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6 16: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枪栓(suān) 发愣(lèng) B.轮廓(guō) 沮丧(jǔ)
C.吧嗒(ba) 扭身(niǔ) D.扒开(bā) 遗憾(hà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铅笔 枪拴 红绸子 B.抱怨 胳膊 嘟嘟囊囊
C.捆绑 慌忙 劫难 D.柜板 尸首 晋察翼
3.下列词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
A.爽气 大方 温和 B.高兴 慌张 坚持
C.认真 胳膊 爱护 D.埋怨 撒谎 沮丧
4.“他们忘记了它们的用途,只是觉得它们好看——不是一般地好看,而是特别地好看”一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递进。 B.表解释说明。 C.表补充说明。 D.声音的延长。
5.“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
A.刚刚 B.正在 C.指地点 D.办法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B.窗口边的旅客异口同声地伸手去抱他。
C.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
D.一股稻草香,在这清新的空气里,格外分明。
7.下列选项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鬼子的手像鹰爪一般,扭住雨来的耳朵。
B.大树像勇敢的卫士,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C.小猫在稿纸上踩印了几朵可爱的小梅花。
D.雪花为白桦的树枝绣上了漂亮的花边儿。
二、填空题
8.写字表写汉字。
jìn kàng qiān mài wū
( ) ( ) ( ) ( ) ( )
shuān gē bó jié chóu
( ) ( ) ( ) ( ) ( )
bā dí shī chèn huāng
( ) ( ) ( ) ( ) ( )
9.识字表写拼音。
晋( ) 絮( ) 扭( ) 姥( ) 吧( )
塞( ) 呜( ) 哇( ) 糠( ) 栓( )
捆( ) 绑( ) 劫( ) 毙( ) 扒( )
尸( )
10.用“烈”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
(1)风( )地刮着,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
(2)表演真精彩,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 )的掌声。
(3)妈妈总是叮嘱我,饭后不能做( )运动。
(4)孩子们有着( )的求知欲。
11.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
(2)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 )
(3)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 )
(4)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 )
12.查字典。
“劫”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威通;胁迫。②灾难。
“在劫难逃”中的“劫”应选第( )种解释;“劫富济贫”中的“劫”应选第( )种解释。
三、判断题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3.《铁杵成针》一文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 )
14.《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进行斗争。( )
15.“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既点明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又起到了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 )
16.《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的作者是王安忆,文章主体部分分为“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个部分,表现了男子汉的特点。( )
17.《芦花鞋》一文选自曹文轩的《青铜花》。青铜最后忍着寒冷将自己穿的芦花鞋卖给了过路的城里人,可见他很爱钱。( )
四、现代文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看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要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坑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了个小脑袋。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18.简单写出选文中第3、4、5自然段中事情的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直线画出选文中描写还乡河景色的句子,写出这处景色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第4自然段中画线句子“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雨来听出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选文中看出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第2自然段中画波浪线句子里的“逗号”为什么不能改为“顿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出生于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里燃起了民族仇恨的烈火。
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一起,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鬼子和你这个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地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密不可泄!”于是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声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118名五谷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3岁的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
为了纪念王朴,晋察翼边区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少年英雄”的称号。
23.作为儿童团团长,王朴做了_________和________等抗日工作。
24.用简洁的话归纳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以下对短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王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毫不畏惧,是因为他恨侵略者,热爱祖国,忠于革命。
B.因为王朴英勇地为八路军、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所以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
C.短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王朴的英雄形象。
26.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抗日小英雄王朴的赞美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7.习作。
