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专项训练——应用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专项训练——应用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7 21:2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专项训练——应用题
1.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小测测试的成绩出来后,小刚算出自己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3,后来发现他的英语成绩抄错了,应该是98,这时小刚的平均成绩是94,问小刚的英语成绩抄成了多少分?
2.下图是小白和小灰家2020年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图。
(1)第三季度中,小白家的用水量25t,小灰家的用水量是40t。请根据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小白家第( )季度用水量最多,小灰家第( )季度用水量最少。
(3)小灰家2020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3.淘气前五单元数学检测成绩分别是86分、96分、88分、90分、95分,他前五单元数学检测的平均分是多少?
4.为考察甲两种农作物的长势,研究人员分别抽取了10株苗,测得它们的高度如下:(单位:厘米)
甲:9 14 11 12 9 13 10 8 12 8
乙:8 13 12 11 9 12 7 7 9 11
你认为哪种农作物总体长势好一些?写出你比较的过程。
5.某家电商场计划2021年销售电视机800台,下面是2021年前三个季度的销售量统计图。
(1)前三个季度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 )台。
(2)这家商场2021年全年电视机的实际销量比计划多30台,在统计图中画出第四季度电视机销售量的条形图。
6.为了参加五年级踢毽子比赛,赵彤和李平坚持练习,下面是他们五次模拟比赛的成绩统计。
(1)在第三次模拟比赛中,赵彤的成绩是( )个。
(2)五次模拟比赛中,李平的最好成绩是( )个。
(3)李平五次模拟比赛的平均成绩是( )个。
(4)根据赵彤和李平的模拟比赛成绩,推荐一人参加年级比赛,你会推荐( )参加,把推荐的理由写在下面。
7.下面是红光小学三、四、五三个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统计:三年级:男生33人,女生27人;四年级:男生30人,女生33人;五年级:男生40人,女生35人。
(1)根据上面的数据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 )年级女生的人数最少,三个年级一共有( )名学生。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解决一下。
8.看图回答问题。
人民商场2014年第一季度销售冰箱、取暖器的台数情况统计图 2014年4月
(1)在第一季度中,( )月份销售取暖器的数量最多,是( )台。
(2)在第一季度中,冰箱一共销售了( )台,取暖器一共销售了( )台。
(3)二月份销售的取暖器的台数大约是冰箱的( )倍。
(4)人民商场2014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取暖器( )台。
9.下表是2020年5月永州市某小学四年级向湖北省黄岗市新冠肺炎疫区捐款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将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 )班的男生捐款数最多。
(3)根据上面图表中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0.下面是希望小学四至六年级近视人数统计图。
(1)近视人数最多的是( )年级。
(2)三个年级的近视学生中,男生比女生多( )人。
(3)这三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有( )人近视。
(4)你还有什么发现?
11.手工课上,第一小组4名同学共折了140只千纸鹤,第二小组5名同学共折了130只千纸鹤。平均每名同学折了多少只千纸鹤?平均每个小组折了多少只千纸鹤?
12.幸福里小区1~3月份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数量如表: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厨余垃圾(吨) 5 10 12
其他垃圾(吨) 7 9 15
(1)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请算出这3个月平均每月产生厨余垃圾多少吨?
(3)根据图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3.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各题。
(1)这个路口在7:20~7:30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车辆中,( )最多,( )最少。
(2)这个路口在10:00~10:10这段时间内,平均每分钟通过多少辆车?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14.如图是一家超市今年2~5月份卖出冰淇淋和面包箱数统计图。
(1)冰淇淋卖出最多的是( )月份,最少的是( )月份。
(2)这四个月平均每月卖出10箱面包,那么四月份卖出( )箱。
(3)在统计图上添画出四月份卖出面包箱数的直条。
15.下面是某商场今年1~4月份两种手机的销售情况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2)4个月一共销售B品牌手机( )台。
(3)( )月份,两种品牌手机的销售量最接近。
(4)仔细看图,你还发现了什么?
