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特点。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从北到南,民居的房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的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从北向南( )
①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②光照越来越少 ③温度越来越高 ④地形逐渐崎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的原因是北方较南方( )
A.地形开阔 B.温度较低
C.正午太阳高度小 D.土地价格相对低
【解析】 第1题,我国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房顶的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我国气温南方比北方高,房檐宽,房屋进深和高度大,有利于通风、降温。第2题,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为了全年获得光照,因此北方楼房间距较南方大。
【答案】 1.B 2.C
俄罗斯和日本由于经济发展起步时间和发展过程方面的差异,加上自然环境各异,文化传统不同,两国在产业结构、工业和城市分布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完成3~4题。
3.关于两国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人口众多,劳动力过剩
B.俄罗斯国内各种资源丰富,工业的分布与资源的分布基本一致
C.俄罗斯东部、北部靠近大洋,气候温暖,河流众多,地势平坦,利于发展农业
D.两国的经济对外依赖性均较强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
A.国土的南端
B.岛屿的内陆地区
C.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D.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解析】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由于纬度较高,加之广大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所以以大陆性气候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伏尔加河沿岸平原,东部和北部大片寒冷地区均不适于农作物生长。俄罗斯拥有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多种矿产资源,资源的分布和工业的分布基本一致,同时还有大片的森林和丰富的水能,是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所以经济独立性较强。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强,利用本国海岸线曲折,多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所以其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答案】 3.B 4.D
(2012·莱芜高二检测)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A、B、C、D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发挥你的想象,回答5~6题。
5.“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的界线包括巫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有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界线是贺兰山
6.决定“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水灾 B.地形和植被
C.气候和植被 D.气候和地貌
【解析】 由“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位置可确定,四部分大致对应我国的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故“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应为秦岭。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答案】 5.C 6.D
读下图,完成7~8题。
7.两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是( )
A.雨热不同期 B.水旱灾害频繁
C.土地荒漠化 D.风沙危害严重
8.初冬和早春,②河段易有凌汛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 )
A.尼罗河 B.密西西比河
C.莱茵河 D.叶尼塞河
【解析】 第7题,由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及河流的位置、流向判断,①河为恒河,②河为黄河。①河河口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②河河口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不稳定导致河口附近的平原区水旱灾害频繁。第8题,发生凌汛河段的条件是地处较高纬度,冬季有结冰现象且河流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选项中只有叶尼塞河可能发生凌汛。
【答案】 7.B 8.D
(2012·潍坊高二检测)读下图,完成9~10题。
9.下列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匹配正确的是( )
①A—青稞、春小麦 ②B—棉花、水稻 ③C—小麦、柑橘 ④D—冬小麦、甜菜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下列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地区河流的补给方式相同
B.D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C.C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四地的植被类型均不相同
【解析】 A地区为青藏高寒区,地势高,气候寒,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春小麦、豌豆等,典型的农业为河谷农业,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B地区是太湖流域,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小麦、油菜、棉花、甘蔗的产量也很大;C地区为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有丰富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田,形成我国重要灌溉农业区,盛产葡萄、哈密瓜、长绒棉;D地区是以黑土著称的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的主要产区。
【答案】 9.C 10.D
(2012·济宁高二检测)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地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回答11~12题。
11.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12.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解析】 第11题,两地由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明显差异。第12题,太湖平原多旱涝、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
【答案】 11.D 12.D
二、综合题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 深圳所在地区简图
(1)据图说明喀什、深圳两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
(2)分别回答深圳和喀什两特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3)2012年夏季,深圳暴雨来袭,全市多处积水,曾有网友戏言“到城里来看海”,试从城市化角度分析城市积水严重的原因。
(4)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发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这将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解析】 第(1)题,注意从图中提取信息,认真观察图例,描述两城市的分布特征。第(2)题,区位优势主要从地理位置、劳动力、市场、资源等方面分析。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改变等导致内涝严重。第(4)题,可结合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分析城市化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答案】 (1)共同点:多沿铁路线分布。
不同点: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2)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劳动力丰富;是我国著名侨乡等。喀什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处我国联系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位置等。
(3)城市地形平坦或为洼地,排水不畅;城市化过程中对天然植被和湖泊的破坏,使涵养水源和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城市道路改变了原始下垫面,渗透能力下降,但积水速度加快;城市规划滞后,供排水设施不达标、不完善。(答出三点即可)
(4)影响水循环环节;出现城市热岛现象;改变城市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紧张;产生“三废”污染等。(答出三点即可)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高亢的秦腔兼容了淳朴的西北民风和山地民歌的吆喝高调,陕北人民形容它“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的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
资料二 江南戏曲唱腔柔和委婉,低吟细唱,欣赏它犹如进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的画卷。
(1)比较陕西与江南的自然环境差异
陕西
江南
地形
气候
土壤
植被
(2)比较黄河与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3)陕西耕地以________为主,粮食作物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江南地区耕地以________为主,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
(4)运用区域整体性的特征解释南北方戏曲特点的差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与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及其原因。第(1)题,主要考查陕西和江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第(2)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及凌汛等方面分析。第(3)题,陕西主要是旱地,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江南地区主要是水田,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第(4)题,结合第(1)题自然环境的差异,可分析回答戏曲特点的差异。
【答案】 (1)
陕西
江南
地形
高原
低山、丘陵为主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土壤
黄土
红壤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
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3)旱地 小麦 玉米 水田 水稻
(4)西北和江南的自然环境不同,所以戏曲风格特色不同。陕北高原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高亢激昂的秦腔可以传播很远,直抒胸臆,表现了北方人的粗犷和豪爽,也可宣泄情绪情感。江南水乡人口稠密,气候温暖湿润,阴雨绵绵小桥流水的景观,使越剧昆曲具有低吟浅唱、柔和委婉细腻的特点。(合理即可)
课件75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 区域差异 气候 水文纬度位置地形生产和生活 经济 文化 区域差异的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北温带 东侧 西侧 山地 丘陵 平原 平原 山谷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短小湍急 航行 水力 草地 少 较密 运河 石油 工业化 岛国 我国的区域差异 地形 气候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横断山脉 区域差异的比较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特征及成因 课时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