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 22 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瓶中盛满水,从 b 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 NO 2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 a 口进气干燥 NH 3
C.从 b 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 CO 2
D.瓶中装满水,a 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 b 口进气,测量生成 H2的体积
2、如图是利用试纸、铅笔芯设计的微型实验.以铅笔芯为电极,分别接触表面皿上的试纸,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 试纸变蓝
B.KI﹣淀粉试纸变蓝
C.通电时,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D.电子通过 pH 试纸到达 KI﹣淀粉试纸
3、下列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向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约 3mL 浓硫酸,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B 制取干燥的氨气 向生石灰中滴入浓氨水,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 P O2 5的干燥管
C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氨水
D 除去 MgCl2溶液中少量 FeCl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 MgO3 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
A.A B.B C.C D.D
4、某元素基态原子 4s 轨道上有 1 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不可能是( )
A.3p64s1 B.4s1 C.3d54s1 D.3d104s1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B.铁锈是化合物,可用 Fe O ·nH O(2 n<3)2 3 2 ≤ 表示
C.已知 CH +H O CH OH+H ,该反应的有机产物是无毒物质4 2 3 2
D.C(CH )3 4的二氯代物只有 2 种
6、设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5.6 g铁与足量硫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
B.1 mol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3N A
C.在0.1 molNaHSO 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3N 4 A
D.6.2g白磷分子中含P—P键为0.2N A
7、海水中含有 80多种元素,是重要的资源宝库。己知不同pH条件下,海水中碳元素的存在形态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当 pH 8.14,此中主要碳源为 HCO
3
B.A点,溶液中H CO 和HCO 浓度相同
2 3 3
C.当c(HCO- )=c(CO2- )时, c(H ) c(OH )
3 3
D.碳酸的K 约为10 10
a2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 HA 的 K 越小,则 NaA 的 K (a h 水解常数)越小
B.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减小了活化能,故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易产生铜绿
D.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和
9、25℃时,将浓度均为 0.1 mol·L-1,体积分别为 Va和 V HA BOHb的 溶液与 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 V +Va b=
100 mL,V 、Va b与混合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 (HA)=1×10-6 a
B.b 点 c(B+)=c(A-)=c(OH-)=c(H+)
C.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D.c 点时,c(A-)/[c(OH-) c(H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溶液颜色 FeCl +3KSCN Fe(SCN)
3 3
A 向 FeCl 和 KSCN3 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 KCl 固体
变浅 +3KCl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后溶
B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FeI 固体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大量 Fe3+ 2
液变黄
取 3mL 1 mol·L-1NaOH 溶液,先加入 3滴 1 mol·L-1 出现红褐 Mg(OH) 的 K 比 Fe(OH)2 sp 3的
C
MgCl , 3 1 mol·L-1FeCl K
2溶液再加入 滴 3溶液 色沉淀 sp大
常温下,向浓度、体积都相同的 Na CO 和 NaHCO ,2 3 3 变红前者 结合质子的能
D
溶液中各滴加 1滴酚酞 红色更深 力:CO 2->HCO - 3 3
A.A B.B C.C D.D
11、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葡萄糖→(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 Br /CCl 褪色
2 4
D.酶通常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12、下列电池工作时,O 在正极放电的是( )
2
A.锌锰电池 B.氢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
A.A B.B C.C D.D
13、X、Y、Z、W 均是短周期元素,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2 -与 Y+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是第 3 周期元素的简单
离子中半径最小的,W 的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Y>Z>W
C.离子半径:Y+> X2- D.Y 与 W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14、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甘氨酸 C.I D.CaCO
2 3
15、洛匹那韦是一种 HIV-1 和 HIV-2 的蛋白酶的抑制剂, 下图是洛匹那韦的结构简式,下列 有关洛匹那韦说法错
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B.分子中有四种含氧官能团
C.分子式是 C H N O D.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37 48 4 4
16、丁苯橡胶的化学组成为 ,其单体一定有( )
A.2﹣丁炔 B.1,3﹣丁二烯 C.乙苯 D.乙烯
17、共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烃称为桥环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桥环烃二环[2.2.0]己烷的碳原子编
号为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桥头碳为 1 号和 4 号
B.与环己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氯代物有 6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18、运输汽油的车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19、热催化合成氨面临的两难问题是:采用高温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会因平衡限制导致 NH 产率降低。我国科研人员
3
研制了 Ti-H-Fe 双温区催化剂(Ti-H 区域和 Fe 区域的温度差可超过 100℃)。Ti-H-Fe 双温区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