16.海域小学四年级学生1分钟跳绳成绩如下表:
(1)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在120次(含120次)以上共有( )人。
(3)男生超过127次(含127次)为“优秀”。男生成绩在120-126次有6人,男生跳绳成绩为“优秀”的共( )人。
17.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两个车间哪个月的总产量最高?是多少台?(列式并解答)
(2)第二车间第四季度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列式并解答)
(3)你还能根据上面的统计图提出一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把它写出来。
18.小明家和小红家2018年各季度电费情况如下图:
(1)小明家平均每季度电费为395元,他们家第四季度电费是( )元。请根据小明家第四季度电费数据在条形图上补充完整。
(2)小红家平均每月电费是( )元。
(3)第三季度用电最多,为什么?说说你的分析。
19.英才小学四年级学生电脑打字速度情况如下图。
(1)文文8分钟打了176个字,她属于哪一等呢?( )
(2)男生总人数是女生总人数的2倍,四年级共有( )人。打字个数在30个及以上的女生有( )人。
(3)请将打字速度达到A等的女生的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上补充完整。
20.下面是四(1)班同学参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统计图。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统计图:
(1)四(1)班一共有( )人,男生与女生相差( )人。
(2)男生在( )等级的人数最多,女生在( )等级的人数最少。
(3)等级为良好的同学是及格的同学的( )倍。
(4)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
1.95分
【分析】根据题意,小刚把英语成绩抄错时平均成绩是93,用93乘3计算出它的三门课程的总和,再根据小刚实际的英语平均成绩是94时,用94乘3计算出三门课程的总和,两次课程的总和作差,就是小刚的英语成绩比抄错的成绩多多少分,最后再用98减去小刚的英语成绩比抄错的成绩多的分数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答:小刚的英语成绩抄成了95分。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找出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统计图见详解过程
(2)二;四
(3)9吨
【分析】(1)横轴表示用水量,竖轴表示季度,白色表示小白家,灰色表示小灰家,在第三季度处绘制出相应长度的长条表示数据即可;
(2)通过观察横直条的长短即可得出结论;
(3)把小灰家每个季度的用水量相加,再除以12即可求出平均每个月的用水量。
【详解】(1)如图:
(2)小白家第二季度用水量最多,小灰家第四季度用水量最少。
(3)(23+30+40+15)÷12
=108÷12
=9(吨)
答:小灰家2020年平均每月用水9吨。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91分
【分析】平均数的求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他前五单元数学检测的平均分=前五单元数学检测的分数和÷5;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86+96+88+90+95)÷5
=(182+88+90+95)÷5
=(270+90+95)÷5
=(360+95)÷5
=455÷5
=91(分)
答:他前五单元数学检测的平均分是91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
4.甲种农作物;比较过程见详解
【分析】分别求出两种农作物高度的平均数,比较平均高度,平均高度大的总体长势好,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甲:(9+14+11+12+9+13+10+8+12+8)÷10
=106÷10
=10.6(厘米)
乙:(8+13+12+11+9+12+7+7+9+11)÷10
=99÷10
=9.9(厘米)
10.6>9.9,甲种农作物总体长势好一些。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知识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1)70;(2)见详解
【分析】(1)前三个季度销售电视机的台数相加除以9等于前三个季度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的台数。
(2)商场计划2021年销售电视机的台数减前三季度销售的台数,再比计划多销售的台数等于第四季度销售的台数,然后用直条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详解】(1)(195+230+205)÷9
=630÷9
=70(台)
前三个季度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70台。
(2)800-(195+230+205)+30
=800-630+30
=200(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以及根据统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6.(1)30;
(2)41;
(3)32;
(4)赵彤,理由是:李平获得高分的可能性比赵彤获得高分的可能性大,所以推荐李平参加比赛
【分析】(1)在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在第三次模拟比赛中,灰色直条就是赵彤的第三次成绩;
(2)在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五次模拟比赛中,白色直条最高的就是李平的最好成绩是一次;
(3)把李平的5次成绩相加,再除以5就是李平五次模拟比赛的平均成绩;
(4)没有固定答案,所写的推荐理由符合题意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在第三次模拟比赛中,赵彤的成绩是(30)个。
(2)五次模拟比赛中,李平的最好成绩是(41)个。
(3)
李平五次模拟比赛的平均成绩是(32)个。
(4)根据赵彤和李平的模拟比赛成绩,推荐一人参加年级比赛,你会推荐(李平)参加,把推荐的理由写在下面。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复式统计图的能力和求平均数,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7.(1)见详解
(2)三;198;
(3)三年级的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6人;(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结合题目中的数据补全统计图即可。
(2)哪一个年级的女生对应的条状最矮,则这个年级的女生人数最少;将每个年级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3)根据已知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符合题意即可。例如:三年级的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计算时用三年级的男生人数减女生人数即可。
