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6 16:4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难忘(nàn) 正月(zhēng) B.兴奋(xìng) 走累了(lèi)
C.行礼(xíng) 贮藏(zàng) D.颤抖(chàn) 折断树枝(zh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写的一篇作文在班级里传阅,习作内容誉满天下。
B.听了爸爸对景区的详细介绍,我伤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景区的美丽。
C.看着老师捧着试卷走进了教室,我担心自己考差了,一下子忐忑不安起来。
D.《西游记》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依依惜别”活动的举办,让同学们了解了如何策划毕业联欢会,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惜别之情。
B.“拔得头筹”“摘得桂冠”“跻身三甲”这几个词意思相同。
C.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步骤是:收集、筛选成长资料;根据需要,给收集的资料分类;编排成长纪念册。
D.在我们毕业之前,可以举办一些纪念活动,为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4.要毕业了,下列哪句话适合给心胸狭窄的同学写毕业赠言? (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5.对下列毕业赠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路?路是从荆棘的地方开降出来的,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来的。(反问)
B.当精神渴了,就听听音乐;当精神饿了,就读读书吧。(对偶)
C.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学子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对偶 夸张)
D.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我们曾是二重唱的两个声部,我们曾是一张课桌上的一对学友。当我们挥手告别时,请你带上我最美好的福。(拟人 排比)
6.下列诗句不能用来表达对教师的赞美与感激之情的一项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7.与“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意思不同的是( )
A.如果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B.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C.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怎么能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呢?
D.有了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才有我今天的一切。
二、填空题
8.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小学毕业,不是一段音乐的jiá rán ér zhǐ( ),而是曲调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我们从稚嫩小孩到心智成熟的少年,老师wěi wěi dòng tīng( )的话语仍在耳畔,难忘老师的谆谅jiào huì( )。多年之后,我们一定会循着依稀旧梦回到母校,期待与我们的老师再次重逢。
9.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挑( ) 模( ) 陶( )
眺( ) 漠( ) 淘( )
悔( ) 叮( ) 待( )
诲( ) 订( ) 侍( )
10.在下面的句子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1)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 )缺乏耐性和韧性,( )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2)失败( )不是什么令人快乐的事情,( )也决不应该因此气馁。
11.读句子,补充画线部分词语,并判断其在句中运用得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只要你能身临其( )为我想一想,你就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
(2)这本书的情节特别惊险,读起来真让人娓娓动( )。 ( )
(3)老师语重心( )地告诉我们,爱护环境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 ( )
(4)梅雨潭的湖光山色,在蒙蒙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引人入( )。( )
(5)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迫不( )待地说出了答案。( )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游峰的扫路人》让我们感受到了( )的人生会充满笑声;《最大的麦穗》让我们领略到的是( )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山谷中的谜底》让我们明白了有时( )也是人生的哲学。
(2)《广玉兰》一文在写盛开的广玉兰花时,用_______来形容花朵,用________来比喻整株广玉兰,从中我们体会到了广玉兰的精神品质所在,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夹竹桃》是我国著名教育家___________的作品。在文中,作者交代了自己喜欢夹竹桃是因为夹竹桃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石灰吟》是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诗人通过对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赞颂了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感恩的心
老师,是世界上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职业。有人说老师是无私的蜡烛,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在我的心里,老师像连接知识与人类文明的桥梁,引导我们一步步踏向知识的彼岸。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堂很特别的作文课,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那是语文老师“改变”了上课的传统方法,带我们到了实地“考察”。要我们以拥抱大自然为题,把春天里的各种风景写出来。语文老师怕同学们弄虚作假,不能写出真情实感;又怕同学们没有时间外出,不能寻找春天来临的足迹,便决定亲自带同学们来到公园寻找春天。同学们知道后高兴得欢呼雀跃,兴奋得手舞足蹈。因为这毕竟是同学们第一次外出上课。来到公园,语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种在春天里盛开的花,并且现场就请同学们描述各类花朵的外形与香气。在游园的最后,老师笑着说:“写作文,就是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语文老师的话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写作文的真谛,同时也佩服语文老师上课方法的“独特”。
就是这样,我们的语文老师用自己授课的方式,用自己关爱学生成长的朴素情怀,表达了一种“烛光和春蚕”的精神,老师啊,您是我们学习的导师、您是我们做人的楷模,我们能报答您的只有加倍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老师啊,请您相信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您对我们那份真诚的爱。
13.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 )——( )
14.人们常把老师比作_______ 、_______、_______ ……“我”觉得老师还像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15.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_______,“我们”语文老师“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节作文课,“我”感悟到了写作文真谛,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烛光和春蚕’的精神”是指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们平时上作文课是怎样上呢?用三两句话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
[英国]理查德·罗伯茨
从8岁到11岁,我在英格兰巴斯的一个小学上学。那是一个很小的学校,由4个班级组成,每班大约有25名儿童,是按照年龄来分班的,一般都是由一个老师负责教一个班级的全部课程。但是,校长偶尔也会到班上来上一堂课,讲授一些他特别感兴趣的课程。
校长名叫罗纳德·布鲁克斯,他是一个又高又胖的男人,天性快乐并富有同情心。尽管他在学校里对纪律的要求很严格,但他富有幽默感,喜欢给孩子们讲一些小故事,引得孩子们哄堂大笑。他关心学生,注意学生的特点,和许多孩子建立了友谊,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我为例,我发现他对我很感兴趣,并且他很快就知道我喜欢钻研问题。他经常在我去教室的路上拦住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我,上面通常写着有关数学和逻辑学的小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题目越来越难,可我很喜欢它们。不仅如此,这些小纸条还点燃了我对数学和探索问题的兴趣,这种兴趣至今还保留在我的身上。当我找到正确答案时,我会觉得这种智力活动是值得一做的,或许更重要的是,那会让我感受到一些巨大的乐趣。直到今天,我还能回想起每当我答对了问题,或者他的题目难倒了我而使他非常得意时,布鲁克斯先生都要发出愉快的叫喊:“好极了!”
