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唐诗三首 卖炭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2.掌握诗中人物描写及对比、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古诗词,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传承国学经典,提升文化素养。
语言运用:理解重点诗句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思维能力: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有关知识,把握诗歌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审美创造: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白居易(视频)导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背景资料】
《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木炭含义: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
【字音】
【范读】(含音频)
卖 炭 翁(音频)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bìn)/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niǎn)冰辙(zhé)。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piān)/两骑(qí)/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g)/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líng),系(jì)向/牛头/充炭直。
【朗读指导】
节奏:七言为主,基本上是二二三,根据句意断句。
第1段应该读得缓慢、低沉些,读出卖炭老头的凄苦;第2段应该读得稍快、较重些,读出官吏的骄横、强蛮。
【疏通文意】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薪:木柴。
南山: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苍苍:灰白。
何所营:做什么用。营,谋求。
译文:有个卖炭的老翁,(整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熏得乌黑。卖炭得到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贱:价格低。
晓:天明,天刚亮。
辗冰辙:轧着冰冻的车辙。辗,同“碾”。
市: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译文:可怜他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忧炭的价钱便宜,而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往集市。牛累人饿,太阳已经升得很高,牛和人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翩翩:轻快的样子。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文书:公文。
敕:指皇帝的命令。
回:掉转。
叱:吆喝。
牵向北: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译文:那两个得意忘形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他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公文,说是皇帝的命令,便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朝皇宫走去。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将惜不得:助词,用于动词之后。惜不得: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系:挂。
直:同“值”,价钱。
译文:一车炭,千余斤,太监差役们硬要赶走,老翁百般吝惜,但无可奈何。那些人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当是买炭的钱了。
【文章解析】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塑造了“卖炭翁”和“宫使”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找出描写这两个人物的句子,分析其形象特点。
卖炭翁: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外貌描写
着重从颜色上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指耳边鬓发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十分艰辛。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年迈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了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来之不易。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衣单”按常理来说应该盼望天气暖和,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这是因为老人清楚地知道:只有天气寒冷,炭的价格才能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些,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写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互文,写出了卖炭的艰难。
写出卖炭老人早起驾车、踏雪辗冰的艰辛,“辗”这个动词既写出了天气寒冷,车辙已经结了冰,突出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沉重,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的辛劳。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心理描写
历尽艰辛,好不容易烧了一车炭,早早地驾着牛车,碾着冰辙赶到宫市南门,一心希望炭能卖个好价钱,到头来宫使却硬要赶着走,心里的确舍不得,可也无可奈何。表现出宫使的强硬、霸道以及穷苦百姓的无力反抗和悲惨命运。
卖炭翁的形象特点:
蓬头垢面 老态龙钟 穷困悲苦 忍气吞声 无可奈何 处在受压迫受剥削且无力反抗的地位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悲苦的穷苦老百姓。
宫使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外貌描写
“翩翩”形容轻快洒脱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把”“称”“叱”“牵”几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把”“称”→“宫使”仗势欺人 专横跋扈
“叱”“牵”→“宫使”蛮不讲理 霸道凶残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愤怒以及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文章解析】
1.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明确: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掠夺一空;
2.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明确: 烧炭——运炭——被夺炭。
3.“衣正单”“愿天寒”“可怜”分别包含老翁和作者各自怎样的心理和情感?
“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4.“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5.“牛困人饥日已高”写出了哪些内容?
作者不写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只用七个字,就把路远、车重、雪厚、人苦全部托出。至此,作者笔墨暂时收住,木炭能不能卖出,是老翁悬心的事,也是读者迫切想知道的结果。
6.“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7.“把”“称”“叱”“牵”几个动词有何深意?
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按理,小太监手里是不会有这种公文的,更不用说是“敕”,也就是皇帝的文书了。这里有讽刺之意,将宫使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合作探究】
1.《卖炭翁》一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请分别找出,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
“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
“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艰难处境。
2.白居易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做?