【详解】(1)图如下:
(2)根据统计图可知,三年级女生的人数最少。
三年级:27+33=60(名)
四年级:30+33=63(名)
五年级:35+40=75(名)
60+63+75=198(名)
三个年级一共有198名学生。
(3)三年级的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
33-27=6(人)
答:三年级的男生和女生相差6人。
【点睛】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1) 1 89
(2) 82 216
(3)4
(4)72
【分析】(1) 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数量。根据直条的长短或数值,可判断取暖器最多数值。
(2)根据题意是第一季度的统计图,所以把1月,2月,3月,冰箱和取暖器的数值分别相加得出一共销售了多少台。
(3)取暖器的台数÷冰箱的台数得出它们的倍数,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4)先计算第一季度三个月冰箱的总销量,结果再除以月数,得数保留整数时,观察十分位上面的数字,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详解】(1)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取暖器分别是89、76、51。
答:1月份销售取暖器的数量最多,是89台。
(2)冰箱:35+18+29
=53+29
=82(台)
取暖器:89+76+51
=165+51
=216(台)
答:冰箱一共销售了82台,取暖器一共销售了216台。
(3)76÷18≈4
答:二月份销售的取暖器的台数大约是冰箱的4倍。
(4)(89+76+51)÷3
=(165+51)÷3
=216÷3
=72(台)
答:平均每月销售取暖器72台。
【点睛】会看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9.(1)见详解;
(2)四(2);
(3)四(1)班一共捐款多少元?135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补全统计图即可。
(2)哪一个班的男生对应的条状最高,则这个班男生的捐款数最多。
(3)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符合题意即可。例如:四(1)班一共捐款多少元?计算时用四(1)班的男生捐款数加女生捐款数即可。
【详解】(1)图如下:
(2)根据统计图可知,四(2)班的男生捐款数最多。
(3)四(1)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75+60=135(元)
答:四(1)班一共捐款135元。
【点睛】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1)六;
(2)18;
(3)28;
(4)年级越高,近视的人数就越多。(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六年级女生和男生都比其它年级的女生和男生近视的人数多,依此填空。
(2)分别计算出三个年级男生、女生近视的总人数,然后再计算出男生、女生近视的人数差即可。
(3)先计算出三个年级男生和女生的总人数,然后用三个年级的总人数除以3即可。
(4)直接观察统计图进行解答,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近视人数最多的是六年级。
(2)男:14+17+20=51(人)
女:8+11+14=33(人)
51-33=18(人)
即三个年级的近视学生中,男生比女生多18人。
(3)51+33=84(人)
84÷3=28(人)
即:这三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有28人近视。
(4)我还发现:年级越高,近视的人数就越多。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平均数的求法。
11.30只;135只
【分析】将两个小组折的千纸鹤数量相加,求出千纸鹤总数量。将两个小组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用千纸鹤总数量除以总人数,求出平均每名同学折千纸鹤数量。用千纸鹤总数量除以2,求出平均每个小组折千纸鹤数量。
【详解】(140+130)÷(4+5)
=270÷9
=30(只)
(140+130)÷2
=270÷2
=135(只)
答:平均每名同学折了30只千纸鹤,平均每个小组折了135只千纸鹤。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根据问题判断千纸鹤被平均分成几份。
12.(1)见详解
(2)9吨
(3)每个月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的吨数都在上升;我建议减少垃圾的产生,有利于环保。(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补全统计图即可。
(2)先计算出这3个月产生厨余垃圾的总重量,然后用这3个月产生厨余垃圾的总重量除以3即可,依此计算。
(3)观察统计图进行解答,言之合理即可。
【详解】(1)统计图如下:
幸福里小区1~3月份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数量统计图
(2)5+10+12=27(吨)
27÷3=9(吨)
答:这3个月平均每月产生厨余垃圾9吨。
(3)根据统计图可知,每个月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的吨数都在上升,我建议减少垃圾的产生,有利于环保。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平均数的求法。
13.(1)摩托车;汽车
(2)5辆
(3)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1)这个路口在7:20-7:30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车辆中汽车通过25辆,摩托车通过34辆,自行车通过32辆,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摩托车通过的最多,汽车通过的最少;
(2)可将在10:00-10:10时间内通过的所有的车辆相加,再除以10即可得到平均每分钟通过多少车辆,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3)可以提出数学问题: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摩托车通过的数量相差多少?列式解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这个路口在7:20-7:30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25辆,摩托车通过34辆,自行车通过32辆。
25<32<34
所以摩托车最多,汽车最少。
(2)(20+16+14)÷10
=50÷10
=5(辆)
答:这个路口在10:00-10:10这段时间内,平均每分钟通过5辆车。
(3)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摩托车通过的数量相差多少?
