业。没有各国的合作,任何国际环境保护的目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国际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国际合作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中国际合作的重要作用 首先,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各国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整体,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例如,通过大气环流、水循环、洋流、动物的迁徙等自然过程,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会不同程度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环境状况,危及其他国家和人民。自然的变化过程和相互影响是不受国界和地区界线限制的,经常存在着大量的由两个以上国家、地区共同管理的资源环境,如相邻两个国家的界河、界湖、界山和国际共管河流等。由于自然规律的作用,这些共管资源和环境在利用和保护上密不可分。这就要求由有关国家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并遵守一定的规则。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整体。各国在经济、贸易、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往来频繁,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以资源环境为物质基础的。环境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而也制约着由各国参与形成的国际经济和贸易活动。因此,国际社会对环境资源进行国际保护,也是维护和发展国际贸易的需要。其次,由不同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存在着很多的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主要是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利益冲突会妨碍各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协调行动,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克服这些障碍,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
最后,国际合作是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实施的必要条件。所有国际环境法律文件的形成过程都是国际合作或经过斗争达到合作的过程。只有合作,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和政治、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出表现为各国之间协调意志的国际环境法,并有效实施国际环境法。(2)有关我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的有( )
A.有害废弃物研究与管理
B.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
C.同澳大利亚合作开采铁矿
D.东风汽车集团与日本本田公司合资组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3)下列不属于环境保护方面国际合作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 )
A.酸雨的危害
B.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C.地震
D.跨国河流污染【解析】 第(1)题,中国并非世界上CO2排放量和污染份额最大的国家。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第(2)题,我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包括水资源研究与保护、大气质量研究与保护、有害废弃物研究与管理、动植物研究与保护、环境宣传教育、环保技术合作等。第(3)题,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跨境污染物转移、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均为全球性问题,只有国际、全球合作治理才有成效。C项地震是自然灾害,其危害不一定是全球性的。
【答案】 (1)D (2)A (3)C(1)全球环境基金关注的领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特别被关注的领域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A领域污染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是由于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严重污染造成的。
(4)B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造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环境问题属于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
(6)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________方面的国际合作。【解析】 第(1)、(2)题,注意从图中提取信息。第(3)题,A领域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考虑工业发展状况及国际航线。第(4)题,该处由臭氧消耗可联系臭氧层变薄而形成空洞,其原因是人类过量排放氯氟烃化合物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第(5)题,将图中涉及的4种问题进行局部、全球尺度的划分,属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臭氧的消耗。第(6)题,跨区域全球性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起来,进行国际合作尤其是在环境管理方面。【答案】 (1)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国际水域 臭氧的消耗
(2)生物多样性 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
(3)地中 北 工业、生活废弃物及国际航线船舶排放污染物
(4)臭氧层空洞 工厂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电冰箱等,排放出大量氯氟烃化合物
(5)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臭氧的消耗 国际水域
(6)共同行动 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