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8 09:00:44

内容文字预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学年第二学期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图为古代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 )
A. 城市设计符合礼制要求 B. 城市布局体现多样功能
C. 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发达 D. 工商业者成为城市核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古代雅典的城市。根据图示可知,雅典城市中,城墙环绕、雅典娜等神庙集中、居民常住区与卫城、法院、市场等有序分开,这体现出古代雅典城市兼具防御、宗教、行政、商业等城市功能,B项正确;“城市设计符合礼制要求”属于古代中国都城设计的理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城市供水排水系统的信息,排除C项;图片信息无法得出工商业者是城市的核心,与史实不符,公民是雅典城邦的核心,排除D项。故选B项。
2. 1950年,全球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30%,同时期,我国城市化率只有10%。2020年,全球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56%,此时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60%。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得益于( )
①工业革命成果的传播②通商口岸的兴起③社会性质的转变④改革开放的推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③正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等,也促进了城市化进程,④正确,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①②的时间都是鸦片战争后,不是建国后,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下列关于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
②20世纪末,我国进入高铁时代
③改革开放前,我国造船业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
④1969年,我国第一条地铁在上海建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①正确,改革开放前,我国造船业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③正确,C项正确;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②错误,排除AB项;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4. 下图是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及其设计的京张铁路“人”字形路轨平面图。下列对京张铁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B. 加快了郑州的城市发展态势
C. 改变了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业的局面 D. 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张铁路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A项正确;加快了郑州的城市发展态势是京汉铁路,并非京张铁路,排除B项;京张铁路并没有改变了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业的局面,排除C项;铁路修建的技术主要来自于西方,并没有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排除D项。故选A项。
5. 下表为1965年,卫生部党委关于卫生技术人员分布和卫生事业经费使用的报告内容。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城市占比 农村占比
高级卫生技术人员 69% 31%
中缀卫生技术人员 57% 43%
卫生事业经费 30%用于以工业部门和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的公费医疗 27%用于农村《其中仅16%用于县以下的单位)
A. 乡村医生提升农村医疗水平 B. 医疗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C.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成效显著 D. 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65年,城市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事业经费都远超农村,体现了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农村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和中级卫生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没有体现农村医疗水平的提升,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排除B项;此时期并未建立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6. 1583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他于1599年记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说法,据说这是首个记录、传播这句话的西方人。利玛窦在华期间的活动( )
A. 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B. 掀起了学习西方科技的潮流
C. 为中国传统科技带来新知识 D. 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明朝末年(中国)。结合所学,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将西方在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带到中国,C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晚于利玛窦来华,排除A项;徐光启等人对利玛窦等带来的西方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但学习西方科技并未成为普遍潮流,也并未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同,排除B项、D项。故选C项。
7. 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相继开设了英文、法文和俄文等馆。1868年,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由此可知,这些机构的创办( )
A. 推动了西学的传播 B.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C.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D. 加速了维新变化运动的展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洋务运动推动了“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这有利于以西学的传播,A项正确;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第一步的是林则徐、魏源等人,排除B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洋务运动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8. 《汉谟拉比法典》提到了两个法律阶层——人和既非“人”也非“奴隶”的人,前者侵犯后者的处罚较轻,后者侵犯前者则处罚较重。由此可知,该法典( )