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 N N 的断裂过程
B.① ③在高温区发生,②④⑤在低温区发生
C.④为 N 原子由 Fe 区域向 Ti-H 区域的传递过程
D.使用 Ti-H-Fe 双温区催化剂使合成氨反应转变为吸热反应
20、溶液 A 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 Na 、 NH 、Ba2 、Mg2 、SO2 、SO2 、Cl 、OH 。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
4 4 3
如下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 F 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溶液 A 中一定存在 NH 、SO2 、SO2 ,可 能存在Na
4 4 3
C.溶液 A 中一定存在 NH 、Mg2 、SO2 、SO2 ,可能存在Cl
4 4 3
D.溶液 A 中可能存在 Cl ,且 c Na + 0.20 mol L-1
21、将燃着的 H S 不断通入盛有一定量 O 的集气瓶中。当火焰熄灭后继续通入 H S,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2 2 2
A.2H S+O =2S+2H O B.2H S+3O =2SO +2H O
2 2 2 2 2 2 2
C.2H S+SO =3S+2H O D.2SO +O =2SO
2 2 2 2 2 3
22、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 84 分)
23、(14 分)H 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 F(-Ph 代表苯基):
(1)已知 X 是一种环状烃,则其化学名称是___。
(2)Z 的分子式为___;N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
(5)T 是 R 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T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
五个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a.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1molT 最多消耗 2mol 钠
c.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连接 2 个官能团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结合所学知识,以 为原料合成 OHCCH CH COOH2 2 ,设计合成路线:___(其他试剂
任选)。
24、(12 分)化合物 X 由三种元素(其中一种是第四周期元素)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 A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0.714 g·L-1;碱性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
(1)X 中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X 的化学式__________。
(2)X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化合物 Y 由 X 中金属元素和第四周期元素构成,设计实验证明 Y 的晶体类型__________。
(4)补充焰色反应的操作:取一根铂丝,________,蘸取待测液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25、(12 分)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两组实验。
实验一:
已知:3Fe(s)+4H O(g) Fe O (s)+4H (g) 2 3 4 2
(1)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所制
得的纯净氢气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为检验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是否含+3 价的铁元素,该同学取一定量的固体并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
滴加_______溶液(填试剂名称或化学式),没有出现血红色,说明该固体中没有+3 价的铁元素。请你判断该同学的
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 K1和 K2(设为装置 A)
称重,记为 m g1 。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 A 称重,记为 m g,B2 为干燥管。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
验。
实验步骤如下:(1)________,(2)点燃酒精灯,加热,(3)______,(4)______,(5)______,
(6)称量 A, 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 A 恒重,记为 m g。 3
(3)请将下列实验步骤的编号填写在对应步骤的横线上
a.关闭 K 和 K b1 2 .熄灭酒精灯 c.打开 K 和 K 1 2 缓缓通入 N d2 .冷却至室温
(4)必须要进行恒重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绿矾受热只是失去结晶水,硫酸亚铁本身不会分解, 根据实验记录,
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 x=__________________(用含 m 、 m 、 m1 2 3的列式表示)。
26、(10 分)连二亚硫酸钠(Na S O2 2 4)俗称保险粉,是工业上重要的还原性漂白剂,也是重要的食品抗氧化剂。某学
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设计实验制取保险粉。
已知:Na S O2 2 4是白色固体,还原性比 Na SO2 3强,易与酸反应(2S O 2-+4H+=3SO ↑+S↓+2H O2 4 2 2 )。
(一)锌粉法
步骤 1:按如图方式,温度控制在 40~45℃,当三颈瓶中溶液 pH 在 3~3.5 时,停止通入 SO ,反应后得到 ZnS O2 2 4
溶液。
步骤 2:将得到的 ZnS O2 4溶液加入 NaOH 溶液中,过滤,滤渣为 Zn(OH)2,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
Na S O 2H O
2 2 4 2 晶体。
步骤 3:,经过滤,用乙醇洗涤,用 120~140℃的热风干燥得到 Na S O2 2 4。
(二)甲酸钠法
步骤 4:按上图方式,将装置中的 Zn 粉和水换成 HCOONa、Na CO2 3溶液和乙醇。温度控制在 70~83℃,持续通入
SO ,维持溶液 pH 在 4~6,经 5~8 小时充分反应后迅速降温 45~55℃,立即析出无水 Na S O2 2 2 4。
步骤 5:经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 Na S O2 2 4。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 1 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容器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
(2)步骤 2 中“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 Na S O 2H O2 2 4 2 晶体”的原理是(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文字说明)
______。
(3)两种方法中控制温度的加热方式是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判断,Na S O 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为:______2 2 4 。
(5)甲酸钠法中生成 Na S O2 2 4的总反应为______。
(6)两种方法相比较,锌粉法产品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7)限用以下给出的试剂,设计实验证明甲酸钠法制得的产品中含有 Na SO2 4。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AgNO3溶液、BaCl 溶液______2 。
27、(12 分)草酸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草酸晶体(H C O 2H O)无色易溶于水,熔点为 101 2 2 4 2 ℃,
