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质量调研卷
一、选择题(16分)
1.两个小组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第一组4人,共跳196下:第二组5人,共跳240下。第( )组的成绩好。
A.一 B.二 C.两组一样好 D.不确定
2.平平家2022年上半年每月的用水量分别是16吨、24吨、18吨、27吨、23吨和36吨,平平家2022年上半年的月平均用水量是( )吨。
A.21 B.22 C.23 D.24
3.下面统计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能反映图中三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是( )。
A.B.C. D.
4.某游泳队共有10名队员,其中7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2厘米,另外三名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58厘米、165厘米和153厘米。游泳队全体队员的平均身高是( )厘米。
A.162 B.161 C.160 D.159
5.关于平均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均数位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B.平均数是一个统计量
C.平均数不可能是小数 D.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
6.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3米,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9米,( )。
A.小东一定比小刚高 B.小东可能比小刚高
C.小东可能比小刚矮 D.B、C说法都有可能
7.五年级(1)班第三小组数学第五单元测试成绩是74分、98分、100分、82分、80分、86分。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82 B.86 C.84 D.85
8.下面是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同学上周捐书情况,上周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捐书的平均数是36本。那么六年级上周捐书( )。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捐书数量 32本 38本 33本 35本 40本 ?
A.38本 B.36本 C.35本 D.34本
二、填空题(32分)
9.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男生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是( )。
(2)在( )项目上,男女生的表现平分秋色。
(3)请结合五(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推测,五(2)班同学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是( ),因为( )。
(4)请你对五(1)班同学提一条建议:( )。
10.我会填。
四年级课外小组人数统计图如下。
(1)男生参加( )小组的人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最少,相差( )人。
(2)女生参加( )小组的人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最少,相差( )人。
(3)参加制作小组的女生比男生少( )人。
(4)参加课外小组的共有( )人。
11.一名同学在跳远比赛中成绩分别是160cm、180cm、2m,那么他这几次跳远的平均成绩是( )cm。
12.五月份某周气温分别是18℃、19℃、20℃、19℃、21℃、23℃和20℃,这一周每日平均气温是( )℃。
13.6月份,直饮水公司两个安装队为社区用户安装直饮水,下面是他们前4天安装户数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回答问题。
(1)甲队第( )天安装户数最少;乙队4天一共安装了( )户。
(2)总体上看,( )队安装的速度更快。
(3)这4天,甲队平均每天安装了( )户。
14.观察统计图,再完成问题。
育才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2019年10月制
(1)上面的统计图一格代表( )人。从图上看出男生人数最多的是( )小组,女生人数最少的是( )小组,( )小组的总人数最多。
(2)通过计算,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 )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人。数学小组再增加( )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
15.下图是小聂期末考试部分学科成绩,我能算出小红期末数学成绩是( )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平均分
95 99 97
16.某商店去年销售收入情况如下:第一季度52万元,第二季度37万元,第三季度72万元,第四季度91万元,去年平均每月销售收入( )万元。
17.光明洗衣机厂上半年共生产洗衣机1350台,平均每月生产( )台。
18.小明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数、英三个学科的平均成绩是95分,其中语文92分,英语96分,请问小明上学期期末数学成绩是( )分。
19.上学期期末,小阳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英语考了96分,他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 )分。
20.四年级第(1)学习小组5个人数学测试的成绩分别是92分、93分、90分、95分、80分,他们的平均分是( )分。
三、判断题(10分)
21.一条河的平均水深是1.2m,李冰身高1.5m下水游泳没有危险。( )
2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如果甲比5大,那么乙一定比5小。( )
23.在一组不相等的数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 )
24.一次数学测验中,全班平均分是88分,全班最低分肯定不会高于88分。( )
25.小生所在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4米,那小生的身高不可能会比1.4米矮。( )
四、解答题(42分)
26.上海路小学近四年男、女生近视人数如下图。
(1)男生( )年近视人数最多,( )年最少。
(2)( )年男女近视人数相差数量最大。
(3)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7.下面是某超市甲、乙两种饼干的销售情况统计图。(单位:箱)
甲种饼干销售情况统计图
乙种饼干销售情况统计图
(1)哪种饼干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2)预测下个月两种饼干的销售情况,并说明理由。
28.育才小学今年对三到六年级(1个班)书包重量超过8千克的学生统计如下:
人数年级性别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8 15 22 28
女生 6 11 18 21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育才小学三至六年级的书包超重人数呈( )的变化趋势。
(3)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9.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调查了同学们喜欢图书的情况,参加调查的同学一年级有180人。二年级有196人,三年级有188人。每个年级都有4个班。请你算一算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参加调查?