34-16=18(辆)
答: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摩托车通过的数量相差18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和解释即可。
14.(1)五;二
(2)12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找到每个月份冰淇淋卖的箱数,然后比较即可;
(2)用10×4即可计算出这四个月总共卖出面包的箱数,然后用总数分别减去其它三个月的箱数即可;
(3)将问题(2)中计算出四月份卖的面包的箱数绘制在条形统计图上即可。
【详解】(1)28>10>6>5,所以冰淇淋卖出最多的是五月份,最少的是二月份;
(2)10×4=40(箱),
40-11-8-9
=29-8-9
=21-9
=12(箱)
所以四月份卖出12箱。
(3)如图所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
15.(1)见详解
(2)2350
(3)2
(4)4月份两种品牌手机的销售量相差最多。(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补全统计图即可。
(2)将每个月销售B品牌手机的台数加起来即可。
(3)哪一个月对应的两个条状相差最少,则这个月两种品牌手机的销售量最接近。
(4)观察统计图进行解答,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画图如下:
(2)400+500+650+800=2350(台)
即4个月一共销售B品牌手机2350台。
(3)根据统计图可知,2月份,两种品牌手机的销售量最接近。
(4)根据统计图,我发现4月份两种品牌手机的销售量相差最多。
【点睛】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1)见详解
(2)70
(3)24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将复式条形统计图填补完整即可。在填补统计图时,要注意看清图例。
(2)将1分钟跳绳成绩在120次以上的人数加起来,即可解答。
(3)先用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在120-159次的人数减去120-126次的人数,再加上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在160次以上的人数,即可算出男生跳绳成绩为“优秀”的人数。
【详解】(1)
(2)20+28+10+12
=48+10+12
=58+12
=70(人)
答: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在120次(含120次)以上共有70人。
(3)20-6+10
=14+10
=24(人)
答:男生跳绳成绩为“优秀”的共24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掌握。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熟练进行数据分析。
17.(1)十二月份;1850台;列式见详解
(2)(860+850+900)÷3=870(台)
(3)问题:第一车间十二月份比九月份多生产多少台电视机?
解答:190台
【分析】(1)从统计图可看出阴影条形与空白条形合起来最多的是十二月份。
(2)用第二车间第四季度电视机厂生产数量的总和除以3,即可求出平均数。
(3)第一车间十二月份比九月份多生产多少台电视机?
【详解】(1)760+820=1580(台)
800+860=1660(台)
900+850=1750(台)
900+950=1850(台)
答:两个车间十二月份的总产量最高,是1850台。
(2)(860+850+900)÷3
=2610÷3
=870(台)
答:第二车间第四季度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870台。
(3)第一车间十二月份比九月份多生产多少台电视机?
950-760=190(台)
答:第一车间十二月份比九月份多生产190台电视机。(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意识。
18.(1)385;画图见详解
(2)98
(3)第三季度为7月、8月、9月,因此第三季度用电最多,是因为第三季度天气比较热,开空调的时间比较多。
【分析】(1)小明家平均每季度的电费×4=小明家四个季度的总电费,小明家四个季度的总电费-第一、二、三季度的总电费=小明家第四季度的电费,依此计算,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
(2)一年为12个月,因此先用加法计算出小红家四个季度的总电费,然后用小红家四个季度的总电费除以12即可。
(3)一年中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第一季度为1月、2月、3月;第二季度为:4月、5月、6月;第三季度为7月、8月、9月;第四季度为10月、11月、12月;可以围绕天气来进行解答。(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395×4=1580(元)
405+230+560=1195(元)
1580-1195=385(元)
即他们家第四季度电费是385元。画图如下:
(2)316+215+410+235=1176(元)
1176÷12=98(元)
即小红家平均每月电费是98元。
(3)第三季度为7月、8月、9月,因此第三季度用电最多,是因为第三季度天气比较热,开空调的时间比较多。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平均数的求法。
19.(1)B等
(2)105;6
(3)见详解
【分析】(1)文文8分钟打字的个数÷8=文文1分钟打字的个数,依此计算并比较。
(2)先计算出四年级男生的总人数,将每个等级的男生人数加起来即可,然后用男生的总人数除以2,即可得到四年级女生的总人数,再用男生的总人数加女生的总人数,即可得到四年级的总人数。
用四年级女生的总人数减B、C、D等的女生总人数即可。
(3)根据A等的女生人数,以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将统计图上补充完整即可。
【详解】(1)176÷8=22(个)
22个>20个,即文文8分钟打了176个字,她属于B等。
(2)12+21+32+5=70(人)
70÷2=35(人)
70+35=105(人)
35-(10+11+8)
=35-29
=6(人)
即男生总人数是女生总人数的2倍,四年级共有105人。打字个数在30个及以上的女生有6人。
(3)画图如下:
【点睛】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1)51;1
(2)良好;不及格
(3)5倍
(4)答案不唯一如:优秀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18人
【分析】(1)根据统计图,从所有人数所有等级的男生和女生分别算出来,再相加即可求出总人数;用女生人数减去男生人数,即可求出相差的人数;
(2)分别将男生人数比较即可求出男生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多;将女生比较女生人数比较,即可求出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少;
(3)用良好的人数除以及格的人数即可解答;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优秀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详解】(1)8+13+2+2=25(人)
10+12+3+1=26(人)
26+25=51(人)
四(1)班一共有51人;
26-25=1(人)
男生与女生相差1人。
(2)13>8>2
男生在良好等级的人数最多;
12>10>3>1
女生在不及格等级的人数最少。
(3)13+12=25(人)
2+3=5(人)
25÷5=5
等级为良好的同学是及格的同学的5倍。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优秀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8+10=18(人)
答:优秀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18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根据各个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