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相符的是(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2.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解析】 本组题目主要考查区域定位和分析区域特点的能力。根据纬度位置可以确定,图中水平虚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那么,①②③地属于暖温带,④⑤⑥地属于亚热带。根据经纬度可进一步判断,①和②大致是黄土高原区,③为华北平原,④是四川盆地东部和云贵高原的东北部,⑤大部分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⑥地为浙闽丘陵区。第2题,可采用排除法进行选择,黄土高原不是草原,主要粮食作物也不是水稻;华北平原不是竹子广泛分布的地区。第3题,从题干中的“深秋时节”“落叶纷飞,满目金黄”和“树木葱郁,山清水秀”,可知火车经过了两种植被类型区,则出发地应是①②③三地中的某地,穿越隧道后应为④⑤⑥三地中的某地;又由“穿越重重隧道”可知火车经过了山区。因此,火车经过的区域是从②到④。
【答案】 1.D 2.B
(2012·泉州高二检测)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3~4题。
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
3.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的指标是( )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4.以下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
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
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解析】 第3题,洋流是海水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无数值和具体位置特征,无法对陆地区域进行划分。第4题,结合图例读图判断,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属于远西部地带。
【答案】 3.C 4.B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6.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解析】 第5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要素(植被)来划分的,属于均质区;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差异较大。第6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明显;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层发育深厚,但因流水的冲刷和淋失以及植物的吸收,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
【答案】 5.D 6.D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或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界线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们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8.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解析】 第7题,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第8题,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
【答案】 7.A 8.C
人类的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完成9~10题。
9.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食品,形成这种饮食习惯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地形
10.以上现象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开放性 ④层次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广东气候炎热,喝凉茶可以解暑降温,四川地处盆地,空气的湿度大,麻辣食品有利于祛湿防病,两地的饮食习惯都是由气候引起的,这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而两地饮食习惯的差异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答案】 9.C 10.A
新华网2012年10月16日消息 今天上午,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开工仪式在北京举行。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干、支线全长7 378 km,途经我国10个省区,计划2015年建成。据此完成11~12题。
11.我国天然气东西分布不均衡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1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解析】 第11题,天然气的东西分布不均体现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第12题,“西气东输”反映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特征。
【答案】 11.B 12.C
二、综合题
13.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薄,其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①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筑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建同等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凸现了区域内部的整体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了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也表现了人文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同的区域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答案】 (1)①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获得的热量少,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能够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利于提高室内温度
②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风比南方大,墙体严实厚重,利于防风保暖
③我国的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湿度也逐渐加大。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是为了便于排水、通风、除潮
(2)①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为了御寒,北方民居的墙体应严实厚重,所以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②特别是在冬季,北方的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得多,为使北方地区的底层楼房获得较充足的阳光,楼房的南北间距应比南方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专家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包括低碳旅游)有助于海南建设“生态省”。
材料二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材料三 图甲为海南岛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图乙为海南岛地形示意图。
图甲
图乙
(1)读图甲判断海南岛年降水量最多接近________毫米。海南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读图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南岛的地形特征。
(3)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低碳经济对于海南“生态省”建设的促进作用。
(4)冬季北京的蔬菜一部分来自海南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海南岛冬季蔬菜“南菜北运”的主要区位条件。
【解析】 读图甲分析,等值距为200毫米,可以判断海南年降水量最多接近2 200毫米。海南岛降水东多西少,主要是因为海南盛行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东部处在地形迎风坡,西部处在背风坡,东西降水量相差较大。读图乙分析,海南岛中部为山地,向外为低山丘陵,平原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根据材料二可知,低碳经济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减缓全球变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海南纬度低,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冬季北京有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使海南的蔬菜可运到北方地区出售。
【答案】 (1)2 200 东部地区降水多,西部地区降水少。海南岛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东部地区处在迎风坡,降水多;西部地区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2)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山地为主;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3)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降低海平面上升的幅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发展。 (4)位于热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气候条件优越;北京有广阔的市场;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交通更加便捷;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课件68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 区域的含义 差异 形状 区位 相对一致 指标 综合 因地制宜 区域的类型 1.类型
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 和 。
2.均质区
(1)概念:是指那些要素具有 性或 性的区域。
(2)划分:按照某一 要素或 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区域。均质区功能区自然相对一致人文相似相关性 内在联系 中心 区域的特征 内部各地理要素 相对一致 差异 联系 社会经济 区域的内涵 区域的类型区域特征间的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课时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