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质量调研卷(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质量调研卷(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06:2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质量调研卷
一、选择题(16分)
1.图形是从( )的纸上剪下来的。
A. B. C. D.
2.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A. B. C. D.
3.下面各组图形中,用轴对称的方法得到的是( ),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4.在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中,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梯形
5.下列的图形中,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6.孙浩将一张纸剪去3个圆(如下图),展开后会得到图( )。
A. B.C. D.
7.下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6 B.7 C.8 D.9
8.行车万里,安全第一。下面交通标志中,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38分)
9.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 )和大小。
10.下图中,图A向( )平移( )格得到图B。图B向( )平移( )格得图C。
11.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 )对折,( )的图形能够( ),这个图形就是( )图形,( )叫做对称轴。
12.长方形的对称轴有( )条;正方形的对称轴有( )条,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 )条。
13.填一填。
(1)图形2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就可以和图形1组成一个长方形。
(2)如果1格代表1平方厘米,组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
(1)将图形①右侧部分向左平移( )格,得到图形②的长方形。
(2)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所以图形①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5.下图中小鱼图形的面积是( )。
16.如图,小狗先向( )平移1格,再向( )平移( )格才能吃到骨头。
17.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下图是在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它体现了__________美。(填“平移”“旋转”或“轴对称”)
18.
(1)平移过程中,图形的( )和( )都不会发生改变。
(2)图形B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就能与图形A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了。
19.如图图形A的周长是( ),图形B和图形C的面积和是( )。(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0.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直角梯形有( )条对称轴。
三、判断题(5分)
21.物体平移后,形状和大小不变,改变的是位置。( )
22.图形经过平移可以得到图形。( )
23.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24.平行四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直角梯形没有对称轴。( )
25. 是轴对称图形。( )
四、作图题(10分)
26.画出图形①向右平移6格后所得到图形②,再画出以直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③。
27.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并把整个图形向右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31分)
28.填一填,画一画。
(1)图①向 平移了 格得到图②。
(2)画出图②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4)画出图④指定底边上的高。
29.根据要求画图并填空。(方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1cm)
(1)画出上图图形①所标出底边上的高,这条高是( )cm。
(2)画出图形①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②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0.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
(1)根据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另一半。
(2)画出图形B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并标上B′。
(3)如果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则图形B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31.描述与画图。
(1)上图中,图②是由图①向( )平移( )格得到的。
(2)在方格图中画出图②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32.填一填。
(1)图中三角形向( )平移了( )格。
(2)图中正方形向( )平移了( )格。
(3)画出长方形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33.下面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1cm的正方形,请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根据图①的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图②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画出图③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4)画一个腰长4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参考答案:
1.C
【分析】轴对称: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剪纸图案属于一种轴对称图形。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图形是从的纸上剪下来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2.C
【分析】把整个图形的面积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通过平移整合,涂色部分相当于其中2份,表示。
【详解】如图:
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3.D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详解】①用轴对称的方法得到的;
②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
③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
④用轴对称的方法得到的。
图形中,用轴对称的方法得到的是①④,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D
【点睛】掌握轴对称、平移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叠的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依此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再选择即可。
【详解】A.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B.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C.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D.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对称轴的画法及数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A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A.此图不是轴对称图形。
B.此图是轴对称图形。
C. 此图是轴对称图形。
D. 此图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B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观察图形可知,一张纸对折后剪去3个圆,得到的是一个以折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观察3个圆与折线的位置,最上面的圆离折线最近,最下面的圆离折线最远,据此得出展开后的图。
【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展开后得到的图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应用,找出对称轴是解题的关键。
7.C
【分析】根据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长为2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图见详解),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依此计算。
【详解】
2×4=8(平方厘米)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阴影部分的面积,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A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A.沿图中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B.无论怎么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C.无论怎么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D.无论怎么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9.形状
【分析】平移现象:将一个图形或物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改变位置。
【详解】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特点,要熟练掌握。
10. 右 5 下 4
【分析】本题可以把图形最右端的点作为关键点,找出A、B图形对应点的位置,然后可以确定A到B平移的格数和方向;根据B、C对应点的位置,然后可以确定B到C平移的格数和方向。据此解答。
【详解】上图中,图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B。图B向下平移4格得图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体平移方面的相关知识点,关键是找到对应点。
11. 一条直线 直线两旁 完全重合 轴对称 这条直线
【详解】如图所示: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12. 2 4 3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由此分析各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即可求解。
【详解】
由此可知,长方形的对称轴有2条;正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3条。
【点睛】此题考查对称轴的数量,关键是掌握对称轴的画法。
13.(1) 上 5 左 6
(2)6
【分析】(1)图形1在图形2的左上方,因此图形2要想移到图形1那里,需要先向左移再向上移,或者先向上移再向左移;
(2)1格代表1平方厘米,看组成的图形有几个格就是几平方厘米。
【详解】(1)图形2先向(上)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6)格,就可以和图形1组成一个长方形。(答案不唯一)
(2)如果1格代表1平方厘米,组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点睛】组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数格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长乘宽的方法求得。
14.(1)4
(2) 4 3 12 12
【分析】(1)在确定平移的格数时,要看原图形的某个关键点(或线段)到新图形的对应点(或线段)平移了几格。
(2)通过平移,将这个不规则的图形就变为了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即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详解】(1)通过观察图示,图形①右侧部分的关键点向左平移了4格,所以图形①右侧部分向左平移4格,得到图形②的长方形。