受热易脱水、升华,在 170 ℃以上分解。常温下,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 =5.4×10-21 ,K =5.4×10-52 。回答下列问题:
(1)拟用下列装置分解草酸制备少量纯净的 CO,其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填字母)。
(2)相同温度条件下,分别用 3 支试管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
试管 A B C
4 mL0.01mol/L 4 mL 0.02mol/L 4 mL 0.03mol/L
加入试剂 KMnO KMnO KMnO
4 4 4
1 mL0.1moL/L
1 mL0.1moL/L H SO 1 mL0.1moL/LH SO
2 4 2 4
H2SO
4
2 mL0.1mol/L 2 mL 0.1mol/L 2 mL 0.1mol/L
H C O H C O H C O
2 2 4 2 2 4 2 2 4
褪色时间 28 秒 30 秒 不褪色
写出试管 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上述实验能否说明“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
快”?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为弱酸的方案及其结果均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室温下,取 0.010mol/L 的 H C O 2 2 4 溶液,测其 pH=2;
B.室温下,取 0.010 mol/L 的 NaHC O2 4溶液,测其 pH>7;
C.室温下,取 pH=a(a<3)的 H C O 100 pH
D.取 0.10mol/L 草酸溶液 100mL 与足量锌粉反应,收集到 H2体积为 224mL(标况)。
(4)为测定某 H C O 溶液的浓度,取 20.00 mLH C O2 2 4 2 2 4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 2-3 滴指示剂,用 0.1000mol/L 的 NaOH
溶液进行滴定,进行 3 次平行实验,所用 NaOH 溶液体积分别为 19.98 mL、20.02 mL 和 22.02mL。
①所用指示剂为__________;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②H C O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2 2 4 ;
③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滴定管在盛装 NaOH 溶液前未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震荡的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
C.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28、(14 分)氮、磷、硼、砷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 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 a、
b、c、d、e 对应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__(用元素符号表示),e 点代表的第三周期某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
高能层符号为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
(2)已知反应:(CH ) C-F+SbF →(CH ) CSbF ,该反应可生成(CH ) C+,该离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__。
3 3 5 3 3 6 3 3
(3)一种新型储氢化合物氨硼烷是乙烷的等电子体,且加热氨硼烷会慢慢释放氢气,推断氨硼烷的结构式为__(若含有
配位键,要求用箭头表示)。
(4)PCl 是一种白色晶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热可在 148℃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测得其中含有一种正四面
5
体形阳离子和一种正八面体形阴离子,熔体中 P-Cl 的键长只有 198nm 和 206nm 两种,这两种离子的化学式为__;
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大于 PCl 的键角原因为___。
3
(5)砷化硼为立方晶系晶体,该晶胞中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1 1 1 1 1 1
B:(0,0,0);( , ,0);( ,0, );(0, , )
2 2 2 2 2 2
1 1 1 1 3 3 3 1 3 3 3 1
As:( , , );( , , );( , , );( , , )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①请在图中画出砷化硼晶胞的俯视图__。
②与砷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__个,与每个硼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 __个。
29、(10 分)主要用于高分子胶囊和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的甲基两烯酸缩水油酯 GMA(即: )的合成路线
如下(部分反应所需试剂和条件已略去):
已知: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GMA 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B 中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油的系统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 D 中所含官能团各类的实验设计中,所需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 是 H 的同分异构体。M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述所有条件的 M 的所有可能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
(5)已知: { 2 }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并结合此信息,以丙烯为原料,完善下列合成有机物 C 的路
线流程图:丙烯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包括 22 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答案解析】
A. 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不能用排水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A 项错误;
B. 氨气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 项错误;
C.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对此图应该从长导管(a)进,短导管(b)出,C 项错误;
D. 测量氢气体积,瓶内装满水,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氢气应从短导管进,长导管接量筒,D 项正确;
答案选 D。
【答案点睛】
观察图示可知,此装置被称为“万能装置”,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气体、净化、检验气体、监控
气体流速、测量气体体积等,根据用途不同,选择不同的进气导管或选择加入合适的实验试剂进行试验。
2、D
【答案解析】
A.连接负极的铅笔芯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pH 试纸遇
碱变蓝色,故 A 正确;
B.连接正极的铅笔芯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碘与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
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故 B 正确;
C.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装置,为电解池,故 C 正确;
D.电子不通过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D。
【答案点睛】
考查电解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及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该装置为电解池,连接负极的铅