A. 反映了律令儒家化趋势 B. 体现根据神意立法原则
C. 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 D.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涉及了两个法律阶层。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社会,是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法律呈现出儒家化的趋势,与《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宣称自己是太阳神的意志,体现了同态复仇原则,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臣民义务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9. 希腊神话产生一千多年后,在西方文学中得以发扬光大,其中的美神阿佛洛迪忒,成为彼特拉克笔下美丽的劳拉,而爱神厄洛斯的世界则是《十日谈》抒情笔意所在……希腊神话中,诸如海神、智慧女神等,多数在外形上无异于人类,他们个性张扬,尽情地享受现实世界生活。这说明,希腊神话( )
A. 改变了西欧民众审美意趣 B. 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C. 推动了基督教信仰世俗化 D. 成为文艺复兴旗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地区)。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古希腊神话中“多数在外形上无异于人类,他们个性张扬,尽情地享受现实世界生活”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欧民众的审美意趣,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基督教信仰的世俗化,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古希腊神话影响了文艺复兴,但其并没有成为文艺复兴的旗帜,排除D项。故选B项。
10. 美洲印第安人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的他们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属于△处印第安人创造的文化有( )
①建造羽蛇神金字塔②使用麻醉剂③创造20进制④通过结绳记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美洲)。本题要求选出图中△处印第安人创造的文化。据所学知识,△处是印加文明,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文明中最神秘和充满智慧的建筑之一,①是玛雅文明;印加人会使用麻醉剂,②是印加文明;玛雅人创造20进制,③是玛雅文明;印加人通过结绳记事,④是印加文明。所以,②④是△处印第安人创造的文化,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本题选D项。
11. 地理大发现后,由于欧洲移民的进入,美洲出现了大批混血人种,如印欧混血人种“梅斯蒂索”、黑白混血人种“穆拉托”和带有混血成分的所谓土生白人“克里奥尔”等,他们在现今美洲人口的种族构成中占有显要地位。下列关于美洲族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促使黑奴贸易兴起②混血人种是北美洲的最大族群
③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④印第安人因欧洲殖民侵略而大幅减少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西欧。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中,把大量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因此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同时西方殖民者屠杀当地居民,使印第安人因欧洲殖民侵略而大幅减少。③④C项正确;工业革命要的是自由劳动力,而不是要黑奴,①错误;混血人种是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北美并不是混血社会,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 茶是中国先民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下列关于茶叶的史实正确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美地区
B. 《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展现了上流社会饮茶场面
C. 中日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D. 英国许多富裕家庭设有“茶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中国、欧美地区)。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中国茶叶大量运往欧洲和美洲,茶叶广泛传播到欧美地区,A项正确;《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展现了民众饮茶场面,排除B项;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排除C项;荷兰许多富裕家庭设有“茶室”,排除D项。故选A项。
13. 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由此可知,该学者( )
A. 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 强调将钟表应用于生产
C. 反对闭关自守政策 D. 具有开放的文化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学者认为西洋的时钟是一种绝技,是一种伟大的创造,体现了赵翼具有较为开放的文化观念,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赵翼认为西方钟表是一种绝技,并没有体现其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钟表是一种绝技,没有强调钟表是否要应用于生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赵翼对闭关自守政策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4. 古代欧亚大陆的商路中,有一条从漠北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该商路是( )
A. 丝绸之路 B. 草原丝绸之路
C. 西南丝绸之路 D. 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古代欧亚大陆的商路中,有一条从漠北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商路是草原丝绸之路,B项正确;丝绸之路一般指张骞出西域,经过中亚等地区的那条线路,排除A项;西南丝绸之路位于中国的西南方向,而不是北方,排除C项;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方向,而不是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
