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课先锋】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2课时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备课先锋】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2课时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6 16:12:17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2课时
课前导读
科学家丁肇中在演讲中,针对传统教育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强调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感受了他演讲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富有说服力的。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中对“格物致知”目的的介绍,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引用论证
21世纪教育网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作用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头痛失败。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有计划的探测。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
中国学生偏向
……而不愿动手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对……
反面
举例论证
21世纪教育网
道理论证
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21世纪教育网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常用
论证
方法
列举了……的事例,具体、典型而充分论证了……观点,
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了……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
对比论证,把……与……作对比,突出地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更鲜明。
比喻论证,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更加通俗易懂。
21世纪教育网
问题探究
1.“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调换。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需要靠“眼光”寻找正确的目标;然后靠“勇气”开展实验;实验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就需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这三个词语存在先后逻辑关系,因此不能调换。
21世纪教育网
2.第11段中“大都”“往往”“常常”这几个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包括特殊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谨性。“大都”指存在普遍现象;“往往”“常常”突出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的能力低,从反面论证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3.“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唯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和探索的重要意义。
4.第12段作者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①在演讲中“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效果。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反面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5.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课堂演讲
下面让我们进入演讲现场。想一想,丁肇中先生在大会堂的现场是怎么演讲的。
我们选择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一段演讲词如果给你,演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一个儒雅的科学家,一个有风度、有内涵的科学家,一个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科学家,你的每一句话都要体现他的特点。谁来试试?
(学生展示演讲)
演讲小诀窍:
1.语气语调:平和,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升调、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
2.重音节奏:对于段落中的关联词、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阐述时的层次感,如“不但、而且、不论、还是、不能、也不能、应该重视、第一、第二”等词语;
3.表情体态:在讲到这些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眼神要坚定,才能清楚传达作者对中国学生的希望和信心。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对比阅读
在演讲的针对性、演讲语言、演讲的风格等方面,《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与《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针对性强。针对演讲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的主题选择了恰当演讲内容。
《最后一次讲演》——
是即兴演讲,作者情感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革命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是在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客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符合科学家身份特点。
不同点:
VS
课堂小结
这篇演讲词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写作特点
1.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本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
2.多种论证方法有机结合。
(1)引用论证。如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
(2)举例论证。如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后因头痛而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3)对比论证。如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板书设计
怀念父亲
谈起中国传统教育
演讲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演讲思路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格物致知的含义
印证事例:王阳明“格”竹,亲身经历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
演讲场合庄重
内容客观理性
思路清晰
层次分明
现身说法
课后作业
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的?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短文。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语言运用: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和精彩语段,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审美创造:通过理解、欣赏文章中的语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读】
科学家丁肇中在演讲中,针对传统教育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强调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感受了他演讲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富有说服力的。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引用论证
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中对“格物致知”目的的介绍,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问题探究】
1.“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调换。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需要靠“眼光”寻找正确的目标;然后靠“勇气”开展实验;实验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就需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这三个词语存在先后逻辑关系,因此不能调换。
2.第11段中“大都”“往往”“常常”这几个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包括特殊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谨性。“大都”指存在普遍现象;“往往”“常常”突出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的能力低,从反面论证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3.“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唯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和探索的重要意义。
4.第12段作者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①在演讲中“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效果。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反面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5.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课堂演讲】
下面让我们进入演讲现场。想一想,丁肇中先生在大会堂的现场是怎么演讲的。
我们选择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一段演讲词如果给你,演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一个儒雅的科学家,一个有风度、有内涵的科学家,一个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科学家,你的每一句话都要体现他的特点。谁来试试?
(学生展示演讲)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演讲小诀窍:
1.语气语调:平和,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升调、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
2.重音节奏:对于段落中的关联词、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阐述时的层次感,如“不但、而且、不论、还是、不能、也不能、应该重视、第一、第二”等词语;
3.表情体态:在讲到这些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眼神要坚定,才能清楚传达作者对中国学生的希望和信心。
【对比阅读】
在演讲的针对性、演讲语言、演讲的风格等方面,《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与《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针对性强。针对演讲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的主题选择了恰当演讲内容。
不同点:
《最后一次讲演》——
是即兴演讲,作者情感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革命性。
VS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是在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客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符合科学家身份特点。
【课堂小结】
这篇演讲词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写作特点】
1.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本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
2.多种论证方法有机结合。
(1)引用论证。如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
(2)举例论证。如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后因头痛而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3)对比论证。如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的?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短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