笔芯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同时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连接正极的铅笔芯为阳极,阳极上氯
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碘与淀粉试液变蓝色,注意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形成,为易错点。
3、D
【答案解析】
A、该实验体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选项 A 错误;
B、氨气为碱性气体,而 P O 是酸性氧化物,两者在潮湿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选项 B2 5 错误;
C、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氨水将得到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选项 C 错误;
D、MgO 粉末可促进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的沉淀,过滤后得到 MgCl2溶液,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D。
4、A
【答案解析】
基态原子 4s 轨道上有 1 个电子,在 s 区域价电子排布式为 4s1,在 d 区域价电子排布式为 3d54s1,在 ds 区域价电子排
布式为 3d104s1,在 p 区域不存在 4s 轨道上有 1 个电子,故 A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 A。
5、D
【答案解析】
A.用乙醚作萃取剂,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是物理过程,A 不正确;
B.铁锈是混合物,成分复杂,B 不正确;
C.该反应的有机产物 CH OH3 是有毒物质,C 不正确;
D.C(CH )3 4的二氯代物中,共有 2 个 Cl 连在同一碳原子上和不同碳原子上 2 种可能结构,D 正确;
故选 D。
6、A
【答案解析】
A. Fe 与 S 反应生成 FeS,Fe 的化合价变为+2 价,5.6g 铁物质的量是 0.1mol,1mol 铁失去 2mol 电子,所以 0.1mol 铁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 ,AA 正确;
B.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无碳碳双键,B 错误;
C.NaHSO 晶体由 Na+和 HSO -构成,0.1mol NaHSO 中含离子总数为 0.2 N ,C4 4 4 A 错误;
D.白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1 个分子中含有 6 个 P—P 共价键,6.2 g 白磷(分子式为 P )的物质的量是 0.05mol4 ,分子
中含有 P—P 共价键 0.3mol,含 P—P 键数目为 0.3N ,DA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A。
7、B
【答案解析】
A.根据上图可以看出,当 pH 为 8.14 时,海水中主要以HCO - 的形式存在,A 项正确;
3
B.A 点仅仅是 HCO - 和CO +H CO 的浓度相同,HCO - 和H CO 浓度并不相同,B 项错误;
3 2 2 3 3 2 3
C.当 c(CO 2- )=c(HCO - )时,即图中的 B 点,此时溶液的 pH 在 10 左右,显碱性,因此c(+)H<c(O-)H,C 项正确;
3 3
c(H+ ) c(CO2- )
D.K 的表达式为 3 ,当 B 点二者相同时,K 的表达式就剩下 c(H+ ),此时c(H + )约为10-10 ,D 项正
a2 c(HCO - ) a2
3
确;
答案选 B。
8、D
【答案解析】
K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 HA 的电离常数为 Ka,则其盐 NaA 的水解常数 K 与 Kh a存在关系为:K =
w
h ,所以 Ka越K
a
小,Kh越大,故 A 错误;
B、温度升高,更多分子吸收能量成为活化分子,反应速率增大,但活化能不变,故 B 错误;
C.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锌比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与铜相比它更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阻碍了铜在空气中的氧
化,所以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故 C 错误;
D、 和 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峰的个数相同,但峰面积之比分别为 1∶2∶2∶3 和 1∶2∶2∶1,可
以区分,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9、D
【答案解析】
根据图知,酸溶液的 pH=3,则 c(H+)<0.1mol/L,说明 HA 是弱酸;碱溶液的 pH=11,c(OH-)<0.1mol/L,则 BOH
是弱碱,结合图像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A、由图可知 0.1mol/L HA 溶液的 pH=3,根据 HA H++A-可知 Ka=10-3×10-3/0.1=10-5,A 错误;
B、b 点是两者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为:c(B+)=c(A-)>c(H+)=c(OH-),B 错误;
C、a→b 是酸过量和 b→c 是碱过量两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受抑制,b 点是弱酸弱碱盐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所以
a→c 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C 错误;
D、c 点时,c(A-)/[c(OH-) c(HA)]=1/Kh,水解平衡常数 Kh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h增大,1/Kh减小,所以
c(A-)/[c(OH-) c(H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 正确;
答案选 D。
10、D
【答案解析】
A、发生的离子反应:Fe3++3SCN- Fe(SCN) ,加入 KCl 固体,平衡不移动,故 A 错误;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
可将 Fe2+氧化为 Fe3+,将 I-氧化成 I ,Fe3+、I B C NaOH2 2在溶液种都显黄色,故 错误; 、因为加入 是过量,再滴
入 3滴FeCl 溶液,Fe3+3 与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 C D、Na CO 、NaHCO3,不能说明两者溶度积大小,故 错误; 2 3 3
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前者红色更深,说明 CO 2-3 水解的程度比 HCO -大,即 CO 2-3 3 结合 H+能力强于 HCO - D3 ,故
正确。
11、B
【答案解析】
A.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能释放出能量,故 A 正确;
B. 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不能被消化功能,故 B 错误;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能使 Br /CCl C2 4褪色,故 正确;
D. 酶是蛋白质,具有高选择性和催化性能,故 D 正确;
答案选 B。
12、B
【答案解析】
A 选项,锌锰电池,锌为负极,二氧化锰为正极,故 A 错误;
B 选项,氢燃料电池,氢气为负极,氧气为正极,故 B 正确;
C 选项,铅蓄电池,铅为负极,二氧化铅为正极,故 C 错误;
D 选项,镍镉电池,镉为负极,氢氧化氧镍为正极,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13、D
【答案解析】
Z是第 3 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则 Z为 Al,X2 -与 Y+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X 为 O,Y 为 Na,W 的
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则 W 为 S,以此解题。
【题目详解】
根据分析,X 为 O、Y 为 Na、Z为 Al、W 为 S;
A.X 为 O,最外层电子数为 6,Y 为 Na,最外层电子数为 1,Z为 Al,最外层电子数为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Z >
Y,故 A 错误;