15. 在希腊化时代,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下列成就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A. 欧几里得编写《几何原本》 B. 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C. 骑士文学代表作《罗兰之歌》 D. 柏拉图将哲学和数学融会贯通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论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在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A项正确;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在6世纪,并不属于希腊化时代,排除B项;骑士文学是中世纪的内容,与希腊化时代无关,排除C项;柏拉图是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排除D项。故选A项。
16. 有学者指出:“拿破仑战争扫荡了德意志各小邦国,削弱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战争的横向冲击使德意志的落后性暴露无遗,并推动着德意志历史的纵向发展,外来现代化的强制性已动员起普鲁士内部正在形成的现代化意识及民族觉醒力”。该学者认为拿破仑战争( )
A. 结束了德意志君主制度 B. 提升了德意志民族意识
C. 加剧了德意志分裂状态 D. 传播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拿破仑战争削弱了德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普鲁士内部正在形成的现代化意识及民族觉醒力”,体现了拿破仑战争提升了德意志民族意识,B项正确;拿破仑战争并没有结束德意志的君主制度,排除A项;拿破仑战争加速了德国民族意识的提升,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拿破仑战争对德国民族主义意识的提升,没有体现传播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B项。
17. 二战后,印度统治精英接受西方自由主义等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使印度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新加坡、韩国在经济发展中,在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精华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这可用以说明,战后新兴民族国家( )
A. 依然遭受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 B. 通过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C. 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 D. 致力于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亚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独立后,印度、新加坡、韩国等国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注重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做法,可用来说明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C项正确;依然遭受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新兴民族国家发展经济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亚洲新兴民族国家致力于民族民主意识传播,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8. 1843年,美国传教士玛高温在宁波城区开设诊所,施医传教,向当地居民出售西药,并在当中开展传教活动。玛高温还在宁波月湖书院讲授西方医学,培养医学学生。1847年,诊所新建病房,增设床位20张,改名为“大美浸礼会医院”。1880年医院受到宁波各界士绅赞助,开设女病房,设置10张床位。1883年,改名为华美医院。由此可知,当时华美医院( )
A. 形成完备的医疗服务体系 B. 主要由社会力量主持兴办
C. 客观上促进了西医的传播 D. 普及了民众公共卫生知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由此可知”,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美国传教士玛高温在宁波城区开设诊所,施医传教,出售西药”“讲授西方医学,培养医学学生”,后来诊所扩建为医院等信息,可以得出当时华美医院客观上促进了西医的传播,C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女病房接受过赞助,B项夸大程度,排除B项;讲授西学、培养医学生,不等于公共卫生知识在民众群体中得到了普及,排除D项。故选C项。
19. 孟子以“天”为人伦道德的本源,认为人的心性受之于天,尽心知性亦知天,就可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庄子认为“天”与人本来是合一的,其对立是人为造成的,主张“绝圣弃智”,返璞归真。两人都主张( )
A. 推行无为而治 B. 完善个人道德修养
C. 强化君主权力 D.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孟子追求“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其实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庄子认为“天”与人本来是合一的,可见,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因此我们不难得出孟子和庄子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不是儒家学派的主张,排除A项;材料虽提及道德,但没有明确提出要完善个人道德修养,材料主要体现了孟子和庄子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观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关于君主权力的信息,因此无法得出此认识,排除C项。故选D项。
20. 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二战前(世界)。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位于图片中①位置,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二战前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②为非洲,③为美洲,④为大洋洲,均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
21. 4世纪中叶,迁至中亚细亚西部的匈奴人,继续西侵。西哥特人为躲避匈奴的攻击,最终渡过多瑞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其中仅士兵即约二十万,连同家属及群众,人数在百万以上。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 成罗马帝国灭亡根源 B. 导致马拉战车技术出现
C. 促成日耳曼国家的建立 D. 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4世纪中叶(中亚、罗马)。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匈奴人西迁使得西哥特人南迁进入罗马境内,促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日耳曼国家的建立,故选C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源是罗马帝国经济和政治的危机,排除A项;马拉战车技术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明,排除B项;西欧在西罗马灭亡后进入中古时期,确立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22. 公元7世纪,阿拉伯征服古西亚文明后,通行阿拉伯语,楔形文字逐渐消失并被人遗忘。从中世纪后期开始,欧洲人慢慢认识到楔形文字的存在,并尝试通过与后来的语言进行对比,释读文物上的铭文。到19世纪中期,已有多位学者能够释读楔形文字铭文。1857年,英国皇家亚洲学会邀请4位学者同时释读一份刚发现的棱柱铭文,4人的解释在细节上有一定出入,但总体一致。楔形文字的成功解读使古西亚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为后人所认识。这说明( )
