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6 16:3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弈(yì) 鸿鹄(gào) 凹陷(tū) 见微知著(zhù)
B.弓缴(jiǎo) 埋怨(mán) 年庚(gēng) 沧沧凉凉(chāng)
C.汝辈(rǔ) 盘盂(yú) 钵子(bō) 锲而不舍(qiè)
D.教诲(huǐ) 蝎子(xiē) 纬度(wěi) 鄙夷不屑(y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定律 创立 洪亮 声泪具下
B.证实 齿轮 领域 沧沧凉凉
C.事列 洗澡 盘盂 追根求源
D.真理 实验 鸿鹄 过犹不急
3.下列加点字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
B.为是其智弗若与(认为)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D.及日中则如盘盂(到,到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姐姐做作业十分认真,她一字一顿地书写着。
B.我之所以长篇大论地去追根求源,是因为想让各位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这个问题。
C.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梦,梦里我来到了月球玩。
D.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B.只有边读书边思考,才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C.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因此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
D.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6.下列学习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勤问勤查,这样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B.坚持每天读课外书,只有读名著,阅读才有意义,阅读品位才会提高。
C.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可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D.完成习作后认真读,并用修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地方,这样会让习作更好。
7.读下面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上使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辩论时,发言者要善于听取对方的发言,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的片面、论据不足之处,从而 ,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A.提高自己的认识 B.理清自己的思路
C.了解对方的情况 D.抓住对方的要害
二、填空题
8.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我们要从一些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中jiàn wēi zhī zhù(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去发现zhēn lǐ( )并不遥远。
(2)这个máng rén( )能用口琴吹奏出动听的音乐,让人bù kě sī yì( )。
(3)这个令人感到kǒng bù( )的现象被zhèng shí( )是个恶作剧。
9.形近字组词。
弗( ) 辩( ) 盐( ) 价( ) 拦( ) 恶( ) 摔( )
佛( ) 辨( ) 监( ) 阶( ) 栏( ) 恋( ) 蟀( )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或词。
通国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鹄将至____________________
辩斗____________________ 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你的积累填写。
(1)小明跟着爸爸学下棋,没多久,棋艺就超过了他的爸爸。可以用《荀子》中的一句话夸赞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记》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易》亦云:“穷则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贤教导我们,创新求变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4)________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_______代表作之一。
12.快看,《文言文二则》中,两个古代学生都在学下棋,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两人下棋时的状态?

13.查字典,填空。
“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活”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有生命的,能生长的;②逼真地;③不固定,可移动;④生动,不呆板;⑤工作或产品。“活物”的“活”应选第_____种解释,“活脱”的“活”应选第_____种解释,“耳软心活”的“活”应选第_____种解释。
三、现代文阅读
精彩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4.与“见微知著”意思有较大不同的成语是( )
A.一叶障目
B.一叶知秋
C.以小见大
15.选段主要说明能够发现真理的人一定具备_____和_____的精神。
16.联系课文,并结合选段最后两句话,简要谈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对你有何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欣赏。
________________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 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
17.请你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精辟( )——
筛( )选——
梦寐( )以求——
18.请你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19.短文中称袁隆平是“中国的英雄”,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最后一自然段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画线的句子,说一说袁隆平取得成功的秘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23.解释下列加点词并比较古今义有何不同。
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24.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证明的根据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话回答。
小儿甲:观点:______________论据:_______________
小儿乙:观点:______________论据:________________
25.文中“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这个故事写得生动,形象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用三言两语加以评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7.写作
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生活的酸甜苦辣,世界的纷繁复杂,有多少事、多少想法藏在人的心里。
请以“心事”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第一次( )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记叙文;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正确的是C项。
A项:鸿鹄gào——hú 凹陷tū——āo
B项:弓缴jiǎo——zhuó 沧沧凉凉chāng——cāng
D项:教诲huǐ——huì
2.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形。
A声泪具下——声泪俱下:形容极其悲苦、激动。
C事列——事例:事项例子,既可以是虚构的故事,也可以是客观事实。
D过犹不急——过犹不及: 做事做过了头,跟做得不够,都不好。
3.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句子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能力。
选项A选自《学弈》,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通国:全国。
选项B选自《学弈》,译文:这是因为他不如人家聪明吗?为:因为。
选项C选自《两小儿辩日》,译文: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以:认为。
选项D选自《两小儿辩日》,译文: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及:到,到了。综上所述,故答案选B。
【点睛】《学弈》
全文: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全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4.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 有误。一字一顿,意思是:说一个字就停一下,然后再接着说,指为了说清楚或为了强调说话的语气,说话时说得慢而有节奏。与“写作业”不搭配。
B 正确。追根求源,意思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符合句意。
C 正确。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符合句意。
D 正确。专心致志,该成语指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在句中用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符合句意。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情况。
