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结合旅游规划的具体内容,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等进行规划设计。
●课标解读
1.掌握旅游规划的内容。
2.结合案例分析,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等进行规划设计。演示结束 旅游开发,规划先行 游客需求 发展 旅游要素 行动计划 优化配置 旅游竞争力 投资风险 战略决策 宏观调控 旅游规划的内容 开发条件 发展战略 空间布局 服务设施 保障体系 旅游区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资源 空间布局 城市化 度假旅游 民俗风情 乡村旅游 旅游规划的内容 【问题导思】
1.为发展旅游业,我国的北京老城区的众多的四合院和胡同是否应进行现代化的城区改造?
【提示】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对其老城区的四合院和胡同应重点保护。2.旅游规划中的“旅游开发条件评价”这一内容,就其评价的具体内涵来看,与旅游资源评价有没有差异?
【提示】 就二者评价的具体内容上来说,应是一致的。
3.2010年,上海世博园内为迎接众多游客,专门设计了游客的游览路线,这属于旅游规划的哪个内容?
【提示】 属于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思路点拨】 根据疗养院的区位要求结合图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分析解答第(1)题。根据图示旅游资源类型、分布,结合景区规划要求分析解答第(2)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区规划中根据旅游景区发展的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第(1)题;人文景观的设计既要突出自然又要保护自然,兼顾方便游客。疗养院应建在环境优美、污染小,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选C地比较合适。A区域是沙滩,属海滨风景区,B区域是绿地,是海陆过渡地带,既保护沙滩,又是海滨风景的组成部分;C区域是荒地,建疗养院,既不破坏海滨风景,又不占用土地,离海较近且靠近公路,有温泉,环境较好。第(2)题,图中有沙滩、海洋,又有森林公园、温泉,还有公路,所以自然旅游资源丰富,集群性好,交通便利,宜开发海滨风光、观光度假、娱乐疗养等特色旅游产品。
【答案】 (1)C区域。A区域是沙滩,这是海滨主要景区和游人活动的主要区域。B区域是林地,它是海与陆的边缘地带,既有保护沙滩的作用,又是海滨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C区域是荒地,所以,在C处建疗养中心,既不破坏海滨风景,也不占用耕地,附近有温泉,又离海较近且紧靠公路,便于交通出行以及人们欣赏海景和休养健身。(2)条件:有优美的海滨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集群性好,游览价值高,有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旅游特色:海滨风光、观光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问题导思】
1.为什么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
【提示】 景点是景区的核心,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吸引物,景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所以要把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放在景区规划设计的最重要位置。
2.旅游景区交通线路规划设计要求是什么?
【提示】 交通线路首先要方便游客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安全可靠。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具体如下表所示:(1)请概括上图所示旅游景区的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
(2)上图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
【思路点拨】 根据图示旅游景点与交通线、河流的位置关系分析景点的分布特点;根据图示服务设施类型及各服务设施与景点配置关系分析该景区服务设施的优劣。
【解析】 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以概括出旅游景点的分布特点是主要沿河流谷地和交通线分布。第(2)题,旅游景区服务设施分布是否合理、齐全和服务水平好坏是重要的评价角度。教材第73页活动
【答案】 1.度假村应布局在C区域较合理。因为A区为沙地,不适合作为建筑用地;B地为海防林,不能砍伐破坏,危害生态环境;C地为丘陵冈地,易于建筑,背山面海,适宜建度假村。
2.略教材第74页活动
【答案】 (1)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2)保持当地旅游资源的原有特色。
(3)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选择题
为把中国丝绸之路旅游线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品牌,在国家旅游局启动《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之后,目前中国与中亚四国正在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1~2题。
1.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 )
①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②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③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④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意义不包括
( )
A.提升该旅游景区的品位
B.扩大该旅游景区的规模
C.提高该旅游景区的效益
D.开发该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解析】 第1题,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但不能彻底避免。第2题,本题考查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可总结为“提品位、扩规模、增效益”,D项属于旅游规划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意义。
【答案】 1.A 2.D(1)该城市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2)请评价该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3)该城镇要建一家休闲疗养院,在图中A、B、C、D中哪处选址最好?为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规划的内容。旅游资源可以从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品位、分布、组合等方面加以分析,开发条件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等)、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加以分析;旅游景区规划的选址,要考虑景区景点、交通线及对环境的保护。【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第(1)、(2)题由图可知,本区以自然景观为主,故最适宜开展生态旅游;本旅游区以野生生物资源为主,故保护区应占最大比重。第(3)题,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心的选址要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答案】 (1)B (2)B
(3)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心应选址在城镇到海滩之间,靠近海滩的位置。靠近海滩,海水的水质好;从城镇到海滩之间交通便利,可与现有交通线相连;选址处应远离野生动物栖息地;选址处傍海,美学价值高。课时作业(八)
一、选择题
旅游规划目标的正确制定,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旅游规划目标的是( )
①确保旅游资源有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 ②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个性 ③确保住宿设施的齐全、完备
④确保交通条件的畅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中有利于保持旅游资源个性的工作是( )