A. 文献解读比实物研究更困难 B. 文字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C. 历史研究须使用二重证据法 D. 多角度分析可还原历史真相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古代西亚地区。根据材料“公元7世纪,阿拉伯征服古西亚文明后,通行阿拉伯语,楔形文字逐渐消失并被人遗忘。……楔形文字成功解读使古西亚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为后人所认识。”可知,楔形文字被发现后,学者们通过与后来的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成功地释读了楔形文字,这有助于研究古西亚各民族的历史信息,说明文字在文明传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文献解读与实物研究”都属于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不能简单地认为文献解读比实物研究更困难,排除A项;“二重证据法”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还原历史真相的方法,多角度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历史事件,并不一定能够还原历史真相,排除D项。故选B项。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3题18分,第24题17分,第25题16分,共51分)
23. 民居指古时遗存的相对“官式做法”而言的民间居住建筑,其功能、形式、构造、用材简单实用,别具一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住宅布局和设计不仅仅以人们的生活舒适方便为出发点,在意识形态化的儒家礼制思想中,住宅的格局与形式本身就是一个“修身”、“齐家”、道德教化的场所,体现“三纲五常”、长幼尊卑、男尊女卑礼制思想的空间。住宅院落分前后二进,前为大门,后设前厅和后厅。前后厅是家庭处理婚丧嫁聚内外大事的场所;男主人持外,在前厅:女主人主内,在后厅。厅两便为房,厅为起居室,房为卧室,功能明确,起居方便;其次,左右和后边有护厝房维护,为子孙居家住所,与厅房形成拱卫之势,以加强家族的凝聚力。地坪和建筑从前至后逐步升高,利于自然通风、采光和排水。
——摘引自张晓虹《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万民所依》
材料二罗马的富裕和精英阶层素宅多幕斯是一种内向封闭式的结构,四周用厚实的围墙与外界隔开,只有一个大门与外界相连还往往关着。多幕斯中,值得介绍的首先是前厅,位置一般在进入大门一段过道的尽头,前厅的顶部往往开有天窗,正对着地面上的集水池。作为富人的建筑,多幕斯的主要材质是大理石,整个建筑富丽堂皇,在拥挤的罗马城有这样一座居所,是少数人能拥有的幸运。
——摘引自蔓振侑轩《古罗马繁荣的“地产业”富人与平民,等级分明的住宅建筑》
材料三人类构筑所谓住居的物理空间时,仰赖可以得到的建筑材料等,极大地制约了住居的架构方法和屋顶形式。可用于住居建造的建筑材料过去基本是自然材料、生物材料。因此,根据地域文化圈大体分为“土和石文化”圈和“木文化”圈。有丰富木材的地方,自然是建造木房。但是就木造建筑而言也有各种各样的。帐篷住居主要的结构材料也是木材,也可称为木住居,即便是石造的。屋顶架构用的木材组合也不少,分类并非简单。
——摘编自(日)布野修司《世界住居》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多幕斯建筑设计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世界各地民居差别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点:传统民居的建筑设计以生活舒适方便为出发点;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空间布局严格遵循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原因: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儒家价值观念的影响(或受宗法观念影响)。(任选2点)
(2)特点:内向封闭式的结构;前厅有天窗与集水池;多为大理石材质,凸显富丽堂皇。
目的:为了防盗安全;便于采光和搜集雨水;区分社会等级。
(3)主要因素:物理空间受到建筑材料的局限;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的不同等。
【解析】
【详解】(1)本题第一小问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信息是中国古代。据材料一“中国传统住宅布局和设计不仅仅以人们的生活舒适方便为出发点”可以得出:传统民居的建筑设计以生活舒适方便为出发点;根据材料“体现“三纲五常”、长幼尊卑、男尊女卑礼制思想的空间”、“住宅院落分前后二进,前为大门,后设前厅和后厅。前后厅是家庭处理婚丧嫁聚内外大事的场所:……其次,左右和后边有护厝房维护,为子孙居家住所,与厅房形成拱卫之势,以加强家族的凝聚力。”可以得出: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空间布局严格遵循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本题第二小问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据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征所学知识可分析其原因。
(2)本题第一小问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信息是古代罗马。据材料二“马的富裕和精英阶层素宅多幕斯是一种内向封闭式的结构”可以概括内向封闭式的结构;据材料二“前厅的顶部往往开有天窗,正对着地面上的集水池。”可以概括前厅有天窗与集水池;据材料二“多幕斯的主要材质是大理石,整个建筑富丽堂皇”可以概括多为大理石材质,凸显富丽堂皇。第二小问目的类材料分析题。结合古罗马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特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人类构筑所谓住居的物理空间时,仰赖可以得到的建筑材料等”可以得出主要因素:物理空间受到建筑材料的局限;结合所学世界古代各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知识,可以得出: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的不同等。
24. 中西医学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立产生,西医在其东渐过程中与中医必然发生“独特魅力”的碰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态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辩证论治”。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光防、既病防变、后防复”。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自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干预既有药物,也有针灸、推掌、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材料二5个通商口岸教会诊所(医院)简表
时间 地点 名称 创办人 备注
1842.11 广州 广州医院 伯驾 美国公理会
1843 厦门 诊所 赫伯恩 美国长老会
1844.1 上海 中国医院(后称仁济医院) 洛克哈特(又译雒魏林) 英国伦敦会
1844 厦门 厦门医院 赫本尼 美国长老会
1845 宁波 眼科医院 麦高恩(又译玛高温) 美国浸礼会
