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斜面》实验教学说课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
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观察实验,并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做好实验纪录;能做简易科学模型;能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实验一 斜面省力作用的实验
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小车,读出数据。
2、自己搭出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匀速行驶,读出数据并记录下来。
3、对比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二 斜面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小车,读出数据。
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上1块木板搭成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匀速行驶,读出数据并记录下来。
3、在长木板的一端同样的2、3、4块木板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匀速行驶,读出数据并记录下来。
4、对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三 制作螺丝钉模型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展开,从右边宽边的底端向上量12厘米,用笔作上记号。
2、用直尺和笔在几号处做一条直线。
3、用剪刀沿着所画直线剪下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上留着画的黑线,剪开之后,就得到一个斜面。
4、找一支铅笔,用胶带将三角形最短的一条边竖直粘在铅笔上。
5、小心的转动铅笔,使三角形的纸卷在铅笔上。
6、在另一张纸上,从右边宽边的底端向上量8厘米,用笔作上记号,得到一个较平缓的斜面。重复2到5的步骤。
7、在第三张纸上,从右边宽边的底端向上量6厘米,用笔作上记号,得到一个更加平缓的斜面。重复2到5的步骤。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行学习。
2、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会学生设计对比试验中应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数据。
3、制作简易模型
教师要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富于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与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研讨、自主设计、合作实验、归纳概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播放课件。
师:用手直接搬和斜搭木板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更好?为什么?
导入活动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认识斜面各部分的名称
坡度
长度
高度
认识斜面各部分的名称
探究活动
活动一;搭个斜面来研究 斜面是否省力
温馨提示
1、正确使用测力计。
2、记录垂直提起所需的力。
3、小车在匀速行驶时,边拉边读。
4、为了数据更准确,可记录三次,
取其平均数。
1、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2、交流实验方案
平均值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我们的发现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3、学生动手实验。提示填写好表格,以便获取数据,有所发现。
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分析数据,交流发现。
活动二 探究斜面坡度对省力的影响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师:你认为,斜面省力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1、引导学生猜测。
2、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3、交流试验方案
温馨提示: 1.不能改变物体的重量,只能改变坡度。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3.注重小组合作、边实验边记录。4.完成实验的小组整理好桌上的实验器材,并 思考发现。
3、学生动手实验,出示表格,提醒学生填写
所用力
坡度 沿不同坡度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坡度小
坡度大
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所用力
坡度 沿不同坡度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坡度小
坡度大
坡度越小越省力, 坡度越大越费力。
4、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总结: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越费力。
活动三 关注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斜面
课件播放 生活中的斜面
活动三 关注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斜面
课件播放 生活中的斜面
斜面的变形
斜面的变形
制作螺丝钉模型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展开,从右边宽边的底端向上量12厘米,用笔作上记号。
2、用直尺和笔在几号处做一条直线。
3、用剪刀沿着所画直线剪下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上留着画的黑线,剪开之后,就得到一个斜面。
4、找一支铅笔,用胶带将三角形最短的一条边竖直粘在铅笔上。
5、小心的转动铅笔,使三角形的纸卷在铅笔上。
6、在另一张纸上,从右边宽边的底端向上量8厘米,用笔作上记号,得到一个较平缓的斜面。重复2到5的步骤。
7、在第三张纸上,从右边宽边的底端向上量6厘米,用笔作上记号,得到一个更加平缓的斜面。重复2到5的步骤。
这样就会得到三个螺纹间距不一样的三个螺丝钉,斜边最长的三角形螺纹之间的间距最小。让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到螺丝钉的螺纹疏密就是斜面的长短的问题,在木板上上螺丝钉这样的实际操作中体会到螺丝钉就是变形的斜面,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拓展活动
当人在骑自行车遇到上坡时,怎样骑会更省力?为什么?
板书设计
21、斜面
斜面 能够省力
坡度越大 用力越大
坡度越小 用力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