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
1.旅游环境质量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3.结合材料和图片景观说明旅游活动带来的问题。演示结束 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 活动 自然 人文 旅游产品 环境质量 旅游竞争力 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环境 净化 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固体废弃物 视觉 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问题导思】
1.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序幕的拉开,一些旅游、地产等行业的大型企业早已嗅到海南新一轮发展的“商机”,纷纷加大对海南的投资和布局……上述材料说明旅游业对环境会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提示】 可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2.五台山当地居民说:“经过拆迁整治后,林立的小旅馆、小商铺不见了,商业气息越来越淡。如今每天都能听到鸟叫声,每天早上起来爬山,可以清晰地听到钟声和僧人们诵早课的声音,五台山清净的佛国氛围又回来了。”上述材料说明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保护自然景区和文物古迹;提高旅游环境质量。(1)列举江西省的红色旅游景点。(至少两个)
(2)评价井冈山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利条件。
(3)该地区发展“红色旅游”对环境有何促进作用?
【思考点拨】 结合井冈山旅游区示意图所含信息和“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等知识回答即可。
【解析】 第(1)题,根据“革命遗址”图例在图中找到即可。第(2)题,井冈山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应从游览价值高、交通便利和资源稳定方面具体阐述。第(3)题,井冈山发展“红色旅游”对当地环境的促进作用,可依据教材内容:①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②提高环境质量;③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然后结合井冈山实际进行分析。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问题导思】
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据此思考下列问题。
1.环北冰洋地区发展旅游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加以分析。
【提示】 自然环境:破坏地表环境、动物栖息地被挤压等。社会环境: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噪声污染。2.结合材料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境容量是什么关系?
【提示】 环北冰洋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游客流量在有些地区超过环境容量,易产生旅游环境问题。
3.只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才会造成环境问题吗?
【提示】 不是。因为游客过多,或游客的呼吸、体温等,也会造成旅游环境问题。旅游业并不是通常说的“无烟工业”。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活动与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密切相关,具体如下表所示:(1)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试分析其形成机理。
(2)近年来,丹霞山景区接待游客人数每年突破300万人次大关,超额完成了全年接待目标。目前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还在持续增长。分析这种旅游现状会给丹霞山景区环境带来哪些问题。
【思路点拨】 结合题干材料和示意图中的有用信息,再根据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和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等知识回答即可。【解析】 第(1)题,丹霞山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土质、土色以及地质作用有关。第(2)题,旅游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文物古迹损毁和扰乱社会秩序等方面。
【答案】 (1)当地气候炎热多雨,淋溶作用强烈,土层和岩层呈红色;地壳上升,流水侵蚀严重,而形成丹霞地貌。
(2)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社会秩序产生冲击等。[图表展示]
教材P87图4-1-9 乱刻乱画损害长城景观[解图精要]
1.由图可知旅游者的触摸攀爬和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破坏。
2.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除图中反映的问题之外,还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和扰乱社会秩序等。
[图表应用]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不包括( )
A.旅游者感染传染病
B.对动植物的破坏
C.自然环境污染
D.损毁文物古迹和扰乱社会秩序【解析】 旅游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的破坏,如乱砍林木、乱挖草皮等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如游客排放大量的废弃物,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游客的到来必然会冲击当地的正常社会秩序;旅游者的触摸攀爬、乱刻乱画、损毁文物古迹等。
【答案】 A教材第84页活动
【答案】 比基尼环礁曾以绚丽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著称,旅游业发达。但由于过去核试验的原因,导致这里寸草不生,海底珊瑚礁惨遭破坏,致使当地居民无法生存,更不用说发展旅游业了。随着核污染的清除,自然环境的恢复,居民返回居住地,观光旅游业也重新兴盛起来。可见,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适合人类的居住,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致,达到人们的满意度。因此,旅游的发展依赖于环境,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教材第87页活动
【答案】 不该。旅游设施若规划、建设不当,不能与景区自然美有机融为一体,便会产生视觉污染,这是得不偿失的。景区修建登山缆车会破坏景区的自然环境,使旅游者失去了旅游的意义,因为欣赏自然景观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一、选择题
1.良好的旅游环境可以( )
①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②对旅游质量无影响
③增强旅游竞争力 ④提升旅游地形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良好的旅游环境可给游客提供舒心宜人的旅游氛围,吸引游客,从而增强旅游竞争力,提升旅游地形象。
【答案】 B2.张家界市因旅游兴城,随着其市内武陵源、黄龙洞等知名旅游景点的开发,张家界市建起了机场,这说明旅游业能( )
A.保护自然景区
B.有利于历史古迹的保护
C.提高环境质量
D.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解析】 在张家界市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促进作用下,张家界兴建了机场,机场属于典型的基础设施,体现了旅游业对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促进作用。
【答案】 D二、非选择题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答案】 (1)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2)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包括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和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②对社会环境的破坏,包括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对文物古迹的破坏等。材料二 我国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落差高达74米,宽81米,有“中国第一大瀑布”的美誉。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对岸的观瀑台上,有这样一副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我们可以想象出它曾经是多么绮丽。然而在2001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瀑布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失望,他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凄惨景象:在光秃秃的断崖上,只有“一股细流,几行清泪”,全然没有宣传手册中的“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壮。【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1)题,两地一个是地质地貌景观,一个是山水景观,同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第(2)题,武陵源风景区过多的人为建设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而且还破坏原有的自然风貌。黄果树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致使生态恶化、补给水源枯竭。第(3)题,结合材料,联系教材中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科学价值。(2)武陵源风景区:人为建设过多,破坏了景区的自然风貌。黄果树瀑布:上游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降水量减少,水源枯竭所致。(3)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系统、扰乱社会秩序、毁坏自然景观。课时作业(九)
一、选择题