1845 广州 Lun一hing街诊所 德万 美国浸礼会
1848 广州 金利埠医院(惠爱医院) 合信 英国伦敦会
1848 福州 诊所 怀特 美国美以美会
——摘引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材料三19世纪末西方列强不断侵犯中国的主权,同时西方的科学文化技术大量涌入中国。面对民族的危机,一些知识分子要求改良以拯救民族危亡,整个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改良思潮,中医界亦受到改良主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一些人看到西方医学的长处,欲将中西医学汇通,以发展中国医学,并为此做了一些尝试,在客观上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作为学术上的派别称作中西医汇通派。汇通派基本宗旨是吸取西医之长以保存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
——摘引自陕西中医学院主编《中国医学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医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医药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时期西医在中国传播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时期“西医东渐”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出现“中西医汇通派”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西医对中国近代医学的影响。
【答案】(1)特点:重视整体:注重“平”与“和”(或注重和谐平衡):辨证施治;强调未病先防,预防为主;拥有非药物疗法,使用简便,易于推广。(任选3点)
成就: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任选3点)
(2)背景: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状态(或清政府被迫开设通商口岸);近代以前西医在中国有所传播。
特征: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先锋与主要推动者是教会和传教士:西医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建医院和诊所:医院和诊所主要分布在五个通商口岸。
(3)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科学文化技术传入;改良主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以挽救民族危亡。
影响:吸收西医长处,促进中国医学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一定程度冲击了中医的地位,甚至造成了一些极端认知等。(积极方面答2点,消极方面答1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知,重视整体:据材料一“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可知,注重和谐平衡;据材料一“中医诊疗强调国人、国时、园地制宜,体现为‘辩证论治’”可知,辨证施治;据材料一“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光防、既病防变、后防复’”可知强调未病先防,预防为主;据材料一“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可知,拥有非药物疗法,使用简便,易于推广。
第二小问成就,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5个通商口岸教会诊所”可知,诊所最初建于通商口岸,这与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状态有关;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医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体现了近代以前西医在中国有所传播。
第二小问特征,据材料二中通商口岸的诊所创始人可知,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先锋与主要推动者是教会和传教士;据材料二教会医院和诊所可知,西医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建医院和诊所;据材料二“5个通商口岸教会诊所”可知医院和诊所主要分布在五个通商口岸。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三“同时西方的科学文化技术大量涌入中国”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科学文化技术传入;据材料三“中医界亦受到改良主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可知,改良主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据材料三“一些人看到西方医学的长处,欲将中西医学汇通,以发展中国医学”可知,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以挽救民族危亡。
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三“吸取西医之长以保存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可知吸收西医长处,促进中国医学发展;据所学知识还可以从近代医学教育、公共卫生事业、冲击中医地位、造成极端认知等方面说明西医对中国近代医学的影响。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的欧洲形势图”。
——据(芬)马里奥·T·努尔米宁《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919年的一则评论认为:印度士兵与他们的欧洲兄弟一起在三大洲浴血奋战;印度还用很多方式,在通向胜利的战斗中作出价值的贡献。在这种环境下,印度人怎能不像英国及法国人一样感觉到,要取得快捷、健全的进步,必须要改进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及措施呢?他们自然会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知识上、社会上及政治上,都变得像其他国家的人一样,或者成为那些人也愿意成为的那样。这种觉醒传遍整个大地,加快了民族意识的发展。
——摘引自(英)乌曼·高芬德·凯乐《印度参战后的财政危机》
材料三文化的横向流动,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伴随着无情的暴力及血雨腥风。激斗的战场上虽说顾不上文化的影响,但慕力的势头一旦平息后,文化的萌芽就会在那尸骨遍地、枪炮零碎的土地上静静地发育起来。屈辱以及被征服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理所当然使人们产生一种渴求了解“先进文明”的愿望;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那我们就不能改变自己和命运,不能知道今后还将发生什么。于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整个落后的文化地区,就会形成一个典型的“文化法地”,处于“文化高地”上的较先进的文化,就会自然地流入到这块缺少“文化”的落后地区。这时,特定地区虽然接受了许多外来的先进文化因素,但却不一定改变其外在的文化形式,这就是斯宾格勒的所谓“历史伪形”。征服,作为一种基力形式,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一种促进文化流动的作用。