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所处的社会决定了他的命运是悲惨的。
而我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日子处在新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课堂小结】
诗人塑造了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三首唐诗的异同比较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教学目标
掌握诗中人物描写及对比、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
02
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01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古诗词,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传承国学经典,提升文化素养。
语言运用︰理解重点诗句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思维能力∶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有关知识,把握诗歌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审美创造: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背景资料
《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
木炭含义
21世纪教育网
字音
两鬓 辗 冰辙 泥中歇
翩翩两骑 口称敕 回车叱牛
宫使驱将 一丈绫 系向牛头
bìn
niǎn
zhé
xiē
piān
qí
chì
chì
jiāng
líng
jì
范读
卖 炭 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bìn)/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niǎn)冰辙(zhé)。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piān)/两骑(qí)/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 ),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g)/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líng),系(jì)向/牛头/充炭直。
朗读指导
节奏:七言为主,基本上是二二三,根据句意断句。
第1段应该读得缓慢、低沉些,读出卖炭老头的凄苦;第2段应该读得稍快、较重些,读出官吏的骄横、强蛮。
疏通文意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有个卖炭的老翁,(整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熏得乌黑。卖炭得到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译 文
木柴。
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灰白。
做什么用。营,谋求。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天明,天刚亮。
价格低。
轧着冰冻的车辙。辗,同“碾”。
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可怜他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忧炭的价钱便宜,而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往集市。牛累人饿,太阳已经升得很高,牛和人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译 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轻快的样子。
公文。
指皇帝的命令。
掉转。
吆喝。
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那两个得意忘形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他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公文,说是皇帝的命令,便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朝皇宫走去。
译 文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同“值”,价钱。
吝惜不得。
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挂。
一车炭,千余斤,太监差役们硬要赶走,老翁百般吝惜,但无可奈何。那些人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当是买炭的钱了。
译 文
文章解析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塑造了“卖炭翁”和“宫使”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找出描写这两个人物的句子,分析其形象特点。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着重从颜色上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指耳边鬓发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十分艰辛。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年迈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了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来之不易。
外貌
描写
卖炭翁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衣单”按常理来说应该盼望天气暖和,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这是因为老人清楚地知道:只有天气寒冷,炭的价格才能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些,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写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动作描写
写出卖炭老人早起驾车、踏雪辗冰的艰辛,“辗”这个动词既写出了天气寒冷,车辙已经结了冰,突出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沉重,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的辛劳。
互文,
写出了卖炭的艰难。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心理描写
历尽艰辛,好不容易烧了一车炭,早早地驾着牛车,碾着冰辙赶到宫市南门,一心希望炭能卖个好价钱,到头来宫使却硬要赶着走,心里的确舍不得,可也无可奈何。表现出宫使的强硬、霸道以及穷苦百姓的无力反抗和悲惨命运。
蓬头垢面
老态龙钟
穷困悲苦
忍气吞声
无可奈何
处在受压迫受剥削且无力反抗的地位
卖炭翁的形象特点: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悲苦的穷苦老百姓。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外貌
描写
“翩翩”形容轻快洒脱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宫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把”“称”“叱”“牵”几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愤怒以及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把”“称”
“宫使”仗势欺人
专横跋扈
“叱”“牵”
“宫使”蛮不讲理
霸道凶残
文章解析
1.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2.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明确: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掠夺一空;
明确: 烧炭——运炭——被夺炭。
3.“衣正单”“愿天寒”“可怜”分别包含老翁和作者各自怎样的心理和情感?
“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4.“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5.“牛困人饥日已高”写出了哪些内容?
作者不写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只用七个字,就把路远、车重、雪厚、人苦全部托出。至此,作者笔墨暂时收住,木炭能不能卖出,是老翁悬心的事,也是读者迫切想知道的结果。
6.“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7.“把”“称”“叱”“牵”几个动词有何深意?
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按理,小太监手里是不会有这种公文的,更不用说是“敕”,也就是皇帝的文书了。这里有讽刺之意,将宫使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合作探究
1.《卖炭翁》一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请分别找出,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 对比,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
“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
“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艰难处境。
2.白居易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做?
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所处的社会决定了他的命运是悲惨的。
而我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日子处在新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诗人塑造了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课文小结
卖炭翁
老翁
老翁艰辛
官吏蛮横
宫使
烧炭艰辛
运炭艰难
炭被掠夺
夺炭
仗势凌人(肖像、动作描写)
蛮横冷酷
肖像、心理、动作描写
板书设计
三首唐诗的异同比较
《石壕吏》
《卖炭翁》
相同点
①都属于古体诗;②都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③都有较强的叙事性和精彩的描写。
不同点
句式
情感
写法
五言
既有对人民的同情和赞扬,又有对战争的控诉,表现出思想上的矛盾。
巧妙的构思
七言为主,兼有二言、九言。
侧重于表达自己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
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精彩描写,最后一节直抒胸臆。
七言为主,兼有三言。
对底层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劫掠行为的愤慨。
对卖炭老翁和宫使形象的刻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拓展延伸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拓展阅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