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晕倒(yūn) 弥漫(mí) 屡次(lǚ)
B.哭泣(qì) 冰雹(báo) 摧毁(cuī)
C.单于(chán) 战役(yì) 赤裸(nuǒ)
D.山脉(mài) 机械(xiè) 和蔼( i)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B.欲将轻骑逐。(骑兵)
C.平明送客楚山孤。(天刚亮) D.过是溪。(跟“非”相对)
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 嘶哑 沉甸甸 B.机械 战役 忠于职手
C.凶涌 哭泣 石壁 D.催毁 胸膛 卒然而至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夜遁逃”中“单于”指的是匈奴的首领。
B.“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的意思是作者需要这幅画来装饰自己的书房。
D.《“诺底号”遇难记》一文的作者是法国的维克多 雨果。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环境描写)
B.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心理描写)
C.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
D.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语言描写)
6.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B.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C.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一样射过来。
D.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7.“黄继光愤怒地( )着敌人的火力点。”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注意 B.注视 C.凝视 D.俯视
二、填空题
8.多音字组词。
单:dān ( ) chán ( ) shàn ( )
晕:yūn ( ) yùn ( ) 将:jiāng( ) jiàng ( )
9.辨字组词。
萤( ) 博( ) 贫( ) 伦( )
荧( ) 搏( ) 盆( ) 论( )
秩( ) 梭( ) 遣( ) 嘶( )
铁( ) 俊( ) 遗( ) 撕( )
10.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 )( )不安 悬( )刺( ) ( )( )失措
( )( )不惧 舍( )救( ) ( )( )立雪
( )( )不舍 囊( )夜( ) ( )( )欲绝
(1)形容人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人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刻苦学习:__________________
11.用表现人物品质或者心情的词语填空。
(1)革命烈士 ___________就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面对突发火灾,消防员 ____________,配合得有条不紊。
(3)成大事者要沉得住气,不要遇到事情就__________的。
我还会写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行健,_______。
(2)生于忧患而__________ 。
(3)“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出自唐朝诗人____的《________________》。
(4)《墨梅》中表现作者不向世俗献媚,坚守纯洁操守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 。
(5)《“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开端是____,发展是____, 高潮是____,结尾是____。表现了船长____的品质。
三、判断题
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3.《挑山工》的作者是冯骥才。( )
14.挑山工常常跑到游人前头去是因为他们一个劲儿向前走,不停下来看风景。( )
15.“他终于被我说服了”和“他终于把我说服了”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 )
16.挑山工走的是折尺形路线,所以路线更长。( )
四、现代文阅读
17.请读一读下面的内容,然后填空。
①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②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③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没等我细细体味,他担起挑子又启程了。
(1)读了这位山民说的话,让我想到了_____这个故事。
(2)山民说的这几句话,分别让你想到了哪个成语?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我们不能_____。)
②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必须_____。)
③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我们得_____。)
(3)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这个哲理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8.《“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相应的词语。
(1)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
(2)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
20.“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形象地描写出了哈尔威船长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赞扬了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21.“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这时候哈尔威船长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题目:同学的“画像”
你身边一定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同学,请以“同学的'画像'为题”,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介绍一下他/她,他/她外貌是什么样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最大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你还想介绍他/她的哪些情况,可以用什么事例来说明?介绍过程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注意区分一些多音字。本题选项C有误,赤裸(nuǒ)改为:赤裸(luǒ),意思是:意思是裸露;赤裸裸(光着身子)。
2.D
【详解】本题考查古文和诗句的词语解释。
A项,“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出自古文《囊萤夜读》,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通”是通晓的意思。
B项,“欲将轻骑逐”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全诗为: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欲将轻骑逐”指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骑”是骑兵的意思。
C项,“平明送客楚山孤”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平明送客楚山孤”指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平明:天亮的时候。