30.下图是五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跳绳测试情况统计图:
(1)五年一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2)这次跳绳测试,五年一班中获得( )等级的人数最多。
(3)下表是取得优秀等级的女同学每分钟跳绳个数统计:
同学1 同学2 同学3 同学4 同学5 同学6 同学7 同学8
女生 144 140 136 138 142 145 135 140
取得优秀等级的女生平均每人每分钟跳绳多少个?
(4)佩佩说:“这次测试总体上是男生的成绩比女生要好。”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31.一个武术兴趣小组有6位同学,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5厘米、132厘米、140厘米、130厘米、139厘米,这个武术兴趣小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2.小红和妈妈参加“亲子邑起阅读”活动,小红每天读45页,妈妈5天读了675页,妈妈平均每天的阅读量是小红的多少倍?
某口罩厂星期一生产口罩410个,星期二生产口罩490个,星期三生产口罩600个,平均每日生产口罩多少个?
参考答案:
1.A
【分析】这一组跳的总下数÷这一组的人数=这一组平均每人跳的下数,依此分别计算出第一组、第二组平均每人跳的下数,然后再比较即可。
【详解】196÷4=49(下)
240÷5=48(下)
49下>48下,即第一组的成绩好。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D
【分析】平平家2022年上半年的月平均用水量=上半年的用水总量÷上半年的月数,上半年为6个月,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6+24+18+27+23+36)÷6
=144÷6
=24(吨)
即平平家2022年上半年的月平均用水量是24吨。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比最大数据小,比最小数据大,据此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A.此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等于最大数据,不能反映图中三组数据的平均数;
B.此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比最小数据大,比最大数据小,比第二大数据大一些,能反映图中三组数据的平均数;
C.此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等于最小数据,不能反映图中三组数据的平均数;
D.此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比三组数据都小,不能反映图中三组数据的平均数。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要注意观察图象。
4.B
【分析】先求出其中7名队员的总身高,再加上另外三名队员的身高,再除以10即可。
【详解】(162×7+158+165+153)÷10
=(1134+158+165+153)÷10
=1610÷10
=161(厘米)
游泳队全体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1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5.C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详解】A.因为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所以一组数的平均数位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故原题说法正确;
B.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具有代表性,故原题说法正确;
C.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在一组数据中,有的数据可能会大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小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等于平均数。因此平均数可以是小数,故原题说法错误;
D.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具有敏感性,它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就是平均数会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应用。
6.D
【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大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知道小东和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并不能确定小东、小刚的身高是多少,小东可能比小刚高,也可能比小刚矮,还可能两人身高相同。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平均身高并不能反映某个同学的身高。
7.C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计算: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详解】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4,80,82,86,98,100,
此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所以此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82+86)÷2
=168÷2
=84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方法,进而得出答案。
8.A
【分析】先用每个年级捐书的平均数乘6,从而计算出6个年级捐书的总本数,然后用加法计算出一至五年级捐书的总本数,再用6个年级捐书的总本数减一至五年级捐书的总本数即可,依此计算并选择。
【详解】36×6=216(本)
32+38+33+35+40=178(本)
216-178=38(本)
即六年级上周捐书38本。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求法,先计算出6个年级捐书的总本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1)立定跳远
(2)投实心球
(3) 立定跳远 五(2)班和五(1)班年龄相同
(4)要加强仰卧起坐训练
【分析】(1)统计图中涂白色的竖直条表示男生,通过观察白色竖直条的高低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统计图,找出男女生竖直条一样高的即可;
(3)因为五(2)班和五(1)班年龄相同,合格情况应该也相同,结合五(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推测,五(2)班同学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即可;
(4)本题答案不唯一,建议合理即可。
【详解】(1)男生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是立定跳远。
(2)在投实心球项目上,男女生的表现平分秋色。
(3)结合五(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推测,五(2)班同学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是立定跳远,因为五(2)班和五(1)班年龄相同。
(4)我对五(1)班同学提一条建议:要加强仰卧起坐训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式统计图的分析和整理,正确理解复式统计图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1) 体育 唱歌 12
(2) 唱歌 体育 8
(3)6
(4)136