C.关联词使用不恰当。这个句子前后是递进关系,应改为“赵孟颊的楷书不仅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而且结构严谨端庄。”故答案选C。
6.B
【详解】本题考查学习方法的判断。
B “只有读名著,阅读才有意义”的说法过于绝对了,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阅读一些有趣并且健康的课外读物,也能使我们学到很多。
7.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的能力。
做此类题,先要理解句子,把握句子的整体意思及句式特点,然后从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注意语语意要连贯且符合句式特点。后面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抓住对方要害才有针对性,故选D项。
8.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真理 盲人 不可思议 恐怖 证实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惯、微、著、盲、恐、怖”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弗若 辩论 海盐 价值 阻拦 恶心 摔跤 佛性 辨别 监视 台阶 栏杆 恋恋不舍 蟋蟀
【详解】本题考查辨字组词。
弗可以组:弗营、弗若、弗臣、弗目、弗是、弗康、弗庭、弗堪等。
佛可以组:借花献佛、佛牙、佛事、佛像、拜佛、佛学、佛典、佛经、佛门等。
辩可以组:思辩、狡辩、争辩、辩论、辩说、辩驳、辩护、申辩、辩解、辩白等。
辨可以组:分辨、剖辨、至辨、辨认、辨别、争辨、辨达、辨正等。
盐可以组:官盐、黑盐、盐店、盐铺、盐场、并盐、巡盐、川盐、吴盐、青盐等。
监可以组:国子监、监视、太监、监护、监狱、监制、探监、监察、监测、学监、监护人、监考等。
价可以组:价格、价钱、无价之宝、价值连城、价值、不惜代价、身价倍增等。
阶可以组:阶层、初阶、中阶、阶道、阶赏、阶由、阶室、阶官、阶堂、晋阶等。
拦可以组:拦挡、拦挡、拦河坝、拦击、拦截、拦路、拦路虎、拦网、拦腰、拦阻等。
栏可以组:栏杆、石栏、雕栏玉砌、护栏、凭栏、栏柜、通栏、存栏、栏目、栅栏、专栏等。
恶可以组:疾恶如仇、疾恶如仇、可恶、穷凶极恶、深恶痛绝、痛恶、万恶、险恶、邪恶、凶恶、凶神恶煞、厌恶、憎恶、罪大恶极等。
恋可以组:迷恋、念恋、凝恋、慕恋、牵恋、恋枕等。
摔可以组:摔打、摔打、摔倒、摔跟头、摔交、摔跤等。
蟀可以组:蟋蟀、蟋蟀相公、蟀谷、斗蟋蟀、蟋蟀草、斗蟀等。
10. 全。 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辩论,争论。 谁。
【解析】略
1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变则通 通则久 赵孟頫 楷书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文言文默写与文学常识的积累。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儒客先师荀子《劝学》,是一个俗语 ,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出自先秦列御寇的《两小儿辩日》。
(3)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
亦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先贤教导我们,创新求变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出自《周易》。
(4)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此外,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三门记》是其楷书表作之一。
12.三心二意 专心致志
【详解】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的意思: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形容这个人的词语有: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等。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形容这个人的词语有:三心二意、心不在焉等。
13. H 氵 6 ① ② ③
【详解】“活”字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H”,再查音节“huo”;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氵”,再查“6”画。“活物”的意思是活着的生物,所以“活物”中的“活”意思是有生命的,能生长的;“活脱”的意思是(相貌、举止等)十分相似,所以“活脱”中的“活”意思是逼真地;“耳软心活”的意思是耳朵软,心眼儿活,指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所以“耳软心活”中的“活”意思是不固定,可移动。
14.A 15.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16.我们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一论断。
【解析】14.本题考查的是对成语的理解。
“见微知著”的意思是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A.“一叶障目”的意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B.“一叶知秋”的意思是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C.“以小见大”的意思是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与“见微知著”意思有较大不同的成语是“一叶障目”。
故选A。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句子“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可知,选段主要说明能够发现真理的人一定具备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16.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理解。
语段选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选文最后两句话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即只有那些“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能发现真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在作答时,可以从“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三方面回答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对自己的启示。
17.pì 精深透彻。shāi 指在同类事物中去掉不需要的,留下需要的。mèi 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18.示例:成功的秘诀、袁隆平的故事 19.因为他解决了16亿人的吃饭问题。 20.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都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 21.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解析】17.略
18.略
19.略
20.略
21.略
22. zhì 通“智”,智慧 23. 离开;距离 前往 热水 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24.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25.说明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 26.从太阳离我们的远近可以看出,世界上有无穷的问题是难以解答的,就连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说明学无止境。
【解析】22.本题考查字音、字词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的意思: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知:读音:zhì;意思:通“智”,聪明、智慧。
23.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日始出时去人近:我认为太阳刚初升的时候距离人近。
“去”古义是:距离。
“去”今义是:离开,失去;失掉,除去;除掉;前往。
及其日中如探汤: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
“汤”古义是:热水。
“汤”古义是:熟食的汁液;带汁液的菜;某些含水分较多的食物腐烂后流出的汁液。
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第一个小孩以视觉效果为依据,他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第二个小孩以对温度的感知为依据,他的观点是: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26.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通过对话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反映出我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知的可贵精神。
【点睛】参考译文: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正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27.范文:
第一次领奖
我有很多第一次,像第一次做家务,第一次洗衣服。但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一次上台领奖。
今天,学校举行一个“庆国庆诗歌朗诵会”。代表我们班出战的是我和林晓丽。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比赛场地,老师对我们说:“不用紧张,不管你们拿第几名,都是我们班的荣耀!”我们点了点头。
林晓月上场了,我仔细地看着,只见她放松了下来,带着表情,演讲起来。等她回来,我问她感觉怎样,她说:“感觉很好。”
轮到我了,我紧张了起来,不仅忘了几句台词,而且双腿开始颤抖了起来。只见老师给我送来了激励的眼神,我成功地完成了演讲。到了领奖的时刻,我高兴地领着证书对老师说:“老师,我得奖了!”老师说:“你第一次上台,得到这么好的成绩,以后要加油!”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我们要报答她!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