——摘引自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欧洲的政治局势,并简述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围绕战争与文化相关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1)局势:欧洲大多数国家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庞大帝国。影响: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欧洲出现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政治文化得以重构(或欧洲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2)论题:双刃剑:战争与文化交流碰撞。
论述:从古至今,刀光剑影战争不仅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物质财产遭到巨大破坏,而且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文化的断裂、毁坏等危机,甚至民族文化的失忆。如战争造成文化古迹的破坏或文化典籍的毁灭:征服者的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导致被征服民族的传统与文化的失传或湮灭。显然,与人口迁徙、开辟商路、贸易等方式相比,战争的代价极高,也并不是文化交流的最理想途径,但又因为其惨烈,有时又加速了旧文化的裂变和新文化的孕育。在战争中,异质文化的碰撞中交汇,人们在反思传统文化和认知外来文化的精神阵痛中,经历文化的选择与重构,获得文化上的“风凰深馨”,某种意义而言,战争往往既为不同文化互相接触和碰撞提供了契机,也为彼此交互吹响了前奏,甚至是渗透、融合的开始。在文化交流重播之外,人们还而临如何传承与保护文化的难题,这需要更大的智慧。
总之,西方文化扩张往往伴随着战争,要坚决反对侵略战争,努力维护和平。文化扩张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要树立开放包容意识,加强文化交流,完善自身文化,坚持文化自信。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欧洲。第一问局势,根据图示“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的欧洲形势图”及所学可知,欧洲大多数国家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庞大帝国。第二问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分别从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欧洲出现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政治文化得以重构等方面分析说明。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一战后的世界。设问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围绕战争与文化相关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首先,根据材料“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的欧洲形势图;1919年的一则评论认为:印度士兵与他们的欧洲兄弟一起在三大洲浴血奋战;印度还用很多方式,在通向胜利的战斗中作出价值的贡献;文化的横向流动,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伴随着无情的暴力及血雨腥风。激斗的战场上虽说顾不上文化的影响,但慕力的势头一旦平息后,文化的萌芽就会在那尸骨遍地、枪炮零碎的土地上静静地发育起来。……征服,作为一种基力形式,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一种促进文化流动的作用。”可得出论题:双刃剑:战争与文化交流碰撞。其次,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分别从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消极影响;战争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战争对文化交融的影响等方面论述说明。例如:从古至今,刀光剑影的战争不仅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物质财产遭到巨大破坏,而且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文化的断裂、毁坏等危机,甚至民族文化的失忆。如战争造成文化古迹的破坏或文化典籍的毁灭:征服者的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导致被征服民族的传统与文化的失传或湮灭。显然,与人口迁徙、开辟商路、贸易等方式相比,战争的代价极高,也并不是文化交流的最理想途径,但又因为其惨烈,有时又加速了旧文化的裂变和新文化的孕育。在战争中,异质文化的碰撞中交汇,人们在反思传统文化和认知外来文化的精神阵痛中,经历文化的选择与重构,获得文化上的“风凰深馨”,某种意义而言,战争往往既为不同文化互相接触和碰撞提供了契机,也为彼此交互吹响了前奏,甚至是渗透、融合的开始。在文化交流重播之外,人们还而临如何传承与保护文化的难题,这需要更大的智慧。最后,总结升华,明确结论,西方文化扩张往往伴随着战争,要坚决反对侵略战争,努力维护和平。文化扩张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要树立开放包容意识,加强文化交流,完善自身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学年第二学期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图为古代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 )
A. 城市设计符合礼制要求 B. 城市布局体现多样功能
C. 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发达 D. 工商业者成为城市核心
2. 1950年,全球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30%,同时期,我国城市化率只有10%。2020年,全球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56%,此时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60%。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得益于( )
①工业革命成果传播②通商口岸的兴起③社会性质的转变④改革开放的推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下列关于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
②20世纪末,我国进入高铁时代
③改革开放前,我国造船业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
④1969年,我国第一条地铁在上海建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4. 下图是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及其设计的京张铁路“人”字形路轨平面图。下列对京张铁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B. 加快了郑州的城市发展态势
C. 改变了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业局面 D. 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5. 下表为1965年,卫生部党委关于卫生技术人员分布和卫生事业经费使用的报告内容。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城市占比 农村占比
高级卫生技术人员 69% 31%
中缀卫生技术人员 57% 43%
卫生事业经费 30%用于以工业部门和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的公费医疗 27%用于农村《其中仅16%用于县以下的单位)