1.有关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解析】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还有废气(以交通工具产生最多)、废水、废物、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A、B、C三项是错误的。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答案】 D
2.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生态破坏 ②环境污染 ③土地荒漠化 ④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例如,旅游者不良的消费行为可能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游客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旅游者的活动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必然对交通、生活物品等产生较大冲击。一般说来,旅游活动不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生。
【答案】 C
3.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影响是( )
A.根据长存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
B.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才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
C.旅游规模不超过旅游环境承载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
D.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对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的破坏
【解析】 由于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会使文物古迹遭到破坏,即使旅游规模不超过旅游环境承载量,一些旅游者的乱刻乱画也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直接的破坏。
【答案】 D
4.旅游活动中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旅游者乱抛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②对旅游资源的欣赏,没有移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而是大声喧哗,影响他人观赏 ③没有把握欣赏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和角度 ④旅游者的活动占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破坏,如乱砍林木、乱挖草皮等,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包括游客乱扔废弃物,造成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游客的到来必然冲击当地的正常秩序。
【答案】 C
5.旅游景点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是( )
A.旅游交通造成的垃圾
B.旅游饭店产生的垃圾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
【解析】 旅游景点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是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答案】 C
6.下列现象中,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是( )
A.旅游者随意践踏、触摸、拍照
B.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过度开发
C.旅游者的捕猎活动和采集贝壳、珊瑚等
D.旅游者的活动占据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
【解析】 人流、车流过度聚集引起的交通堵塞,旅游活动占据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公共设施,旅游经营者的违规经营,都可能引起旅游地社会秩序混乱。
【答案】 D
7.旅游地服务性设施的建设和旅游者的游览、娱乐等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解析】 为发展旅游而在景区内建设道路、停车场、旅店、餐馆等设施,会对景点背景环境产生破坏。游人的游览、娱乐也会破坏背景环境。如五台山寺庙中游人如织,本身就破坏了深山中宁静的氛围。
【答案】 D
8.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 )
A.环境污染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
【解析】 在旅游过程中,应爱护旅游资源,维护旅游环境。景区内不文明的旅游活动会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捕杀和采挖动植物资源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造成生态失衡,使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 D
9.下列行为不会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
A.驾驶快艇游览玄武湖
B.在南京中山植物园采集鲜花
C.在中山陵音乐台举办小型音乐会
D.在紫金山顶建大型观景台
【解析】 驾驶快艇会对湖中生物,特别是鱼类造成很大影响;在植物园中采集鲜花会破坏其他人的观赏;紫金山顶面积小,有天文台,建大型观景台,游人过多,会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而在音乐台举办小型音乐会则不会造成破坏。
【答案】 C
10.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是( )
A.近年来南极冰川的融化
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毁掉了一些旅游景观
C.为修黄山索道,仅建白鹅岭站房就毁山7 750平方米,砍林48 450立方米
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现水旱灾害
【解析】 造成冰川融化的“罪魁祸首”是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火山爆发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是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在云南西北地区,亚洲三条主要河流流经这一区域。这种三江并流的独特的地理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和生物多样化,使世界保护联盟(IUCN)植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在最近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优选中认定:“这里是世界上植物最繁茂,具有动植物多样性特点的地区之一”。从世界上看,这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但从中国范围看,香格里拉是最新的旅游胜地。未来的香格里拉有可能创造与大众旅游不同的生态旅游,但由于游人太多,对环境的压力仍然是无法绕开的问题。
(1)此地最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主要受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汽的影响。穿越此区的大河从东到西是A_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该地区过度发展旅游业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4)结合材料,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环境容量是什么关系?
【解析】 第(1)、(2)题可结合云南省的自然特点分析回答。第(3)、(4)题考查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对传统社区文化的强力冲击,旅游业的发展要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
【答案】 (1)地震、滑坡、泥石流
(2)印度洋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
(3)自然环境:破坏地表环境,造成生态破坏,动物栖息地缩小,物种减少。社会环境:冲击当地文化,使当地传统文化淡化。
(4)云南迪庆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环境容量较大,但越来越多的游客数量已超过环境容量,此时必然也就产生旅游环境问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张家界自然保护区,因旅游人数众多而导致环境污染严重(2000年接待游客514万)。面积为39平方千米的张家界自然保护区,由于美丽的湖泊和瀑布、丰富的植被和富有特色的沙质地貌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在自然保护区内现在建有400家旅馆、43家旅行社和40多家娱乐中心。
材料二 1997年云南丽江古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古老的建筑、山川美景、世界文化遗产带来的名气,这一切都使丽江古城的中心成为一个熙熙攘攘的游乐园。到2000年为止,丽江每年接待游客超过400万,蜂拥而至的游客严重破坏了丽江地区的文化和生态平衡。据当地官员说,丽江老城10%的户主(其中80%居住在市中心)已迁出老城,生活越来越不方便,租金和开销也在增加。这些现象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初衷。甚至连丽江的玉龙雪山也在融化,当地人认为这是由于“游客呼出的热气”所致。
(1)上述两则例子说明了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________相适应,否则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来看,张家界自然保护区主要表现为________景观,云南丽江古城则表现为________景观。
(3)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解析】 张家界属于自然景观,丽江古城属于人文景观。结合教材可以回答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答案】 (1)环境承载量
(2)自然 人文
(3)①环境污染,②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③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④对文物古迹的破坏,⑤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