D项,“过是溪”出自古文《铁杵成针》,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李白)路过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在前文提及过,叫“磨针溪”。“是”指这,文中指的是这条“磨针溪”。选项解释错误。
3.A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正确。
B.“忠于职手”改为“忠于职守”;
C.“凶涌”改为“汹涌”;
D.“催毁”改为“摧毁”;“卒然而至”改为“猝然而至”。
4.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说法是否正确。
C项说法错误,“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这句话是说“我”需要挑山工朝着认定的目标,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坚韧不拔、奋力攀登的精神,用这幅画来时时激励自己。
5.B
【详解】本题考查辨别细节描写。
A项,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这个句子描写的是海上的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描写。
B项,“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描写的是人物脸上的神色变化,面部表情,属于神态描写,而不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
C项,“张开双臂”“猛扑上去”“堵住”这些动词反映出这是对黄继光的动作描写。
D项,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这个句子是哈尔威船长在人群慌乱时说的话,属于对他的语言描写。
6.B
【详解】本题考查判断比喻句的能力。判断句子是否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要看句子中是否有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的特点:①不是同一类事物;②有相似之处。
A项,把哈尔威船长比作“黑色的雕像”,比喻。
B项,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没有本体和喻体。
C项,“子弹”比作“冰”,比喻。
D项,“战士们”比作“海涛”,比喻。
7.B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先理解词语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注意”指留意、关注,把意志放在某方面,强调注意力。
“注视”指注意地看,视线由眼睛出发,突出“看”这个动作。
“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有一定是的时间长度。
“俯视”指从高处往下看,强调了视线出发点的位置和角度。
题干中,黄继光是愤怒地看着敌人的火力点,用长时间地凝视不合适,他的位置也不合适用俯视,只有“注视”最合适。
8. 单独 单于 姓单 晕倒 晕染 将军 将领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
单[ dān ]1.不复杂:单纯。简单。单调。2.独一:单独。单一。单词。3.只,仅:做事单靠热情不够。4.奇(jī)数的:单日。单号。5.薄,弱:单薄。6.衣服被褥只有一层的:单裤。单衣。7.覆盖用的布:被单。床单。8.记载事物用的纸片:单据。传单。名单。9.和尚称禅堂的坐床。组词:单一、单薄。
[ chán ]1.〔单于〕中国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组词:单于。
[ shàn ]姓。组词:姓单。
晕[ yūn ]1.义同“晕”(yùn)2.用于“头晕、晕头晕脑、晕头转向”等。3.昏迷。组词:晕倒、晕厥。
[ yùn ]1.头脑发昏,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有要跌倒的感觉:晕船。眼晕。他一坐汽车就晕。2.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见〖日晕〗、3.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组词:墨晕、红晕。
将[ jiāng ]将要。 组词:将来、必将。
[ jiàng ]统率士兵的人。大将、勇将、将士用命高级军阶的名称。上将、中将、少将喻指超群杰出的人才。组词:游泳健将、将士。
9. 萤火虫 博士 贫困 伦敦 荧光 搏斗 盆栽 议论 秩序 梭子 消遣 嘶叫 铁树 俊俏 遗址 撕开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萤:萤火、萤窗;荧:荧幕、荧屏。
博:博学、博大;搏:拼搏、脉搏。
贫:贫穷、贫苦;盆:花盆、脸盆。
伦:人伦、天伦;论:讨论、论点。
秩:品秩、秩次;铁:钢铁、铁锅。
梭:穿梭、梭织;俊:俊俏、俊美。
遣:派遣、差遣;遗:遗言、遗物。
嘶:嘶吼、嘶哑;撕:撕掉、撕坏。
10. 忐 忑 梁 股 惊 慌 临 危 己 人 程 门 锲 而 萤 读 悲 痛 忐忑不安 惊皇失措 悲痛欲绝 临危不惧 舍己救人 程门立雪 悬梁刺股 锲而不舍 囊萤夜读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非常不安。
悬梁刺股:把头发吊在房梁上,用锥子扎大腿。形容勤学苦读。
惊慌失措: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
临危不惧:面对危难,一点也不害怕。
舍己救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别人。
程门立雪:程:程颐,宋代著名理学家。立雪:站在雪地里。形容尊师重道。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
囊萤夜读: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形容刻苦学习。
悲痛欲绝:悲痛得将要气绝了。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1)根据词义,形容人的心情词语有:忐忑不安、惊皇失措、悲痛欲绝;
(2)根据词义,形容人的品质有: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程门立雪;
(3)根据词义,形容刻苦学习有:悬梁刺股、锲而不舍、囊萤夜读。
11. 慷慨 临危不惧 心急如焚 彬彬有礼、焦躁不安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临危不惧: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的一样。
慷慨:志气昂扬。
(1)结合词义,可知,形容革命烈士的词语,应选:慷慨。
(2)结合词义,可知,形容消防员面对突发火灾时,应选:临危不惧。
(3)结合词义,可知,形容成大事者的人遇到事情不要,应选:心急如焚。
积累几个写人物品质和心情的词语。如:心满意足、奉公守纪。
12. 君子以自强不息 死于安乐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雾海夜航 遭遇海难 船长组织救援 船长牺牲 临危不惧、沉着机智、舍己救人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课文的理解、诗句识记以及作家作品。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传·象传上·乾》,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意思是:在享受安逸中衰亡,在忧愁祸患的环境中生存。
(3)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全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4)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全文: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其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意思是: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5)《“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并由张汉钧翻译的叙述性短篇小说,记叙了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诺曼底”号在薄雾中前行的时候不幸被“玛丽”号撞伤,在这次猝不及防的海难中,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最终救出了众人而自己以身殉职。