B.Y 为 Na、Z为 Al、W 为 S,铝的原子半径与钠相比较小,且其价电子数较多,故金属键较强,则铝的熔点高于钠,
即单质沸点:Z > Y,故 B 错误;
C.X 为 O、Y 为 Na,X2 -与 Y+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离子半径:Y+< X2-,故 C 错误;
D.Y 为 Na、W 为 S ,Y 与 W 形成的化合物为硫化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显碱性,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答案点睛】
酸雨是硫和氮的氧化物造成的,分析出 W 是硫。
14、D
【答案解析】
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是强电解质,弱酸和弱碱都
是弱电解质。
【题目详解】
A.蔗糖是非电解质,故 A 不选;
B.甘氨酸是弱电解质,故 B 不选;
C.I 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 C 不选;
2
D.CaCO 属于盐,是强电解质,故 D 选;
3
故选 D。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判断,电解质强弱与电离程度有关,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无关,D 为易错点,CaCO 难溶,
3
但溶于水的部分全电离。
15、C
【答案解析】
A. 根据图示结构简式知,结构中含有肽键(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 A 正确;
B. 根据图示结构简式知,分子中有肽键、羰基、羟基、醚键四种含氧官能团,故 B 正确;
C. 根据图示结构简式知,分子中含有 5 个 O 原子,故 C 错误;
D. 结构中含有羟基,则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故 D 正确;
故选 C。
【答案点睛】
高中阶段主要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卤原子、羟基、醛基、羰基、羧基、酯基、硝基、氨基(主要前 8 个)
等,本题主要题干要求是含氧官能团。
16、B
【答案解析】
根据丁苯橡胶的结构可知,其主链上全是碳原子,故其一定是由单体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由于其分子式中有双键,
一定是发生聚合反应新生成的,将链节分断,可以发生其单体是苯乙烯和 1,3﹣丁二烯,答案选 B。
17、C
【答案解析】
A.由桥环烃二环[2.2.0]己烷的结构可知,桥头碳为 1 号和 4 号,形成 2 个四元碳环,故 A 正确;B. 桥环烃二环[2.2.0]
己烷和环己烯的分子式均为 C H ,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B 正确;
6 10
C.该烃分子有 2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二氯代物中 2 个氯原子在同一碳原子上的有 1 种,在不同碳原子上的有 6
种,故其二氯代物有 7 种,故 C 错误;
D.该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形成 4 个单键,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故 D 正确;
故选 C。
【答案点睛】
18、B
【答案解析】
A、汽油是易燃品,不是腐蚀品,故不选 A;
B、汽油是易燃液体,故选 B;
C、汽油是易燃品,不是剧毒品,故不选 C;
D、汽油是易燃品,不是氧化剂,故不选 D;选 B。
19、C
【答案解析】
A. 经历①过程之后氮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并没有变成氮原子,,①过程中氮氮三键没有断裂,故 A 错误;
B. ①为催化剂吸附 N 的过程,②为形成过渡态的过程,③为 N2 2解离为 N 的过程,以上都需要在高温时进行;为了增
大平衡产率④⑤要在低温区进行,故 B 错误;
C. 由题中图示可知,过程④完成了 Ti-H-Fe-*N 到 Ti-H-*N-Fe 两种过渡态的转化,N 原子由 Fe 区域向 Ti-H 区域传递,
故 C 正确;
D. 化学反应不会因加入催化剂而改变吸放热情况,故 D 错误;
故选:C。
20、D
【答案解析】
溶液 A 中滴加过量 BaCl B2溶液所得沉淀 溶解于稀盐酸,部分溶解,并得到沉淀 D 为 BaSO4,物质的量是 0.01mol,
溶解的为 BaSO3,质量为 2.17g,物质的量为 0.01mol,由此推断原溶液中含有 SO 2-4 和 SO 2-3 ,物质的量均为 0.01mol;
排除原溶液中含有 Ba2+;滤液 C 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无沉淀可知溶液中无Mg2+,有气体放出,可知溶液中有 NH +4 ,
根据生成氨气 448mL,可知溶液中 NH +4 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溶液是电中性的,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还
含有 Na+,其物质的量为 0.02mol,可能还含有 Cl-。
【题目详解】
A. 气体 F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 错误;
B.由分析可知,溶液 A 中一定存在 Na+,B 错误;
C. 由分析可知,溶液 A 中一定不存在 Mg2+,C 错误;
D. 由分析可知,溶液 A 中不存在 Cl-时 Na+物质的量为 0.02mol,若溶液 A 中存在 Cl-,Na+物质的量大于 0.02mol,
即 c(Na+) ≥ 0.20 mol·L-1,D 正确;
故答案选 D。
21、C
【答案解析】
将燃着的 H S 不断通入盛有一定量 O 的集气瓶中,开始氧气过量 H S 完全燃烧生成 SO2 2 2 2和水。所以当火焰熄灭后继
续通入 H S2 ,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2H S+SO =3S+2H O2 2 2 ;
答案选 C。
22、D
【答案解析】
A. 强碱滴定弱酸时,化学计量点 pH>7,应该用酚酞做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因为变色 pH 范围大于 7,而且由无色变
成浅红色,颜色加深,便于确定终点,故 A 错误;
B. 将少量氯水滴入溴化亚铁溶液中,Cl 首先和 Fe2+2 反应,不能证明 Cl2的氧化性比 Br2强,故 B 错误;
C. 二氧化锰是粉末状,不能用镊子取,故 C 错误;
D. CO 2-和 SO 2-3 3 在水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碱性强弱取决于对应酸的电离程度,电离常数越小,酸性越弱,对应
盐的碱性越强,pH 越大,故 D 正确;
正确答案是 D。
二、非选择题(共 84 分)
23、环戊二烯 C H O 羰基 加成反应 2 +O C u 2 +2H O 7 8 2 2
Δ
9
【答案解析】
(1)已知 X 是一种环状烃,分子式为 C H5 6推断其结构式和名称;
(2)由 Z得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由 N 得结构简式可知含氧官能团为羰基;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X与 Cl C=C=O2 发生的加成反应;
(4)反应⑥为 M的催化氧化;
(5)T 中含不饱和度为 4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苯酚结构;1molT 最多消耗 2mol 钠则含有两个羟基;同一
个碳原子上不连接 2 个官能团,以此推断;
(6)运用上述流程中的前三步反应原理合成环丁酯,环丁酯水解、酸化得到 OHCCH CH COOH2 2 。
【题目详解】
(1)已知 X 是一种环状烃,分子式为 C H X5 6,则 为环戊二稀,故答案为环戊二烯;
(2)Z 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 H O;由 N 得结构简式可知含氧官能团为酮键;故答案为:C H O7 8 7 8 ;羰
基;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X与 Cl C=C=O2 发生的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4)反应⑥为 M 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为:2 +O C u 2 +2H O2 2 ,故答案为:
Δ
2 +O C u 2 +2H O2 2 ;
Δ
(5)R 中不饱和度为 4,T 中苯环含有 4 个不饱和度,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苯酚结构;1molT 最多消耗 2mol
钠则含有两个羟基;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连接 2 个官能团。则有两种情况,苯环中含有 3个取代基则含有两个羟基和一
个甲基,共有 6种同分异构体;苯环中含有 2个取代基则一个为羟基一个为-CH OH2 ,共有三种同分异构体(邻、间、