在成长中,你一定学会了做许多事情。在这些事情中哪一件让你觉得最有成就感?请你来写写吧,把学做这件事的经过写清楚,并和同学们分享你的体会。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字数400左右。
参考答案:
1.D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字词读音的辨析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尤其需要注意平舌翘舌、前后鼻音等。
A答案:“枪栓”的“栓”读音应为shuān;
B答案:“轮廓”的“廓”读音应为kuò;
C答案:“吧嗒”的“吧”读音应为bā;
D答案:正确。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枪拴”的“拴”改为“栓”意思是枪上可以推送子弹进枪膛的机件,因此是“木”字旁。
B“嘟嘟囊囊”的“囊”改为“囔”,因为是用嘴说,所以都是“口”字旁。
D“晋察翼”的“翼”改为“冀”。
3.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褒义词的理解和判断。
褒义词是情感词语的一种,俗名“好字眼儿”,又称“褒词”。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敬、美好、吉祥等感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
A爽气、大方、温和是形容人性格的词语都是褒义词。
B高兴、坚持是褒义词,慌张是贬义词。
C认真、爱护是褒义词,胳膊是中性词。
D埋怨、撒谎、沮丧都是贬义词。
4.C
【详解】本题考查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①表示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②表示声音的延续、延长。③表示意思的递进。④表示提示或总引下文。⑤表示意思的转折。⑥用于事项列举分承。
结合句意,可知是补充说明破折号前面的“好看”,可知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词的翻译。
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意思是过了小溪,遇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结合语义理解,“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正在。
故选B。
6.B
【详解】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A答案:“飘飘悠悠”形容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浮动。结合“苇絮”和“飞起来”可知是正确的。
B答案:“异口同声”意思是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结合“去抱他”可知应该是“不约而同”,所以是错误的。
C答案:“呆呆”形容反应迟钝。结合“立着”可知是正确的。
D答案:“清新”形容清爽而新鲜,常与“空气”搭配,所以是正确的。
选B答案。
7.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A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鬼子的手比作鹰爪,表达了对鬼子的厌恶之情。
B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树比拟成勇敢的卫士,表达了对大树的喜爱之情。
C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猫的脚印比作可爱的小梅花,表达了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D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桦树树枝旁的雪花比作漂亮的花边儿,表达了对白桦树的喜爱之情。
8. 晋 炕 铅 迈 呜 栓 胳 膊 劫 绸 扒 敌 尸 趁 慌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字词,然后写出正确的汉字,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晋、迈、栓、膊、劫、绸、趁、慌”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jìn xù niǔ lǎo bā sāi wū wā kāng shuān kǔn bǎng jié bì bā shī
【详解】本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掌握情况。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完成时要细心,注意所注音节的声、韵母及音调。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要结合词义来辨析。
晋jìn 絮xù 扭niǔ 姥lǎo 吧bā
塞是一个多音字。
[ sāi ]1.堵;填:~住漏洞。箱子~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儿。软木~儿。[ sè ]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 sài ]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外。要~。边~。
呜wū:形容风声、汽笛声等:~的一声,一辆汽车飞驰而过。轮船上的汽笛~~地直叫。
哇wā 糠kāng 栓shuān捆kǔn 绑bǎng 劫jié 毙bì
扒是一个多音字。
[ bā ]1.抓着;用手指紧紧扣住:~着栏杆。2.刨;挖:~土。3.剥;脱掉:~羊皮。
[ pá ]1.用手或耙子使东西聚拢或散开:~草。~土。2.用手搔、抓:~痒。3.一种烹饪方法。先将原料(整块或整只的鸡鸭等)煮至半熟,再放到油锅里炸,最后用文火煮酥。4.窃取别人身上的财物:~窃。~手。
尸shī 1.尸体,人或动物死后的身体。2.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10. 猛烈 热烈 剧烈 强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组词和词语搭配的能力。
(1)结合“风”和“刮着”可知此时风很大,应该填入为“猛烈”。
(2)结合“掌声”可知应该是“热烈”。
(3)结合“饭后”和“运动”可知应该是“剧烈”。
(4)结合“求知欲”可知应该是“强烈”。
11. 悲伤 可惜 吩咐 乌黑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
(1)“沮丧”形容灰心失望。其近义词有:消沉、懊恼、颓唐。
(2)“遗憾”指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其近义词有:惋惜、遗恨。
(3)“嘱咐”意思是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其近义词有:叮嘱、吩咐。
(4)“黝黑”指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其近义词有:漆黑、黧黑。
12. J 力 5#五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查字典法。查字典法分为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
部首查字法的一般步骤为:
①确定要查的字的部首,并数出部首是几画,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②在“部首目录”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字的部首,再到“检字表”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的字以及它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为:
①确定所查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即音序,并在字典或词典《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母。
②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
同时考查了对多义字的理解。
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迷信)。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劫指:威通;胁迫。