①研究历史文化地位,以确保其历史文化格局优势
②设计保护民族特色的可行性方案 ③淡化地方色彩,吸取优秀旅游景区长处 ④景区设计应突出主题,彰显特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旅游规划的目标及重要性。第1题,旅游规划的目标,主要是保护旅游资源,要确保其持续利用,彰显个性,并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第2题,旅游资源的个性是其魅力长存的关键,在旅游景区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彰显其特色,如历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营造高雅的旅游环境,突出主题。
【答案】 1.A 2.D
3.总体看来,旅游规划一般包括( )
①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②旅游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 ③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 ④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旅游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旅游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答案】 D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许多自然风景区就门票价格召开听证会。有一风景区拟全年开放,经营上须符合以下条件:每日游客平均不超过4 000人,以及年营业收入最少应比年维护成本1.5亿元多20%,才能维持正常运营。下表为此风景区预估门票定价与游客人数关系表,据此回答4~5题。
定价方案
门票价格(元)
游客人数(万人次/年)
甲
100
300
乙
150
200
丙
200
100
丁
250
50
4.若门票为唯一的收入来源,则听证会选择的门票定价是表中的哪个方案
( )
A.甲 B.乙
C.丙 D.丁
5.我国九寨沟、张家界等自然风景区内没有规划付费游乐设施,其最可能考虑的是( )
①地处偏僻,员工不足 ②游乐活动过多,环境污染增加 ③收入不敷建设成本 ④降低景观欣赏价值
⑤人工设施易破坏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 第4题,首先计算该景点年营业收入应为:1.5×(1+20%)=1.8亿元,其次按每日4 000人、一年365天计算,全年游客人数为365×4 000=146万人,可排除A、B,最后,若按丙方案游客人数及门票计算,年门票收入为100×104×200=2×108元,即2亿元,按丁方案计算门票收入为1.25亿元,可排除丁。第5题,修建付费游乐设施,会破坏环境,加大环境污染,从而降低景观欣赏价值,这是九寨沟、张家界等自然风景区内没有规划付费游乐设施的原因,与①③两项无关。
【答案】 4.C 5.D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图,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该城市旅游规划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城市吸引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有国家森林公园、古代大型园林、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B.该城市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
C.该城市交通通达性较好
D.该城市发展旅游业最大的缺点是远离客源市场
7.若在该城市建一所疗养院,你认为宜建于何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6题,该城市地处华北地区,而华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所以该城市离客源市场较近。第7题,②处接近森林公园和水域,环境清幽。
【答案】 6.D 7.B
8.有关旅游景区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景区规划有助于旅游资源加工成旅游产品
B.旅游景区规划可提升旅游景区的品位
C.旅游景区规划不包括游赏系统规划
D.通过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可促进景点旅游价值的合理开发
【解析】 旅游景区规划意义重大,可把旅游资源加工成旅游产品,可提升景区品位,提高经济效益,游赏系统规划也是其中内容之一。
【答案】 C
9.下列关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景区的特色是旅游景区存在的基础和生命
B.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体现的规划设计原则是最佳综合效益原则
C.杭州西湖体现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原则
D.旅游景区规划时要遵循最大经济效益原则
【解析】 特色是旅游景区存在的基础和生命,有特色的旅游景区才有生命力、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体现的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的原则;杭州西湖主要用来说明旅游开发要遵循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旅游景区规划要遵循最佳综合效益原则而不是最大经济效益原则。
【答案】 A
10.旅游度假村在旅游规划时应该布局在( )
A.大城市周围,便于人们与大城市联系
B.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C.海滨地区的沙地上,便于人们观赏大海
D.土壤肥沃、经济发达的地区
【解析】 旅游度假村是旅游、度假、疗养的地方,应该选择在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而不是靠近大城市或海滨地区。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是我国某地新开辟的自然风景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风景区以何种自然景观而著名?
(2)生活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 )
A.泼水节 B.浴水节
C.古尔邦节 D.开斋节
(3)要把这个风景区建设成著名旅游区,便于更多的人去旅游,应如何规划?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规划的内容。由图中的经纬线可判断出,该区域位于我国云南省西南部,旅游资源主要是热带自然风光和傣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是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等)、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 (1)热带植物景观。
(2)A
(3)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其通达性;加强食、宿、购、游、娱等设施建设,提高地区接待能力。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
九寨沟
材料二 张家界群山环抱,苍松密布,岩峰千仞,溪泉长流,山重水复,地貌奇特,一派天然风光。令中外游人瞩目。
张家界
材料三 九寨沟和张家界在世界旅游资源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地位和知名度。但九寨沟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松南公路东侧的崇山峻岭之中,距成都公路约438千米,没有铁路相通,乘汽车要两天才能到达。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部大庸市北郊,距长沙公路约430千米,距铁路约732千米。
(1)两地中哪一个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快一些?为什么?
(2)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解析】 第(1)题,由于张家界靠近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故发展速度快。第(2)题,现代旅游规划强调以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保护为前提,以旅游资源为基础,重视旅游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答案】 (1)张家界。因为张家界有铁路相通,交通的通达性比九寨沟优越。
(2)现代旅游规划要求规划理念新颖、调查分析细致、旅游定位准确、空间布局合理、内容体系完整以及规划科学可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