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5综合检测3第3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5综合检测3第3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27 16: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综合检测(三)
第三章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造成我国受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频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解析】 我国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大,受灾人口多、农业灾情较严重,其成因与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和众多的人口、频发和多样的灾害有关。
【答案】 B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
①洪涝 ②盐渍化 ③暴雨 ④地震 ⑤滑坡 ⑥干旱
⑦风沙 ⑧泥石流 ⑨低温冷害 ⑩冰雪灾害。据此回答2~3题。
2.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东部季风区以哪种灾害组合为主(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④⑤⑧
3.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青藏高寒区以哪种灾害组合为主(  )
A.②⑥⑦ B.②⑤⑧
C.⑥⑦⑩ D.④⑨⑩
【解析】 由我国自然区划图可知我国东部季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区的灾害种类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病虫害、地震等;青藏高寒区的灾害种类有:暴风雪、地震、冻害。
【答案】 2.B 3.D
4.同时受暴雨、洪涝、风沙、春旱影响的地区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华北平原地区 D.四川盆地地区
【解析】 华北平原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发生春旱,加上大风天气多,易形成风沙天气。
【答案】 C
(2012·宿州高二检测)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5~6题。2·1·c·n·j·y
5.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②灾害强度的差异 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21·世纪*教育网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6.下列不属于确定自然灾害损失程度指标的是(  )
A.受灾人口     B.受灾面积
C.经济损失 D.海拔高度
【解析】 第5题,灾情是由致灾因子的强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灾体的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严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减灾防灾投入越大,则抗灾能力越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的相对损失。第6题,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指标有受灾人口、受灾面积、各种受灾体破坏数量和损毁程度、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www-2-1-cnjy-com
【答案】 5.D 6.D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的自然原因是 (  )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 ②多山的地貌 ③强烈的地壳运动 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率高的原因,与我国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强烈的地壳运动、季风环流条件等孕灾环境有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D
8.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
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C.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
【解析】 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显著,黄淮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原、东北平原为旱灾多发区,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www.21-cn-jy.com
【答案】 B
据初步统计,我国每年因土壤 ( http: / / www.21cnjy.com )污染减产粮食1 000多万吨,各种农业经济损失约合200亿元,各种土壤污染物通过粮食、蔬菜、水果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据此回答9~10题。2-1-c-n-j-y
9.下列有关土壤污染灾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土壤污染是区域性的环境问题
B.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
C.土壤污染是不可预防的
D.土壤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10.土壤污染灾害防治的首要任务是(  )
A.建立土壤质量监测机制
B.关停有污染的工矿企业
C.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D.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解析】 土壤污染灾害是指人类生产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灾害,其污染物来源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土壤污染灾害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故是可预防的;土壤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建立长期有效的土壤质量监测机制是防治土壤污染灾害的首要任务。  21*cnjy*com
【答案】 9.D 10.A
二、综合题(共40分)
11.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16分)
省、市、自治区 1953~1975年暴雨次数
黑、吉、辽 25~27次
晋 27次
豫 24次
湘、鄂 27~28次
粤、桂 51~64次
(1)强降水是形成洪水的最主要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图表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洪水形成的前提条件往往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空间上看,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
(3)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省、市、区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地区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些年来,我国洪水分布地区经常发生特大洪水灾害,除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试分析影响图中洪水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
【解析】 本题以我国洪水多发地区暴雨次数及洪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多发区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我国洪水灾害的形成、分布及成因和影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要从图表材料中找出联系,并从中分析出洪涝灾害分布区与暴雨多发区、洪水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来源:21cnj*y.co*m】
【答案】 (1)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2)南方 东部
(3)粤、桂 受台风影响大
(4)准静止锋长期滞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5)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塞湖泊、河流,抬高河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12.读下列表格,分析回答有关自然灾害损失的时空差异的问题。(24分)
表1 1960年~1998年全球重大灾害情况统计
时段 60~69 70~79 80~89 90~98
灾害时间(次数) 16 29 70 53
经济损失(亿美元) 504 969 1 538 4 793
保险理赔(亿美元) 67 113 310 1069
表2 1971年~1995年世界各洲自然灾害影响人数的分布情况
地区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总计
死亡人数(%) 59.5 4.5 34.1 1.8 0.1 100
受伤人数(%) 1.2 10.5 84.3 3.8 0.2 100
影响人数(%) 8.6 2.8 87.7 0.4 0.5 100
无家可归(%) 5.9 6.7 85.6 1.5 0.3 100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哪个时期发生最多,哪个时期发生最少?
(2)由上表可以看出,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何?原因是什么?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和其他大洲相比,欧洲自然灾害的损失较轻,请分析原因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损失的时空差异。第(1)、(2)、(3)题,读表1,从灾害的发生次数看,20世纪60年代重大灾害的次数最少,80年代最多,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从灾害造成的损失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重大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这和经济发展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灾情水平、受灾体特征、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第(4)题,在各个大洲中,欧洲自然灾害的损失较轻,和欧洲自然灾害较少以及抗灾减灾能力较强都有关系。21教育网
【答案】 (1)20世纪八十年代最多,20世纪六十年代最少。
(2)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21cnjy.com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
(4)①欧洲大灾类型较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欧洲经济发达,社会防灾减灾系统完善,各国对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高,防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经济发达,经济总量高,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对较轻。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