【分析】(1)哪一个小组中男生对应的条状最高,则参加这个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哪一个小组中男生对应的条状最矮,则参加这个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少;计算他们的人数差,用减法计算。
(2)哪一个小组中女生对应的条状最高,则参加这个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多;哪一个小组中女生对应的条状最矮,则参加这个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计算他们的人数差,用减法计算。
(3)用参加制作小组的男生人数减去女生人数即可。
(4)将每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加起来即可。
【详解】(1)根据统计图可知,男生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最多,参加唱歌小组的人最少;
24-12=12(人),即相差12人。
(2)根据统计图可知,女生参加唱歌小组的人最多,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最少,20-12=8(人),即相差8人。
(3)23-17=6(人),即参加制作小组的女生比男生少6人。
(4)12+20+23+17+14+14+24+12=136(人),即参加课外小组的共有 136人。
【点睛】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80
【分析】1m=100cm,依此将2m化成cm,然后计算出三次跳远的总成绩,再用三次跳远的总成绩除以3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2m=200cm
160+180+200=540(cm)
540÷3=180(cm)
即他这几次跳远的平均成绩是180cm。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求法,熟练掌握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20
【分析】求这一周每日的平均气温,我们把7天的气温度数的数据加在一起,除以7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8℃+19℃+20℃+19℃+21℃+23℃+20℃)÷7
=140℃÷7
=20℃
这一周每日平均气温是20℃。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平均数的掌握。平均数=总数÷总份数,运用平均数公式即可解答。
13.(1) 二 76
(2)甲
(3)21
【分析】(1)白色直条最短那天安装户数最少;把乙队4天安装的户数相加即等于乙队4天一共安装的户数。
(2)白色直条总体上比黑色直条长,所以甲队安装的速度更快。
(3)把甲队4天安装的户数相加的和再除以4,即等于甲队平均每天安装的户数。
【详解】(1)23+15+24+14
=38+38
=76(户)
甲队第二天安装户数最少;乙队4天一共安装了76户。
(2)总体上看,甲队安装的速度更快。
(3)(25+18+19+22)÷4
=84÷4
=21(户)
这4天,甲队平均每天安装了21户。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以及根据统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14.(1) 5 科技 数学 科技
(2) 139 15 22
【分析】(1)根据统计图纵轴上数据回答即可;
对比三个兴趣小组即可得出男生最多的小组;
对比三个兴趣小组即可得出女生最少的小组;
统计三个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数据大的人数多。
(2)把三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把三个兴趣小组的男生人数相加减去三个小组女生人数,可以计算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多少人;
分别统计数学和科技小组男生和女生总人数,用科技人数减数学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1)(1)一格代表5人。
(2)39>20>18,男生人数最多的是科技小组。
(3)27>19>16,女生人数最少的是数学小组。
(4)20+16=36(人)
18+27=45(人)
39+19=58(人)
58>45>36,科技小组的总人数最多。
(2)(1)(20+16)+(18+27)+(39+19)
=36+45+58
=81+58
=139(人)
所以,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139人。
(2)20+18+39
=38+39
=77(人)
16+27+19
=43+19
=62(人)
77-62=15(人)
所以,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5人。
(3)20+16=36(人)
39+19=58(人)
58-36=22(人)
所以,数学小组再增加22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应用。
15.97
【分析】根据题意,平均分已知,用平均分乘3就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的分数和,再减去语文、英语的份数,就是数学的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小聂期末考试部分学科成绩,我能算出小红期末数学成绩是(97)分。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找出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1
【分析】一年=4个季度=12个月,去年平均每月销售收入金额=去年四个季度销售收入的和÷一年的月份数,据此解答。
【详解】
某商店去年销售收入情况如下:第一季度52万元,第二季度37万元,第三季度72万元,第四季度91万元,去年平均每月销售收入(21)万元。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7.225
【分析】平均每月生产的台数=上半年生产洗衣机的产量÷6,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350÷6=225(台),即平均每月生产225台。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97
【分析】先用语、数、英三个学科的平均成绩乘3,从而计算出语、数、英三个学科的总分,再用加法计算出语文和英语的总分,然后用语、数、英三个学科的总分,减,语文和英语的总分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95×3=285(分)
92+96=188(分)
285-188=97(分)
小明上学期期末数学成绩是97分。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求法,先计算出语、数、英三个学科的总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92
【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语文、数学、英语的总成绩,已知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用就是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再加上英语的成绩,就是三科的总成绩,最后用总成绩除以3即可得到三科的平均成绩,据此解答。
【详解】
(分)
上学期期末,小阳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英语考了96分,他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20.90
【分析】把5个人的数学测试成绩相加,再除以5即可解答。
【详解】(92+93+90+95+80)÷5
=450÷5
=90(分)
他们的平均分是90分。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其特点是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据此可知,一条河的平均水深是1.2m,可能有的地方比1.2m深得多,有的地方比1.2m浅得多;所以李冰身高1.5m下水游泳可能有危险。
【详解】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