对),则共有 9 种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有五个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9; ;
(6)参考上述流程中的有关步骤设计,流程为: ,
故答案为: 。
24、碳、溴 Na CBr Na CBr+4H O=4NaOH+NaBr+CH ↑ 5 5 2 4 将 Y 加热至熔化,然后测其导电性,若熔融状态
下能导电,证明该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 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答案解析】
X 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A 和碱性溶液,气体 A 摩尔质量为 M=0.714 g·L-1×22.4 L/mol=16 g/mol,则 A 是 CH4,说明 X 中
含有 C 元素;碱性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碱性溶液含有钠元素,物质 X 中有钠元素;向该碱性溶液中加入 0.04 mol
HCl 溶液显中性后,再加入足量 HNO 酸化,再加入 AgNO3 3溶液产生两种沉淀,质量和为 7.62 g,根据 Cl-守恒,其
中含有 AgCl 沉淀质量为 m(AgCl)=0.04 mol×143.5 g/mol=5.74 g,X 中含有的另外一种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可以与 Ag+
反应产生沉淀,则该元素为溴元素,则 X 的组成元素为 Na、C、Br 三种元素,形成的沉淀为 AgBr,其质量为 m(AgBr)=
7.62 g-5.74 g=1.88 g,n(AgBr)=1.88 g ÷188 g/mol=0.01 mol,X 中含有 Br-0.01 mol,其质量为 0.01 mol×80 g/mol=0.80 g,
结合碱性溶液中加入 0.04 mol HCl,溶液显中性,说明 2.07gX 中含有 0.05 molNa+,X 与水反应产生 0.01 mol HBr 和
0.05 mol NaOH,其中 0.01 mol HBr 反应消耗 0.01 mol NaOH,产生 0.01 mol NaBr,还有过量 0.04 molNaOH,则 X
中含有 C 的物质的量为 n(C)=(2.07 g-0.05 mol×23 g/mol-0.80 g)÷12 g/mol=0.01 mol,n(Na):n(Br):n(C)=0.05:0.01:
0.01=5:1:1,则 X 化学式为 Na CBr,Na CBr 与水反应总方程式为:Na CBr+4H O=4NaOH+NaBr+CH ↑5 5 5 2 4 ,据此分
析解答。
【题目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X 是 Na CBr A CH NaOH NaBr 4 15 , 是 4,碱性溶液为 与 按 : 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中性溶液为 NaCl、
NaBr 按 4:1 物质的量的比的混合物,沉淀为 AgCl、AgBr 混合物,二者物质的量的比为 4:1;
(1)X 化学式为 Na CBr5 ,其中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为碳、溴;
(2)X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CBr+4H O=4NaOH+NaBr+CH ↑5 2 4 ;
(3)化合物 Y 由 X 中金属元素和第四周期元素构成,则 Y 为 NaBr,该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证明 Y 的晶体类型实验是:
将 NaBr 加热至熔化,测其导电性,若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证明在熔融状态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则该物质是由离
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4)补充焰色反应的操作:取一根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在酒精灯或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待测液
灼烧,观察火焰颜色,来确定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颜色反应的操作及化合物类型判断方法。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的构
成微粒,并结合题干信息计算、推理。
25、乙 铜丝由黑变红 硫氰化钾或 KSCN 不正确,因为铁过量时: Fe+2Fe3+→3Fe2+ c b d a
152(m m )
确保绿矾中的结晶水已全部失去 2 3
18(m m )
3 1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一:(1)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Fe O3 4和氢气,虚线框中的装置是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根据氢气
的密度比空气小分析;氧化铜被氢气还原为铜单质;(2)Fe3+能使 KSCN 溶液变成血红色;单质铁能把 Fe3+还原为
Fe2+;
实验二:(3)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空气能氧化硫酸亚铁,所以加热前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利用氮气排出空气,为
使生成的水蒸气完全排出,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 K 和 K 4)进行恒重操作可以确保绿矾中1 2;冷却后再称量;(
的结晶水已全部失去;(5)根据题意,生成硫酸亚铁是 m m g ,生成水的质量是 m m g ,根据
3 1 2 3
FeSO xH O FeSO xH O 计算 x值;
4 2 4 2
解析:实验一:(1)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Fe O3 4和氢气,虚线框中的装置是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氢气的密度比
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故选乙;氧化铜被氢气还原为铜单质,现象是铜丝由黑变红;(2)Fe3+能使
KSCN 溶液变成血红色,滴加 KSCN 溶液检验是否含有 Fe3+,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含有 Fe3+;单质铁能把 Fe3+还原
为 Fe2+,当铁过量时: Fe+2Fe3+=3Fe2+,所以没有出现血红色,不能说明该固体中没有+3 价的铁元素;
实验二:(3)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空气能氧化硫酸亚铁,所以加热前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利用氮气排出空气,为
使生成的水蒸气完全排出,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 K1 和 K2;冷却后再称量,正确的步骤是(1)打开 K 和 K 1 2 缓
缓通入 N ,(2)点燃酒精灯,加热,(3)熄灭酒精灯,(4)冷却至室温,(5)关闭 K 和 K ,(6)称量 A, 2 1 2 重
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 A 恒重,记为 m g;(4)进行恒重操作可以确保绿矾中的结晶水已全部失去;(53 )根据题
意,生成硫酸亚铁是 m m g ,生成水的质量是 m m g ,
3 1 2 3
152 m m
X= 2 3 。
18 m m
3 1
26、H O+SO =H SO ,Zn+2H SO = ZnS O +2H O 或 Zn+2SO = ZnS O2 2 2 3 2 3 2 4 2 2 2 4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气体的吸
收速率溶液中存在:Na S O (s) Na S O (aq) 2Na+ aq2 2 4 2 2 4 ( )+S O
2- (aq)[或 Na S O (s) 2Na+(aq)+S O2- (aq)],
2 4 2 2 4 2 4
增大 c(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水浴加热 Na S O2 2 4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小
2HCOONa+4SO +Na CO =2Na S O H O 3CO Zn OH Na S O2 2 3 2 2 4+ 2 + 2 ( )2难溶于水,易与 2 2 4分离取少量产品配成稀溶液,加入
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 Na SO 2 4
【答案解析】
合成保险粉的反应物为 Zn、SO 、H O,根据温度控制在 40~45℃,当三颈瓶中溶液 pH2 2 在 3~3.5 时,停止通入 SO2,
