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课先锋】第21课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备课先锋】第21课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6 16:12:17

内容文字预览

(共33张PPT)
庄子与惠子
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论辩之趣。
3.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了解庄子思想,提高阅读品位。
语言运用: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能够准确翻译并诵读全文。
思维能力: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和惠子的截然不同认知态度。
审美创造:感知语言的魅力,涵养高雅情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庄子与惠子
游于濠梁之上
háo
题目释义
濠梁: 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
本文节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因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情趣而很难找到知己。惠子就是庄子一个难得的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博学,对于探讨知识、人生哲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就记述了两人一次辩论的场景。
背景链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听范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一种白色小鱼。
不慌不忙,悠闲舒缓。
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译 文
这。
疏通文意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译 文
疑问代词,怎么。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译 文
副词,固然。
副词,本来。
完全,完备。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译 文
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疑问代词,哪里。
已经。
助词,用于句末,表提顿,以引起下文。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阅读庄子与惠子的对话并思考: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
课文精讲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庄子
庄子无从得知鱼的快乐
惠子
鱼之乐
1.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即“人乐鱼亦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到了濠水时才感到鱼的快乐,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
3.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4.在这场辩论中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其机智灵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惠子】
【庄子】
力辩
求真
拘泥
巧辩
尚美
超然
氛围: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1.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论辩特点和思想?整个论辩的氛围怎样?
合作探究
2.关于这场“濠梁之辩”的结果,有人说是庄子赢了,有人说是惠子赢了,你认为是谁赢了?
①从故事本事来看,庄子占了上风。文章中间段,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②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3.结合两则故事试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北冥有鱼》大鹏向南飞行,需要乘着六月的风而去。也就是说,大鹏的飞行是有所“待”的。它虽然能够在天空翱翔,看似自由自在,但其实还要借助风的力量,也就是说,它受到了风的制约。如果没有大风,大鹏是不可能飞翔的。因此,在天空翱翔的大鹏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发出感叹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首先发难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反唇相讥
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全矣——逻辑推断
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回转话题
机智巧辩
结构梳理
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课文小结
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论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辩论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写作特色
①安知鱼之乐
②请循其本
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安定;安全
古义:追溯 今义:遵守,依照,沿袭
古今异义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
副词,固然
副词,本来
动词,巩固
形容词,顽固、固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愚公移山》

是鱼之乐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我知之濠上也
结构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代词,代指鱼之乐
介词,到
介词,在
文言句式
“……也”表判断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状语后置,即“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判断句
倒装句
省略句
省略介词“于”,即“我知之于濠上也”
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成语和名言都出自《庄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成者英雄败者贼
拓展提升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展开想象,扩写(也可续写、改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一故事。
课后作业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论辩之趣。
3.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了解庄子思想,提高阅读品位。
语言运用: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能够准确翻译并诵读全文。
思维能力: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和惠子的截然不同认知态度。
审美创造:感知语言的魅力,涵养高雅情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庄子一个有趣的灵魂
【题目释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濠梁: 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
【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因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情趣而很难找到知己。惠子就是庄子一个难得的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博学,对于探讨知识、人生哲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就记述了两人一次辩论的场景。
【听范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疏通文意】
译文: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译文: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译文: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译文: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课文精讲】
1.阅读庄子与惠子的对话并思考: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即“人乐鱼亦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到了濠水时才感到鱼的快乐,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
3.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4.在这场辩论中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其机智灵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合作探究】
1.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论辩特点和思想?整个论辩的氛围怎样?
2.关于这场“濠梁之辩”的结果,有人说是庄子赢了,有人说是惠子赢了,你认为是谁赢了?
①从故事本事来看,庄子占了上风。文章中间段,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②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3.结合两则故事试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北冥有鱼》大鹏向南飞行,需要乘着六月的风而去。也就是说,大鹏的飞行是有所“待”的。它虽然能够在天空翱翔,看似自由自在,但其实还要借助风的力量,也就是说,它受到了风的制约。如果没有大风,大鹏是不可能飞翔的。因此,在天空翱翔的大鹏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结构梳理】
【小结】
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写作特色】
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论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辩论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①安知鱼之乐
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安定;安全
②请循其本
古义:追溯 今义:遵守,依照,沿袭
一词多义
文言句式
判断句: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
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即“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 省略介词“于”,即“我知之于濠上也”
【拓展提升】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成语和名言都出自《庄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成者英雄败者贼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课后作业】
展开想象,扩写(也可续写、改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一故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