13.√ 14.√ 15.× 16.√
【解析】13.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挑山工》是冯骥才在1981年写的泰山见闻之一,也是泰山题材的著名散文之一。选项说法正确。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课文《挑山工》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一个劲儿向前走,不停下来看风景。选项说法正确。
15.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他终于被我说服了”表达的意思是我说服了他,“他终于把我说服了”表达的意思是他说服了我,两句话意思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挑山工》的“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盖会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可知挑山工走的是折尺形路线,所以路线更长。选项说法正确。
17.(1)龟兔赛跑
(2) 随心所欲 脚踏实地 勇往直前
(3)明确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朝着目标前进,终究会获得想要的成功。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第②自然段的句子“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可知,这位山民说的话,主要表达,虽然现在走得慢,但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成功,更有可能超越前面的人,《龟兔赛跑》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一只边走边玩的兔子和一只坚持不懈的小乌龟。由此可以想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2)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的积累。
①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本句的山民做事不能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意,故填“随心所欲”。
②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认真。本句的山民挑担子时,一步踩不实不行,得踏实认真,故填“脚踏实地”,
③勇往直前:不怕艰险,奋勇地一直往前进。本句的山民一个劲往前走,不怕前面的艰险,故填“勇往直前”。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第②自然段的句子“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可知,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做任何事情,只要认定目标,绝不三心二意,坚持不懈,绝不信步游走,不能半途而废。
18.维克多·雨果 19. 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20. 比喻 哈尔威船长 黑色的雕像 忠于职守 舍己为人 21.我已经尽力把船上所有的人救上了小艇,完成了船长的职责,我没有遗憾了。
【解析】18.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作者作品的理解积累。
根据日常积累,可知《“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19世纪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19.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根据认读短文,“惊慌失措”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
“镇定自若”指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也指镇静、不急迫、不急促。
20.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识记。
根据阅读“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可知其中将“哈尔威船长”比作了“黑色的雕像”故是比喻句。形象地描写出了哈尔威船长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赞扬了哈尔威船长面临死亡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忠于自己的高贵品质。
2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人物分析的理解。
根据结合阅读短文,“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过了一会儿,他喊道……”、“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可知哈尔威船长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把船上的所有人救上了小艇,已经完成了船长的职责,他没有遗憾了。
22.
同学的“画像”
我要给能吃的,会社交的朋友——小明同学画张像。
小明同学长的胖胖的。只要一说到小明,我的脑海里就想到一个词“胖墩”。他的头发一点也不飘逸,即使跳起来或被风吹,头发也像被胶水黏住了一样,和他的脑袋紧紧贴在一起。我发现有句诗很适合他的头发--“咬定青山不放松”。他的耳朵神奇得可以做一些人做不到的动作--可以轻微地晃一晃。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也教不会我。
小明同学是名副其实的吃货,又能吃又吃得快。一次我俩在一家面馆吃面,我先分了他七八口才能吃完的量。他拿个勺子拨着面就往嘴里倒,他的嘴就像个无底洞,那么多面竟然全倒进去了,而且还没噎着。我两个眼睛瞪得溜圆,一动不动地看着他。我曾跟小明炫耀自己吃得多,结果小明说他有一次吃了三个汉堡,七八个鸡腿。这次我直接吓成了金鱼眼,呆呆地看着他。关于吃饭,我真的是佩服他的“不怕辣神功”。他在那家面馆要了一份特辣的豆腐皮,我也能吃辣,却吃不了这特辣的豆腐皮。第一次吃它的时候,感觉有一群白蚁在用吃奶的劲儿咬我的嘴,我觉得嘴都快肿了,想往外喷火。但是小明吃得津津有味,三五串的一起吃也没事,最后还把辣椒水给喝了,我心想他是不是四川人?
小明很有社交能力,他向陌生人问话时,都会用上礼貌用语,如:您好、请问、请帮我、谢谢……他一用这些礼貌用语,别人就无法拒绝他了。有一个星期天,我和小明去找小刚玩,敲门时听声音不是小刚,便说:“叔叔您好,请问小刚在吗?我是他同学。”“他去打羽毛球去了”。小明又礼貌的问:“请问可不可以让他打完羽毛球到洛浦公园门口找我们呢?”叔叔答应了。我对小明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我也会用这些礼貌用语,可就是没他用得那么顺口。以后得多向他学习。
这就是我的“海口”朋友,擅社交的胖墩小明。
【详解】本题为命题作文。
以“同学的“画像”为题,用文字来“画一画”一位你印象深刻的人,首先确定写作内容,然后写作。写时要注意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其特点,并表达你的感情。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注意运用“漫画”的手法刻画人物,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提纲:
开头:开篇点题,可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引出同学是谁,然后抓住特点写一写她的外貌。
中间为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具体写一写你们之间的故事,体现人物特点。后注意通过神态、动作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注意语句通顺,内容详略得当。
结尾可与第一自然段呼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