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与必备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与必备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7 18:4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
2.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3.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一、《红楼梦》
曹雪芹(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
初名《石头记》,高鹗题名为《红楼梦》
成书于清代(乾隆晚期)
1、作者:
2、书名:
曹雪芹像
高鹗像
3、成书时间:
曹雪芹
曹頫 江宁织造
父亲
叔父
曹颙
江宁织造
曾祖父
祖父
曹玺
任江宁织造
曹寅
担任康熙侍卫
继任江宁织造
四次接驾康熙
曹雪芹
1)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玉、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一、《红楼梦》
4、主要内容:
一、《红楼梦》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姓名的就有700多人,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它把生活写得逼真而有味道。
一、《红楼梦》
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5、地位:
6、影响:
①国内影响 虽然《红楼梦》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后人对它的喜爱和评论经久不绝,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 红学
②国外影响 《红楼梦》已有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
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表妹,她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事之道,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有共同的价值观、爱情观,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但这一段爱情因悲剧性的家族命运而遭到扼杀。
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
7、社会意义:
一、《红楼梦》
8、艺术特色:
抨击传统礼教,揭示了社会现实
1、清朝——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进入繁荣时期
戏剧创作:联系社会,反映人民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
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
表演艺术:推陈出新。
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典型代表: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经济: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文化:知识分子热衷于文学创作,很少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戏曲繁荣的原因:
(2)戏曲繁荣的表现::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2、昆曲
(1)昆曲的含义: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始流行于苏州昆山一代的昆山腔
(2)昆曲的特点:
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2、昆曲
(3)昆曲的发展过程:
顶峰
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
衰落
清朝中期以后,因循守旧作品庸俗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发展
明朝万历末期,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苏州昆曲古戏台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产生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2、昆曲
(4)昆曲代表作:
汤显祖《牡丹亭》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
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
文辞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
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的佳作。
《桃花扇》借助秦淮歌伎李香君
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
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
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当时的观众在观看这两部戏时,多流泪感叹。清朝统治者认为这两部戏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
苏州昆曲剧戏台
相关史事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3、京剧
(2)京剧形成背景:
①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②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群芳争艳的局面。
(3)京剧形成的过程:
发端: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形成:19世纪中期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1)京剧的含义:
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3、京剧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4)京剧的影响:
清代《茶园演剧图》 紫禁城畅音阁大戏台
大型典籍的编纂
清朝前期,统治者非常重视搜求、整理典籍和编纂图书的活动。从康熙到乾隆时期,编纂了许多大型的书籍,涉及的内容广泛,门类齐全,在规模上超越前代。康熙时期编纂的《康熙字典》,是一部大型的工具书,共收字47000多个;《古今图书集成》共有1万卷,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的主要学问。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最为浩繁,总计近8万卷,约有7.7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堪称前所未有的巨大文化工程,对我国古
代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
值和影响。文津阁《四库全书》
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分装在6144
个书函中,摆放在128个书架上。
这是《四库全书》现存唯一原架、
原函、原书一体保存的版本。
知识拓展









文学
艺术
《红楼梦》
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昆曲
京剧
《牡丹亭》《长生殿》
《桃花扇》
形成:乾隆—道光
课堂小结
1.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高峰,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四大高峰”的代表人物依次是
A.李白关汉卿苏轼曹雪芹 B.苏轼曹雪芹李白关汉卿
C.苏轼李白曹雪芹关汉卿 D.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
D
2.19世纪初期有一句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这句流行语说明了
A.诗书已经没有阅读价值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
C.小说的文学价值比诗歌高D.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学问
B
练一练
3.有学者认为,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昆曲而言,京剧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由此推知,京剧在一定程度上
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B.反映了农耕文明的衰落
C.取代了地方戏曲的地位 D.秉承了封建的正统观念
A
4.清中期以后,昆曲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所上演的剧目多为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工具。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A.昆曲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B.京剧已经形成
C.中国地方戏曲丰富多彩 D.北京是休闲文化中心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