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16 15:38:31

文档简介

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期中)
物理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如图所示,一无动力飞行爱好者在某次翼装飞行过程中,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从A到B滑出了一段曲线轨迹,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爱好者在某点所受合外力方向不可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B. 爱好者的速度可能保持不变
C. 爱好者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始终相互垂直
D. 若爱好者在某点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爱好者的速度将减小
2.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最后定格于立春节气,惊艳全球,二十四节气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从天体物理学可知,地球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所处如图所示的四个位置分别对应我国的四个节气,以下关于地球的运行正确的说法是(  )
A. 冬至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小
B. 从夏至到秋分的时间大于地球公转周期的四分之一
C. 地球做匀速率椭圆轨道运动
D. 地球绕太阳运行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3. 中国在2022年发射的实践二十一号(SJ-21)卫星,实施了一项“太空城管”的“轨道清扫”任务,捕获并拖走了一颗失效的北斗二号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如图所示,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A. 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km/s
B. 卫星在Q点通过减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
C. 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Q点的加速度
D. 在Q点,卫星在轨道Ⅰ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时的加速度
4.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转速减小以后,物体仍然随圆筒一起匀速转动而未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B. 物体所受弹力不变,摩擦力减小
C.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D. 物体所受弹力减小,摩擦力不变
5.质量为m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加速启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Oa段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段为曲线,bc段是与ab段相切的水平直线,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功率恒定
B.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不断减小但功率恒定
C.t2时刻汽车发动机功率首次达到最大值并保持
D.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牵引力有可能大于阻力
6. 一根粗细均匀的长直铁棒重600 N,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一端从地面抬高0.50 m,而另一端仍在地面上,则(  )
A.铁棒的重力势能增加了150J B.铁棒的重力势能增加了300 J
C.铁棒的重力不做功 D.上述说法均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对而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7. 如图所示,某人在斜面底端的正上方某高度处水平抛出两个物体甲、乙,分别落在A、B两处,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空中运动时间更长
B. 乙物体空中运动时间更长
C. 甲物体的初速度更大
D. 两个物体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不同
8. 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为近地轨道卫星,c为同步轨道卫星,d为高空探测卫星。若a、b、c、d绕地球转动的方向相同,且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  )
A. a、b、c、d中,a的加速度最大
B. a、b、c、d中,b的线速度最大
C. a、b、c、d中,c的角速度最大
D. a、b、c、d中,d的周期最大
9.如图所示,两箱相同的货物,现要用电梯将它们运上五楼,其中图甲是用台阶式电梯,图乙是用履带式电梯,假设从一楼运到二楼两种情况下电梯都是匀加速运动,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所受的摩擦力都做正功 B.货物所受的支持力都不做功
C.图甲中货物所受的支持力做正功
D.图乙中货物所受的支持力不做功
10. 质量为2×103 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 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103 N,有关汽车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的行驶速度无法超过19 m/s
B.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可以等于18 m/s
C.汽车获得的动能小于发动机做的总功
D.汽车获得的动能等于发动机做的总功
非选择题部分
11.某实验小组用重锤自由下落的过程来检验重力做的功与动能变化量的关系。
①下图是四位同学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②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重锤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先放手后接通电源 B.放手时同时接通电源
C.先接通电源后放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③选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通过分析已知该点速度为零,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用刻度尺测得这三个点到O点间距为:,重锤的质量为,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从打下O到打下B点过程中重力做功等于___________J,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重锤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_,重锤动能增加量为 __________J。(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④实验发现重锤自由下落过程中获得的动能并不等于重力做的功,分析两者不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一条主要原因)。
12. 图甲为某种管口出水方向可调的瓶装水电动取水器,某实验小组利用平抛运动规律测量该取水器取水时的流量(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流出水的体积)。实验方案如下:
(1)利用仪器测量取水器出水管内径d;
(2)调节取水器管口方向,使水从管口沿____方向射出;
(3)待水在空中形成稳定的弯曲水柱后,紧贴水柱后方放置白底方格板(已知每个正方格的边长为L),并利用手机正对水柱拍摄照片,取水柱上的三个点a、b、c,如图乙所示,图中a点___________平抛的起点(选填“是”或“不是”);
(4)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根据图乙可以计算水从管口喷出时的初速度________(用L、g进行表示);
(5)由上述信息可计算得出取水器取水时的流量________(用L、g、d进行表示)。
13. (10分)如图所示,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茉莉花》,为中国人民送上祝福。中国空间站在离地面高度h的圆周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圈周运动,且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
(1)若古筝的质量为m,求古筝在空间站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F;
(2)求地球的质量M。
14.(12分)长征途中,为了突破敌方关隘,战士爬上陡峭的山头,居高临下向敌方工事内投掷手榴弹,如图所示。若战士某次将质量为m的手榴弹水平抛出,手榴弹从投出的位置到落地点的高度差为h,水平位移大小为L,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手榴弹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抛出手榴弹过程中,战士至少要做多少功;
(3)手榴弹落地前瞬间,手榴弹所受重力的功率。
15.(10分)如图所示为供儿童娱乐的滑梯的示意图,假设其中为光滑斜面滑槽,为动摩擦因数的水平滑槽,与半径的圆弧相切;为水平地面。已知儿童在滑槽上滑动时,在点由斜面转到水平面的运动速率不变,A点离地面的竖直高度为。(取)试求:
()儿童从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处时的速度大小?
(2)为了使儿童在娱乐时不会从C处平抛滑出,水平滑槽的长度至少为多少?高一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分
(1-6为单选题,每题4分。 7-10为多选题,每题6分,少选且正确得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B A BC BD ACD BC
11. (共12分,每空2分) ①. A ②. C ③. 0.38J 1.92m/s 0.37J
④重锤下落过程受到空气阻力、纸带和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有摩擦力作用
12.(共8分,每空2分) (2) 水平 (3) 不是 (4) (5)
13.(10分)【答案】(1);(2)
【详解】(1)(5分)古筝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F = Fn
所以
(2)(5分)设空间站的质量m1,空间站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对空间站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可得
14.(12分)1.(1);(2);(3)
【详解】(1)(3分)手榴弹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直线运动,可得
解得
(2)(4分)手榴弹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手榴弹刚被抛出时的初动能
由功能关系得,战士至少做功为
(3)(5分)落地前瞬间,手榴弹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
落地前瞬间,手榴弹重力的功率为
解得
15. (10分)(1)6m/s;(2)3.4m
【详解】(1)(4分)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

(2)(6分)设儿童在C点恰做平抛运动滑出时的速率为vC,则
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即为了使儿童在娱乐时不会从C处平抛滑出,水平滑槽的长度至少为3.4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