(2)通过观察图②可知,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
3×4=12(平方厘米),也就是图形①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正确的平移,将不规则的图形变为规则的图形,然后即可简便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5.6
【分析】观察图形,通过平移可知,图中小鱼的面积相当于一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解题即可。
【详解】3×2=6(cm2)
所以,小鱼图形的面积是6cm2。
【点睛】明确:通过平移可以把不规则的图形的面积转换成规则的图形的面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下 右 4
【分析】根据平移的特征: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依此根据平移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如图,小狗先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4格才能吃到骨头。
【点睛】此题是对平移的意义的理解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7.轴对称
【分析】根据轴对称意义: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
【详解】如图: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下图是在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它体现了轴对称美。(填“平移”“旋转”或“轴对称”)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18.(1) 形状 大小
(2) 左 3 上 1
【分析】(1)平移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那么这样的图形运动就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依此填空。
(2)先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再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即可,依此填空。
【详解】(1)平移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发生改变。
(2)根据分析可知,图形B向左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1格,就能与图形A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了。(答案不唯一)
【点睛】熟练掌握平移图形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18厘米/18cm 12平方厘米/12cm2
【分析】通过平移可知,图A的周长等于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
图形B和图形C的面积和等于长为3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依此计算。
【详解】通过平移,如下图所示:
(5+4)×2
=9×2
=18(厘米)
3×4=12(平方厘米)
即图形A的周长是18厘米,图形B和图形C的面积和是12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的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应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0. 3 0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详解】
由此可知,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直角梯形有0条对称轴。
【点睛】熟练掌握对称轴的画法及数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分析】平移:在平面内,一个图形上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物体平移后,形状和大小不变,改变的是位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意义。
22.×
【分析】平移现象: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或物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详解】图形经过平移不可以得到图形,因为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平移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有2条对称轴,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24.×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详解】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直角梯形没有对称轴。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点,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
25.×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依此判断。
【详解】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见详解
【分析】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确定平移方向(向右)和平移距离(6格) ,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依次连接各对应点。
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下边画出图②上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详解】画图如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画法,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27.见详解
【分析】补全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图形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作平移图形: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5格,然后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图形的画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1)下;4;
(2)见详解;
(3)见详解;
(4)见详解
【分析】(1)根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解答此题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②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7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下边画出上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4)根据三角形高的画法,画出高即可。
【详解】(1)观察图形可知:图①向下平移了4格得到图②;
(2)画出图②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如下;
(3)画出图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如下;
(4)画出图④指定底边上的高,如下:
【点睛】熟练掌握平移规律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1)见详解;3;
(2)、(3)见详解
【分析】(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依此画图;这条高有几个小正方形边长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物体平移的方法是点对点平移,然后将所有点依次连接起来,依此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右边画出图②右边图形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详解】(1)画图如下,这条高是3cm。
(2)、(3)画图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及画法、补全轴对称图形,以及作平移后的图形,应熟练掌握。
30.(1)(2)图见详解过程
(3)15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右边画出图形A左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画出图形A的另一半;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B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B′;
(3)图形B是平行四边形,底为5厘米,高为3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可解答。
【详解】(1)(2)画图如下:
(3)5×3=15(平方厘米)
如果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则图形B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
【点睛】作轴对称图形,对称点位置的确定是关键;图形平移注意三要素:即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31.(1)右;6;
(2)见详解
【分析】(1)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的过程,称为平移;据此可知,如图:图②是由图①向右平移6格得到的。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②的各个顶点分别向下平移3格,再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
如图:图②是由图①向右平移6格得到的。
(2)在方格中画出图②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如下:
【点睛】作平移后图形时,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称点或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2.(1)下;4;
(2)左;5;
(3)见详解
【分析】(1)、(2)判断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先确定关键点,然后找准箭头指向,数出关键点平移的格数即可;
(3)根据平移的特征,把长方形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4格,再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1)观察图形可知,图中三角形向下平移了4格;
(2)图中正方形向左平移了5格;
(3)画出长方形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如下:
【点睛】平移作图的步骤:1.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2.找出能表示图形的关键点;3.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4.按原图的顺序,连接各对应点,据此作图。
33.(1)(3)(4)图见详解过程
(2)16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补全上面这个轴对称图形;
(2)根据平移的转化思想,可以把图②变成一个长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进行解答即可;
(3)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③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4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4)因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所夹的角是直角,由此先画出一个90度的角,以这个直角的顶点为端点,在角的两边上分别截取线段等于4cm,再把两条线段的另外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出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即可画图。
【详解】(1)根据图①的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如图)
(2)8×2=16(平方厘米)
图②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
(3)画出图③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如图)
(4)画一个腰长4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画法不唯一)
【点睛】作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对称点)位置的确定是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