A. 乡村医生提升农村医疗水平 B. 医疗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C.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成效显著 D. 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
6. 1583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他于1599年记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说法,据说这是首个记录、传播这句话的西方人。利玛窦在华期间的活动( )
A. 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B. 掀起了学习西方科技的潮流
C. 为中国传统科技带来新知识 D. 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同
7. 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相继开设了英文、法文和俄文等馆。1868年,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由此可知,这些机构的创办( )
A. 推动了西学的传播 B.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C.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D. 加速了维新变化运动的展开
8. 《汉谟拉比法典》提到了两个法律阶层——人和既非“人”也非“奴隶”的人,前者侵犯后者的处罚较轻,后者侵犯前者则处罚较重。由此可知,该法典( )
A. 反映了律令儒家化趋势 B. 体现根据神意立法原则
C. 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 D.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9. 希腊神话产生一千多年后,在西方文学中得以发扬光大,其中的美神阿佛洛迪忒,成为彼特拉克笔下美丽的劳拉,而爱神厄洛斯的世界则是《十日谈》抒情笔意所在……希腊神话中,诸如海神、智慧女神等,多数在外形上无异于人类,他们个性张扬,尽情地享受现实世界生活。这说明,希腊神话( )
A. 改变了西欧民众审美意趣 B. 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C. 推动了基督教信仰世俗化 D. 成为文艺复兴旗帜
10. 美洲印第安人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的他们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属于△处印第安人创造的文化有( )
①建造羽蛇神金字塔②使用麻醉剂③创造20进制④通过结绳记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地理大发现后,由于欧洲移民的进入,美洲出现了大批混血人种,如印欧混血人种“梅斯蒂索”、黑白混血人种“穆拉托”和带有混血成分的所谓土生白人“克里奥尔”等,他们在现今美洲人口的种族构成中占有显要地位。下列关于美洲族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促使黑奴贸易兴起②混血人种是北美洲的最大族群
③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④印第安人因欧洲殖民侵略而大幅减少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2.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下列关于茶叶的史实正确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美地区
B. 《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展现了上流社会饮茶场面
C. 中日之间形成了著名“万里茶道”
D. 英国许多富裕家庭设有“茶室”
13. 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由此可知,该学者( )
A. 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 强调将钟表应用于生产
C. 反对闭关自守政策 D. 具有开放的文化观念
14. 古代欧亚大陆的商路中,有一条从漠北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该商路是( )
A. 丝绸之路 B. 草原丝绸之路
C. 西南丝绸之路 D. 海上丝绸之路
15. 在希腊化时代,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下列成就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A. 欧几里得编写《几何原本》 B. 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C. 骑士文学代表作《罗兰之歌》 D. 柏拉图将哲学和数学融会贯通
16. 有学者指出:“拿破仑战争扫荡了德意志各小邦国,削弱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战争的横向冲击使德意志的落后性暴露无遗,并推动着德意志历史的纵向发展,外来现代化的强制性已动员起普鲁士内部正在形成的现代化意识及民族觉醒力”。该学者认为拿破仑战争( )
A. 结束了德意志君主制度 B. 提升了德意志民族意识
C. 加剧了德意志分裂状态 D. 传播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17. 二战后,印度统治精英接受西方自由主义等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使印度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新加坡、韩国在经济发展中,在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精华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这可用以说明,战后新兴民族国家( )
A. 依然遭受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 B. 通过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C. 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 D. 致力于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8. 1843年,美国传教士玛高温在宁波城区开设诊所,施医传教,向当地居民出售西药,并在当中开展传教活动。玛高温还在宁波月湖书院讲授西方医学,培养医学学生。1847年,诊所新建病房,增设床位20张,改名为“大美浸礼会医院”。1880年医院受到宁波各界士绅赞助,开设女病房,设置10张床位。1883年,改名为华美医院。由此可知,当时华美医院( )
A. 形成完备的医疗服务体系 B. 主要由社会力量主持兴办
C. 客观上促进了西医的传播 D. 普及了民众公共卫生知识
19. 孟子以“天”为人伦道德的本源,认为人的心性受之于天,尽心知性亦知天,就可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庄子认为“天”与人本来是合一的,其对立是人为造成的,主张“绝圣弃智”,返璞归真。两人都主张( )
A. 推行无为而治 B. 完善个人道德修养
C. 强化君主权力 D.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 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 4世纪中叶,迁至中亚细亚西部的匈奴人,继续西侵。西哥特人为躲避匈奴的攻击,最终渡过多瑞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其中仅士兵即约二十万,连同家属及群众,人数在百万以上。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 成为罗马帝国灭亡根源 B. 导致马拉战车技术出现
