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一课时)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感受中国的发展和在世界中的地位。
1
基本国情
CONTENTS
目
录
2
区域特色
3
中国与世界
4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教学目标
地理实践力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的基本国情;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我国的区域特色;
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运用资料,联系现状,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PART 01
基本国情
基本国情
从地形上看,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兼而有之,赋予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以多样化的色彩。
4大高原
4大盆地
3大平原
山区面积占2/3
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地 形 → 农业
耕 地(种植业)
畜 牧 业
平原种农作物,山上种果树
平原
高原
盆地
梯 田
林 地
丘陵
山地
基本国情
5种温度带
4个干湿地区
5种气候类型
基本国情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从北到南由寒变暖,从东到西由湿变干,北方与南方、沿海与内地的地理环境状况明显不同。
国土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径流量 森林面积
中国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中国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1/3 3/5 1/3 1/4 1/5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一部分自然资源的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比较少。
基本国情
在自然条件方面,你知道中国具有哪些基本国情?
在社会经济方面,你知道中国具有哪些基本国情?
指 标 1978 1990 2000 2005 2010 2011
GDP居世界位次 10 11 6 5 2 2
人均国民总收入居世界位次 175 178 141 128 121 114
参与排序的国家数 188 200 207 208 215 213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和人均经济量较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基本国情
PART 02
区域特色
区域特色
中国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的良港和星罗棋布的岛屿,这为中国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众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崛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区域特色
京津冀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
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
区域特色
找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说一说它们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这五个经济特区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区域特色
建设中的深圳市区(1980年)
深圳市区新貌(2010年)
海南省推进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大力开发以热带海岛风情为主要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成为中国南部海疆一颗充满魅力的璀璨明珠。
区域特色
中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沿边地区,国家相继开放了一系列陆地边境口岸,与邻国开展广泛的边界贸易。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的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云南的旅游业成为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沿边地区应积极利用边境口岸,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区域特色
(1)找出重庆、宜昌、岳阳、武汉、黄石、九江、芜湖、南通等8个城市,议一议,它们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并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沿长江分布,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好。
具有沿江航运和江海联运的优势。
区域特色
(2)找出郑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银川、兰州等城市,说出它们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想一想,这些城市所在地区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沿黄河分布
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较丰富,基础设施较好
区域特色
重庆
兰州
区域特色
区域特色
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流经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灌溉着无数农田,连接了众多城镇。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PART 03
中国与世界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物,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能源组织 、国际科学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金融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不结盟运动、上海合作组织、亚洲议会论坛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
中国与世界
中国已参加了近300个国际公约、130多个国际组织。
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
中国领导人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中国与世界
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正在阔步走向世界,全球化指数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中国海军参加亚丁湾护航
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
中国与世界
中国与世界
2022年北京冬奥会
中国与世界
我国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2010年) 谷物 第1位
肉类 第1位
大豆 第4位
花生 第1位
油菜籽 第1位
甘蔗 第3位
水果 第1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10年) 钢 第1位
煤 第1位
原油 第4位
发电量 第1位
水泥 第1位
化肥 第1位
棉布 第1位
中国与世界
我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中国与世界
中国“新四大发明”
高铁
网购
共享单车
移动支付
PART 04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大气污染
水污染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水土流失
全球变暖
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阅读材料,说一说,下面的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与居世界第1位的美国相比,尚存在着显著差距。中国人均GDP居世界第121位。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目前,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气储量不到世界人均的1/10,人均主要金属储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4,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居高不下。中国单位产值的能耗,约相当于美国的3倍、德国的4倍和日本的6倍。中国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仍很突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等加强。
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我国人均资源少
资源利用率低,污染问题严重
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水平还需提高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应该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太阳能、风能、核能
一矿变多矿,垃圾回收
“碳达峰”
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中国气候领导力
“碳中和”
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
生产技术变革
生活方式变革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创建美丽中国共同努力,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课堂小结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基本国情
区域特色
中国与世界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自然地理环境复杂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沿海、沿边地区特色
长江、黄河流域特色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及事务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当堂检测
1.在国际竞争中,我国面临的挑战是( )
A.能源供应紧张,需从国外大量进口 B.技术落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技术
C.主要出口农业初级产品,价格低廉 D.人口老龄化,需从国外输入劳动力
2.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B.我国有55个民族
C.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D.我国陆地面积960平方千米
3.有关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D.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
A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