与这位我很敬佩的人的简朴的交往,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将永远怀念在他身边度过的时光。
18.【提取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这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名叫罗纳德·布鲁克斯。 ( )
(2)布鲁克斯先生那些写满问题的小纸条点燃了“我”对数学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 )
(3)只有当他的题目难倒了“我”的时候,布鲁克斯先生才会发出愉快的叫喊:“好极了!”( )
19.【评价人物】你觉得罗纳德·布鲁克斯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整体感知】读了这篇短文,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言运用】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为我们前进的道路点亮明灯,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在你的记忆中,哪一位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2.开心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请介绍一下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50。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学生平时要注意识记。
A项,“难忘”的“难”应读“nán”。
B项,“兴奋”的“兴”应读“xīng”。
C项,“贮藏”的“藏”应读“cáng”。
D项正确。
2.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A.誉满天下:意思指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根据句意可知,“誉满天下”不能形容习作的内容,故本句词语运用错误。
B.身临其境:意思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符合本句语境。
C.忐忑不安:意为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符合本句语境。
D.引人入胜: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符合本句语境。
3.B
【详解】本题考查了综合性学习能力和词语意思的掌握。
B项中,“拔得头筹”是取得了第一个出场比赛资格的意思;“摘得桂冠”是取得了第一名的意思;“跻身三甲”是进入前三名的意思,这三个词语都不一样,故错误。
A、C、D选项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板块知识。本单元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一主题,安排了“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回忆往事”这一板块分为两个活动阶段,第一阶段:了解活动建议,通过协作的方式记录难忘的小学生活,制作成长纪念册。第二阶段: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双红圈》《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3篇材料,感受小学生活的美好,激发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依依惜别”板块的内容为:在毕业之前,通过举办毕业联欢会、写信、写毕业赠言等方式,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故都正确。
4.B
【详解】考查学生对于名句的理解并结合题干进行分析哪句适合给心胸狭窄的同学写毕业赠言。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是: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条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思是:求学问道的方法在书读百遍(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为勤);如百川赴海,日进不已(此为学海无涯)那样作学问须用耐心(此为苦)当舟。
D.“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爱迪生的名言,意思是:一个人的灵感非常重要,它往往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勤奋更是成功中的重中之重,它是人生的方向盘,它直接决定你的勤奋能否通往成功。
所以相对来看B最合适。
5.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注意结合不同修辞的特点辨析。
A项,“什么是路?路是从荆棘的地方开降出来的,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来的”自问自答为设问,该项错误。
B项,从“精神渴”“精神饿”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精神人格化了。
C项正确。
D项,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该句未使用拟人,判断错误。
6.D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的分析体会,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意思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比喻拥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的人;或者用于形容教师这样具备奉献精神的群体。故此诗句能表达出对教师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现今,常用来比喻教师教书育人,默默奉献,默默培育人才的高尚品德。故此诗句能表达出对教师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朝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常用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为了教育事业牺牲了自己的一生的高尚品质。故此诗句能表达出对教师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出自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是杜甫赞扬李白的诗句,意思是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此两句诗不能用来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与感激之情。故选:D。
7.C
【详解】这道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回答这道题,要先明白例句的含义。
例句是反问句,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因为老师当年的鼓励,“我”才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表达的是对老师鼓励的感激之情。
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与其意思一致的有A、B、D三项。
C项的意思是“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也会有我今天的一切”,与例句的意思不同。本题选C。
8. 戛然而止 娓娓动听 教诲
【解析】略
9. 高挑 模仿 熏陶 眺望 冷漠 淘气 后悔 叮咛 等待 教诲 预订 侍候
【解析】略
10. 之所以 是因为 虽然 但
【解析】略
11. 境 × 听 × 长 √ 胜 √ 及 √
【详解】考查补充词语和词语的运用。
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
(1)身临其境:身:亲身。临:到。境: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也作“身历其境”。
根据句中“为我想一想,你就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应是“设身处地”。词语使用错误。
(2)娓娓动听:娓娓:说话连续不断而又毫无倦意的样子。形容说话生动,使人爱听。也作“娓娓可听”。
根据句中“这本书的情节特别惊险”“读起来”可知,“娓娓动听”使用不正确。
(3)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根据句意,“语重心长”使用正确。
(4)引人入胜: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界。多指风景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