C. 促成日耳曼国家的建立 D. 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22. 公元7世纪,阿拉伯征服古西亚文明后,通行阿拉伯语,楔形文字逐渐消失并被人遗忘。从中世纪后期开始,欧洲人慢慢认识到楔形文字的存在,并尝试通过与后来的语言进行对比,释读文物上的铭文。到19世纪中期,已有多位学者能够释读楔形文字铭文。1857年,英国皇家亚洲学会邀请4位学者同时释读一份刚发现的棱柱铭文,4人的解释在细节上有一定出入,但总体一致。楔形文字的成功解读使古西亚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为后人所认识。这说明( )
A. 文献解读比实物研究更困难 B. 文字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C. 历史研究须使用二重证据法 D. 多角度分析可还原历史真相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3题18分,第24题17分,第25题16分,共51分)
23. 民居指古时遗存相对“官式做法”而言的民间居住建筑,其功能、形式、构造、用材简单实用,别具一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住宅布局和设计不仅仅以人们的生活舒适方便为出发点,在意识形态化的儒家礼制思想中,住宅的格局与形式本身就是一个“修身”、“齐家”、道德教化的场所,体现“三纲五常”、长幼尊卑、男尊女卑礼制思想的空间。住宅院落分前后二进,前为大门,后设前厅和后厅。前后厅是家庭处理婚丧嫁聚内外大事的场所;男主人持外,在前厅:女主人主内,在后厅。厅两便为房,厅为起居室,房为卧室,功能明确,起居方便;其次,左右和后边有护厝房维护,为子孙居家住所,与厅房形成拱卫之势,以加强家族的凝聚力。地坪和建筑从前至后逐步升高,利于自然通风、采光和排水。
——摘引自张晓虹《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万民所依》
材料二罗马的富裕和精英阶层素宅多幕斯是一种内向封闭式的结构,四周用厚实的围墙与外界隔开,只有一个大门与外界相连还往往关着。多幕斯中,值得介绍的首先是前厅,位置一般在进入大门一段过道的尽头,前厅的顶部往往开有天窗,正对着地面上的集水池。作为富人的建筑,多幕斯的主要材质是大理石,整个建筑富丽堂皇,在拥挤的罗马城有这样一座居所,是少数人能拥有的幸运。
——摘引自蔓振侑轩《古罗马繁荣的“地产业”富人与平民,等级分明的住宅建筑》
材料三人类构筑所谓住居的物理空间时,仰赖可以得到的建筑材料等,极大地制约了住居的架构方法和屋顶形式。可用于住居建造的建筑材料过去基本是自然材料、生物材料。因此,根据地域文化圈大体分为“土和石文化”圈和“木文化”圈。有丰富木材的地方,自然是建造木房。但是就木造建筑而言也有各种各样的。帐篷住居主要的结构材料也是木材,也可称为木住居,即便是石造的。屋顶架构用的木材组合也不少,分类并非简单。
——摘编自(日)布野修司《世界住居》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多幕斯建筑设计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世界各地民居差别的主要原因。
24. 中西医学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立产生,西医在其东渐过程中与中医必然发生“独特魅力”的碰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态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辩证论治”。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光防、既病防变、后防复”。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自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干预既有药物,也有针灸、推掌、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材料二5个通商口岸教会诊所(医院)简表
时间 地点 名称 创办人 备注
1842.11 广州 广州医院 伯驾 美国公理会
1843 厦门 诊所 赫伯恩 美国长老会
1844.1 上海 中国医院(后称仁济医院) 洛克哈特(又译雒魏林) 英国伦敦会
1844 厦门 厦门医院 赫本尼 美国长老会
1845 宁波 眼科医院 麦高恩(又译玛高温) 美国浸礼会
1845 广州 Lun一hing街诊所 德万 美国浸礼会
1848 广州 金利埠医院(惠爱医院) 合信 英国伦敦会
1848 福州 诊所 怀特 美国美以美会
——摘引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材料三19世纪末西方列强不断侵犯中国的主权,同时西方的科学文化技术大量涌入中国。面对民族的危机,一些知识分子要求改良以拯救民族危亡,整个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改良思潮,中医界亦受到改良主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一些人看到西方医学的长处,欲将中西医学汇通,以发展中国医学,并为此做了一些尝试,在客观上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作为学术上的派别称作中西医汇通派。汇通派基本宗旨是吸取西医之长以保存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
——摘引自陕西中医学院主编《中国医学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医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医药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时期西医在中国传播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时期“西医东渐”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出现“中西医汇通派”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西医对中国近代医学的影响。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的欧洲形势图”。
——据(芬)马里奥·T·努尔米宁《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919年的一则评论认为:印度士兵与他们的欧洲兄弟一起在三大洲浴血奋战;印度还用很多方式,在通向胜利的战斗中作出价值的贡献。在这种环境下,印度人怎能不像英国及法国人一样感觉到,要取得快捷、健全的进步,必须要改进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及措施呢?他们自然会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知识上、社会上及政治上,都变得像其他国家的人一样,或者成为那些人也愿意成为的那样。这种觉醒传遍整个大地,加快了民族意识的发展。
——摘引自(英)乌曼·高芬德·凯乐《印度参战后的财政危机》
材料三文化的横向流动,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伴随着无情的暴力及血雨腥风。激斗的战场上虽说顾不上文化的影响,但慕力的势头一旦平息后,文化的萌芽就会在那尸骨遍地、枪炮零碎的土地上静静地发育起来。屈辱以及被征服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理所当然使人们产生一种渴求了解“先进文明”的愿望;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那我们就不能改变自己和命运,不能知道今后还将发生什么。于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整个落后的文化地区,就会形成一个典型的“文化法地”,处于“文化高地”上的较先进的文化,就会自然地流入到这块缺少“文化”的落后地区。这时,特定地区虽然接受了许多外来的先进文化因素,但却不一定改变其外在的文化形式,这就是斯宾格勒的所谓“历史伪形”。征服,作为一种基力形式,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一种促进文化流动的作用。
——摘引自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欧洲的政治局势,并简述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围绕战争与文化相关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