反应后得到 ZnS O2 4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1)合成保险粉的反应物有 Zn、SO 、H O,根据温度控制在 40~452 2 ℃,当三颈瓶中溶液 pH 在 3~3.5 时,说明发
生了:H O+SO =H SO2 2 2 3反应,最后反应得到 ZnS O2 4溶液,说明又发生了:Zn+2H SO ZnS O 2H O2 3 = 2 4+ 2 反应,总过程
也可以写成:Zn+2SO = ZnS O2 2 4,多孔球泡可以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气体的吸收速率;
(2)溶液中存在:Na S O (s) Na S O (aq) 2Na+(aq)+S O2- (aq2 2 4 2 2 4 )[或 Na S O s2 2 4( ) 2Na+(aq)+S O
2- (aq)],
2 4 2 4
增大 c(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 Na S O 2H O 晶体;
2 2 4 2
(3)根据温度控制在 40~45℃可知需要控制温度的加热方式一般是水浴加热;
(4)根据步骤 2 中将得到的 ZnS O 溶液加入 NaOH 溶液中,过滤,滤渣为 Zn(OH) ,向滤液中加入食盐,才析出
2 4 2
Na S O 2H O 晶体,可知 Na S O 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根据步骤 5 析出的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使晶体迅速干
2 2 4 2 2 2 4
燥,避免溶解而减少损耗,可知其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小;
(5)由题意可知甲酸钠、二氧化硫、碳酸钠反应生成 Na S O ,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2 2 4
2HCOONa+4SO +Na CO =2Na S O +H O+3CO ;
2 2 3 2 2 4 2 2
(6)锌粉法产品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 Zn(OH) 难溶于水,易与 Na S O 分离;
2 2 2 4
(7)设计实验证明甲酸钠法制得的产品中含有 Na SO ,要避免 Na S O 干扰,所以取少量产品配成稀溶液,加入足
2 4 2 2 4
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 Na SO 。
2 2 4
27、B-E-D 2MnO - +5H C O +6H+=2Mn2+ +10CO ↑+8 H O 能 实验中 KMnO 的浓度 c >c ,且其反应速
4 2 2 4 2 2 4 B A
率 ν >ν AC 酚酞 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 0.05000mol/L AD
B A
【答案解析】
(1)由题给信息可知,草酸分解时,草酸为液态,草酸晶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
(2)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草酸生成二氧化碳;硫酸、草酸浓度相同,改变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分析反应速率变
化,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依据草酸为二元弱酸和草酸氢钠溶液中草酸氢根电离大于水解分析;
(4)①强碱滴定弱酸到反应终点生成草酸钠,生成的为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②由 H C O —2NaOH 建立关系式求解可得;
2 2 4
③滴定操作误差分析可以把失误归结为消耗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分析判断。
【题目详解】
(1)由题给信息可知,草酸受热分解时熔化为液态,故选用装置 B 加热草酸晶体;草酸晶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水,则气体通过装置 E吸收二氧化碳,利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其合理的连接顺序为 B-E-D,故答案为 B-E-D;
(2)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草酸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
4
5H C O +6H+=2Mn2++10CO ↑+8H O。保持硫酸、草酸浓度相同,改变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分析反应速率变化,高锰酸钾溶液
2 2 4 2 2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实验中 KMnO 的浓度 c >c ,且其反应速率 ν >ν ,上述实验能说明相同条件下,反应物
4 B A B A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答案为 2MnO -+5H C O +6H+=2Mn2++10CO ↑+8H O;能;实验中 KMnO 的浓度 c>c ,且其反
4 2 2 4 2 2 4 B A
应速率ν >ν ;
B A
(3)A、草酸为二元酸,若为强酸电离出氢离子浓度为 0.02mol/L,pH 小于 2,室温下,取 0.010mol/L 的 H C O 溶液,
2 2 4
测其 pH=2,说明存在电离平衡,证明酸为弱酸,故 A正确;
B、室温下,0.010mol/L 的 NaHC O 溶液中草酸氢根电离大于水解,溶液呈酸性, pH 小于 7,故 B错误;
2 4
C、室温下,取 pH=a(a<3)的 H C O 溶液稀释 100 倍后,测其 pH<a+2,说明稀释促进电离,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2 2 4
为弱酸,故 C正确;
D、标况下,取 0.10mol/L 的 H C O 溶液 100mL 与足量锌粉反应,无论是强酸还是弱酸都收集到 H 体积为 224mL,故 D
2 2 4 2
错误;
故选 AC,故答案为 AC;
(4)①强碱滴定弱酸到反应终点生成草酸钠,生成的为强碱弱酸盐显碱性,所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滴入最后一滴锥
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故答案为酚酞;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且半
分钟内不变化;
②取 20.00mLH C O 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 2-3 滴指示剂,用 0.1000mol/L 的 NaOH 溶液进行滴定,并进行 3次平行实
2 2 4
验,所用 NaOH 溶液体积分别为 19.98mL、20.02mL 和 22.02mL,其中 22.02mL 误差太大,消耗平均体积为 20ml,由
H C O —2NaOH 可得 0.020L×c×2=0.1000mol/L×0.020L,解得 c=0.05000mol/L,故答案为 0.05000mol/L;
2 2 4
③A、滴定管在盛装 NaOH 溶液前未润洗,导致溶液浓度减小,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故正确;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震荡的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待测液减小,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
错误;
C、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读取的标准溶液体积减小,测定标准溶液难度偏低,故错误;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读取标准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故 D 正确;
故选 AD,故答案为 AD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注意物质分解产物的分析判断、实验验证方法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理解
与应用,掌握滴定实验的步骤、过程、反应终点判断方法和计算等是解答关键。
28、F M 9 sp3、sp2 PCl +、PCl - 4 6 两者磷原子均采取 sp3杂化,PCl3分子中 P 原子
有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和对成键电子对斥力更大,PCl +中 P4 没有孤电子对,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大于 PCl3的
键角 4 12
【答案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a、b、c、d 都是第二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由于 NH3、H O2 、HF 分子间都能形成氢键,使