13.√ 14.√ 15.√ 16.√ 17.×
【解析】13.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铁杵成针》的主要内容:李白求学之时,曾经打算半途而废,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一个老奶奶用铁棒磨针,因此受到受到启发,继而返回山中,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下去便能获得成功。故正确。
14.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英雄雨来》写的是小英雄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不被可恶的小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愿意说出李大叔藏在哪个位置,鬼子却想开枪杀害雨来,但鬼子万万没想到的是雨来在他们开枪前就跳入河里,凭着他游泳厉害的本领从鬼子们的枪口下快速地脱险了。故正确。
15.本题考查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过三次:第一、二次出现在雨来在学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第三次是雨来遭受毒打,鲜血滴在这几行字上,这处表明雨来不屈服于敌人的威逼利诱,它是雨来心中坚定的信念,在文章反复出现又起到了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
16.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的作者是王安忆,文章分为从“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个部分,课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表现了男子汉的特点。故正确。
17.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芦花鞋》一文选自曹文轩的《青铜花》。青铜最后忍着寒冷将自己穿的芦花鞋卖给了过路的城里人,说明他小小年龄就担负起生活的重担。“可见他很爱钱”的说法错误。
18.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却发现他去耍水。 妈妈追打雨来,他逃到河沿跳进河里。 雨来在河里望着妈妈笑。 19.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在柔软的芦花里。
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后面雨来脱险埋下了伏笔。 20.跑到河沿跳到水里。 21.游泳本领高、机灵、调皮可爱。 22.这里不是列举游泳的动作,而是通过短句子写小朋友们游泳的场面,通过逗号的停顿给人想象的空间。
【分析】1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
根据文章的第三到五短的内容,根据原文内容“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可以得出故事的起因是妈妈不让雨来耍水,却发现他去耍水。根据原文内容“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可以得出故事的经过是妈妈追打雨来,他逃到河沿跳进河里。根据原文内容“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了个小脑袋。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可以得出故事的结局是雨来在河里望着妈妈笑。
1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
根据原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得出本段文字中的景色描写是“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在柔软的芦花里。”结合整段文字的内容可以得出这里的景色描写作用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后面雨来脱险埋下了伏笔。
20.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划线句的内容进行分析。
根据原文内容: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可以得出画线句子“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雨来听出了跑到河沿跳到水里。
21.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
根据原文的内容“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了个小脑袋。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以及全文的内容可以得出雨来是个游泳本领高、机灵、调皮可爱的孩子。
22.本题考查的是对标点符号的判断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
顿号表示的是并列成分的列举,所以这里不是列举游泳的动作,而是通过短句子写小朋友们游泳的场面。因此要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23. 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布雷、造雷 24.王朴宁死也不说出八路军的秘密,残暴的日本鬼子开枪杀害了包括王朴在内的118名无辜群众 25.C 26.王朴,你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毫不畏惧,你真是一位热爱祖国、忠于革命的小英雄!
【分析】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可知,作为儿童团团长,王朴做了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和布雷、造雷等抗日工作。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内容的概括和理解。阅读第三段可知,这段话主要写了王朴宁死也不说出八路军的秘密,残暴的日本鬼子开枪杀害了包括王朴在内的118名无辜群众。
2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可知,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阅读句子“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可知,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阅读句子“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故C表述错误。
26.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可从对王朴的赞扬、敬佩之情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27.示例:
我学会了骑车
记得我第一次学骑车时,老是怕自己摔下来,于是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妈妈在后面扶着我。
起初,我连上车都不敢。当我妈妈教我怎么上车之后,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想要上车,可是试了好几次都上不了车。我发现,原来我蹬了一次之后没有及时的跨上车,所以才会摔下去的,我差点摔得鼻青脸肿。于是我就想,有什么办法才能避免自己会摔下去呢?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先坐在车上,然后用左脚或右脚一蹬,再把那只脚放在踏板上,两只脚开始着骑车。
可是当我开始试验的时候,我又摔了一个跤,而且摔破了皮,但我一点也也没有气馁。于是,我便问妈妈:“妈妈,我为什么还会摔跤呢?”妈妈说:“因为你把手没扶稳呀!”我说:“但是我已经改进了好多次了呢。”妈妈说:“只要有一样不足就会导致‘全局覆没’,但是熟能生巧,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于是我就开始练习,练习的次数多了,也就熟练了。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详解】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