一条河的平均水深是1.2m,李冰身高1.5m下水游泳可能有危险;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
【分析】根据题意,甲、乙平均数=(甲+乙)÷2,平均数是5,如果甲比5大,那么乙一定比5小,据此解答。
【详解】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如果甲比5大,那么乙一定比5小。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23.√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求出这组数的和再除以这组数的个数,如果这组数大小不同,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如果这组数大小相同,最大数、最小数、平均数相等,解答判断即可。
【详解】如果这组数大小不同,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例如:
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3+4+5)÷3
=12÷3
=4
4<5
所以在一组不相等的数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
24.√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可知“一次数学测验中,全班平均分是88分,全班最低分肯定不会高于88分”,全班最低分,可能高于平均分,也可能低于平均分,也可能等于平均分,据此解答判断即可。
【详解】据分析可知:
一次数学测验中,全班平均分是88分,全班最低分可能会低于88分,也可能会等于88分,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要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平均数的含义进行解答。
25.×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其特点是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生所在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4米,那小生的身高可能会比1.4米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1)2018;2021;(2)2021;
(3)男生和女生的近视人数都在逐年减少。(答案不唯一)
【分析】(1)男生对应的灰色条状中,哪一年对应的条状最高,则男生这一年近视人数最多;男生对应的灰色条状中,哪一年对应的条状最矮,则男生这一年近视人数最少。
(2)哪一年中,男生和女生对应的条状相差最多,则这一年男女近视人数相差数量最大。
(3)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解答,言之合理即可。
【详解】(1)根据统计图可知,男生2018年近视人数最多,2021年最少。
(2)根据统计图可知,2021年男女近视人数相差数量最大。
(3)根据统计图可知,男生和女生的近视人数都在逐年减少。
【点睛】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7.(1)甲;65箱
(2)甲种饼干100箱,乙种饼干260箱(答案不唯一);因为甲种饼干的销售量呈下降趋势,乙种饼干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分析】(1)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依此分别计算出两种饼干的月平均销售量,然后再比较,最后再计算出两种饼干的月平均销售量差即可。
(2)观察统计图,并结合实际经验进行解答,言之合理即可。
【详解】(1)(310+300+270+120)÷4
=1000÷4
=250(箱)
(150+170+190+230)÷4
=740÷4
=185(箱)
250箱>185箱,甲种饼干的月平均销售量多。
250-185=65(箱)
答:甲种饼干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65箱。
(2)甲种饼干可能销售100箱,乙种饼干可能销售260箱;因为甲种饼干的销售量呈下降趋势,乙种饼干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平均数的求法。
28.(1)见详解
(2)上升
(3)见详解
【分析】(1)想要把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首先要找到每类对应的具体数据,然后将对应数据与条形图中每竖条代表的长度对应。据此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可知,超重人数呈上升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六年级书包重量超过8千克的学生人数是(28+21)人。
【详解】(1)
(2)育才小学三至六年级的书包超重人数呈上升的变化趋势。
(3)28+21=49(人)
六年级书包重量超过8千克的学生人数共49人。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29.188人
【分析】求的是平均每个年级参加调查的人数,把三个年级的人数相加,再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180+196+188)÷3
=564÷3
=188(人)
答:平均每个年级有188人参加调查。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1)23;22
(2)良好
(3)140个
(4)不同意。理由:女生成绩好一些,因为女生的成绩得优秀的比男生多得多,而得及格的比男生少得多。(答案不唯一)
【分析】(1)灰色直条表示男生,黑色直条表示女生,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各等级的男生、女生人数分别求和,即可得出五年一班有男生多少人,有女生多少人;
(2)把各等级男女生的人数求和,再比较大小即可得解;
(3)用8位女同学跳绳的总个数除以8,即可求出取得优秀等级的女生平均每人每分钟跳绳多少个;
(4)直条长代表的人数多,通过比较同种颜色的直条,如灰色直条:及格等级的人数最多,良好和及格的人数较为接近。不同颜色的直条相比较,可知男、女生优秀和及格人数相差较大;良好的人数差别不大。从整体看,女生优秀和良好人数较多,及格人数较少,所以女生的成绩好一些。
【详解】(1)2+10+11
=12+11
=23(人)
8+9+5
=17+5
=22(人)
五年一班有男生23人,女生22人。
(2)2+8=10(人)
10+9=19(人)
11+5=16(人)
19>16>10
这次跳绳测试,五年一班中获得良好等级的人数最多。
(3)(144+140+136+138+142+145+135+140)÷8
=1120÷8
=140(个)
答:取得优秀等级的女生平均每人每分钟跳绳140个。
(4)不同意。理由:女生成绩好一些,因为女生的成绩得优秀的比男生多得多,而得及格的比男生少得多。(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31.134厘米
【分析】将6位同学的身高相加,再除以6,求出平均身高;据此解答。
【详解】(128+135+132+140+130+139)÷6
=804÷6
=134(厘米)
答:这个武术兴趣小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
【点睛】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3倍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妈妈5天读的页数÷5=妈妈平均每天读的页数,然后用妈妈每天读的页数÷小红每天读的页数=妈妈平均每天的阅读量是小红的倍数,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675÷5=135(页)
135÷45=3
答:妈妈平均每天的阅读量是小红的3倍。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妈妈平均每天读的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3.500个
【分析】将三天生产的口罩数相加,再除以3,据此解答。
【详解】(410+490+600)÷3
=(900+600)÷3
=1500÷3
=500(个)
答:平均每日生产口罩500个。
【点睛】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