根据句中“梅雨潭的湖光山色,在蒙蒙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可知景色迷人,很吸引人。词语使用正确。
(5)迫不及待:迫:紧急。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根据句中“我还没来得及回答”“说出了答案。”可知词语是用正确。
12. 扫路人 机遇 与压力抗争 玉琢冰雕 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幽香与纯洁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季羡林 韧性 月光下的夹竹桃 明 于谦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头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
【详解】略
13. 欢呼雀跃 手舞足蹈 14. 蜡烛 园丁 工程师 桥梁 老师连接知识与人类文明,引导我们一步步踏向知识的彼岸 15. 在屋内教学 带到社会,走进大自然 写作文,就是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 16.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 17.老师经常用图片或者多媒体给我们呈现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既直观又形象。
【解析】13.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理解。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本文中,欢呼雀跃和手舞足蹈就是一对近义词,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 形容非常欢乐。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形容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14.本题考查根据文章提炼要点的能力。从“有人说老师是无私的蜡烛,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在我的心里,老师像连接知识与人类文明的桥梁,引导我们一步步踏向知识的彼岸。”这一句中可以寻找到答案,有人将老师比作蜡烛,园丁,工程师,我觉得老师还像连接知识与人类文明的桥梁,因为他引导我们一步步踏向知识的彼岸。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延伸能力。“那是语文老师“改变”了上课的传统方法,带我们到了实地“考查”。要我们以拥抱大自然为题……”从这句话可知,“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是到实地考查,走进大自然;那么根据常识推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屋内教学。从“写作文,就是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语文老师的话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写作文的真谛。这句话可知写作文的真谛是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1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主旨的能力。“烛光与春蚕”都是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来比喻老师,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根据平时老师上上作文课的方式方法,简单的说几句,言之成理即可,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图片或视频直观教学等等。
【点睛】
18. √ √ × 19.罗纳德·布鲁克斯是一位对纪律要求十分严格而又富有幽默感的老师,他关心学生,善于引导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0.读了这篇短文,尤其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体会到了作者对这位老师的敬佩、感激以及无比怀念之情。 21.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是我读一年级时的班主任袁老师,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每天习惯似的盘在后面,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她温柔,有耐心,总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我性格孤僻,不爱说话,可是在袁老师爱的鼓励下,我逐渐爱说话了,也变得更活泼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解析】略
22.例文:
我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憧憬,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
  小时候想当医生,纯粹是因为好玩、神奇。每次到医院看病,看到医生拿着针头,扎进我的血管里,我竟然不怕,而是认为好厉害!当针头扎进去,我的病就慢慢变好了。于是,我便央求妈妈买了一套医生玩具,当起了小小小医生。在那时,“当医生”这颗种子,已经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现在,我懂了,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医生的肩上扛着艰巨的单子,他的使命是救死扶伤,用自己的力量来挽救病人的生命。在你生病的时候,是医生治好你的病,使你又变得健健康康的。自此,当医生已成为我不变的理想。
  为了实现当医生这个理想,我要在学生时代,打好基础。我要多读书,多看报,在书中、报中汲取知识,让心中的“小种子”汲取更多的营养。我还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朗诵、小记者、播音员用课外活动来提高我的综合能力,让“小种子”变得更加强壮。学校里各种竞赛我也踊跃参加。课上,我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我参加各种活动,看不同类型的书。我明白,当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而且各方面也都要强。克雷洛夫曾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加载川上的桥。”有了理想后,我应该去追,有用行动去实现它。即使路上会遇到困难,我也不应该害怕,而是要勇敢面对。
  当医生这颗理想的“小种子”,它不会枯萎,而会更加强壮。总有一天,它会发芽,看花,在阳光下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可大可小,用心畅谈理想;理想没有好坏、贵贱之分,但是崇高的理想能给人积极的影响;理想不必一成不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理想也会随之改变,比如鲁迅发现学医无法救国,最后决定弃医从文;远大理想背后有故事,理想背后需付出努力。创作的时候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以个人经历为题材的作文要注意真实动人,紧扣主题,行文时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并保证全文的流畅。
在写关于理想的记叙文时,首先要注意明确写作对象,我的理想是什么;其次要简单交代理想背后的故事,准备如何实现理想;最后期待着理想实现后的心情、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得文章更加丰富饱满,不仅仅是在谈论理想,更是体现出你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文章更有深度。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叙事时注意详略得当,注意要边叙事边抒情,适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妙笔生花。
开头:介绍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中间部分:点明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如看到某个物品或看到某件事后产生的想法等;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写自己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打算怎么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写,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
结尾:期待着理想实现后的心情、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