它们的沸点升高,只有 CH4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沸点最低,从而得出 d 为 CH4的沸点,e 为 SiH4的沸点。在形
成氢化物的分子中,HF 形成氢键的能量最大,沸点最高。
(2) (CH ) C+离子中,CH -价电子对数为 4,与 3 个-CH 相连的 C3 3 3 3 ,价电子对数为 3,由此可确定碳原子杂化方式。
(3)氨硼烷是乙烷的等电子体,则氨硼烷的结构简式为 H NBH2 2,由此可推出其结构式。
(4)PCl
5晶体中,正四面体形阳离子应为 AB +型,正八面体形阴离子应为 AB -4 6 型,由此可得出两种离子的化学式;正
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大于 PCl3的键角,其原因可从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进行分析。
(5)从砷化硼晶体中原子的分数坐标可以看出,B 原子在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As 原子在晶胞中的八个小立方体的体心。
①砷化硼晶胞的俯视图中,B 原子位于正方形的中心、顶点和棱心,4 个 As 原子位于对角线上,且离顶点四分之一处。
②与砷原子紧邻的硼原子位于小立体的体心,砷原子位于小立方体的顶点;与每个硼原子(设此硼原子在立方体的顶点)
紧邻的硼原子在相交于此顶点的三个面心。
【题目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d 为 CH4的沸点,e 为 SiH4的沸点。在形成氢化物的分子中,HF 形成氢键的能量最大,沸点最
高。从而得出 a、b、c、d、e 对应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 F,在 Si 的基态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M,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包括 3s、3p、3d所具有的轨道)数共为 9。答案为:F;M;9;
(2) (CH ) C+离子中,CH -价电子对数为 43 3 3 ,与 3 个-CH C 33相连的 ,价电子对数为 ,由此可确定碳原子杂化方式分别
为 sp3、sp2。答案为:sp3、sp2;
(3)氨硼烷是乙烷的等电子体,则氨硼烷的结构简式为 H NBH2 2,由此可推出其结构式为 。答案为:
;
(4)PCl
5晶体中,正四面体形阳离子应为 AB +4 型,正八面体形阴离子应为 AB -6 型,由此可得出两种离子的化学式分别
为 PCl +、PCl -4 6 ;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大于 PCl3的键角,其原因是:两者磷原子均采取 sp3杂化,PCl3分子中 P
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和对成键电子对斥力更大,PCl +中 P4 没有孤电子对,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大于 PCl3
的键角。答案为:PCl +4 、PCl -6 ;两者磷原子均采取 sp3杂化,PCl3分子中 P 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和对成键电
子对斥力更大,PCl + P PCl4 中 没有孤电子对,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大于 3的键角;
(5)从砷化硼晶体中原子的分数坐标可以看出,B 原子在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As 原子在晶胞中的八个小立方体的体心。
①砷化硼晶胞的俯视图中,B 原子位于正方形的中心、顶点和棱心,4 个 As 原子位于对角线上,且离顶点四分之一处。
则砷化硼晶胞的俯视图为 。答案为: ;
②与砷原子紧邻的硼原子位于小立体的体心,砷原子位于小立方体的顶点,则与砷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 4 个;与每个
硼原子(设此硼原子在立方体的顶点)紧邻的硼原子在相交于此顶点的三个面心,则与每个硼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 12 个。
答案为:4;12。
【答案点睛】
在计算与硼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硼原子时,我们可设定便于观察其周围硼原子所在位置的一个硼原子,即在晶胞右
上角的硼原子,它属于 8 个晶胞。在每个晶胞中,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硼原子分别位于相交的三个面的面心,每个
3
面属于两个晶胞,则与每个硼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 8=12 个。
2
29、C H O 氯原子、羟基 1,2,3-丙三醇 NaOH 溶液、HNO 溶液、AgNO 溶液 7 10 3 3 3
2CH CH(OH)CH +O 2 +2H O + +H O
3 3 2 2 2
CH =CH-CH
2 3
【答案解析】
甘油与 HCl 在催化剂存在时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B:CH (OH)CH(OH)CH Cl,B 在 NaOH2 2 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反
应产生 C: ;丙烯与 HCl 发生加成反应产生 D 是 2-氯丙烷,结构简式为:CH CHClCH D NaOH3 3, 与
的水溶液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E 是 2-丙醇:CH CH(OH)CH ,E 与 O 在 Cu3 3 2 催化下,加热发生氧化反应产
生 F 是丙酮,结构简式是 ;F 在 i.NaCN 存在时,加热发生反应产生 ,该物质在 ii.H O2 、
H+作用下反应产生 G: ;G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 F: ,F 与 C 在浓硫酸
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 ,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1)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 GMA 的分子式为 C H O ;化合物 B7 10 3 结构简式为 ,根据物质结构可
知,B 中的官能团名称羟基、氯原子;甘油的系统命名为 1,2,3-丙三醇;
(2)化合物 D 是 2-氯丙烷,官能团为 Cl 原子,检验 Cl 原子的方法是取 2-氯丙烷少量,向其中加入 NaOH 的水溶液,
加热足够长时间,然后将反应后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若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就证明其中含有 Cl 原子,可见检验 D 中含有的 Cl 原子。使用的试剂有:NaOH 溶液、HNO3溶液、AgNO3溶液;
(3) 反应⑤是 2-丙醇被氧气催化氧化产生丙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 CH(OH)CH +O 2 +2H O
3 3 2 2 。反应⑧是 与 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方
程式为: + +H O2 ;
(4)H 是 2-甲基丙烯酸,结构简式为 ,M 是 H 的同分异构体。M 的同分异构体,满足条件:①能发生银
镜反应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含有醛基、含有酯基,应该为
甲酸形成的酯,分子结构中含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则 M 的所有可能的结构:
;
(5)丙烯 CH =CH-CH 与 Br 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CH =CH-CH Br2 3 2 2 2 ,该物质与与 O Ag2在 催化下,加热发生反
应产生 , 在 NaOH 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所以合成路线为:
CH =CH-CH
2 3 。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的知识,涉及物质分子式的书写、官能团的判断及检验方法、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判
断及书写等,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与合成路线的设计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关键目标
产物的结构简式,结合反应条件及题目已知信息进行推断,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