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当中矢志不渝,立志报仇,终于打败吴国,重振了越国的雄风。然而在此以后,他却沉溺于安乐享受之中,以至于最后重蹈覆辙,落得了一个可悲的历史下场。那么,越王勾践的经历,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呢?课堂导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及《孟子》的语言特点。 2、反复朗读课文,力争达到当堂背诵。
3、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如使动用法,通假字等。
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他主张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他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孟子》一书, 现存七篇,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要求: 1、注意字音和停顿;
2、感受文章的气势和美感。 配乐朗读1、“主语—谓语”之间停顿。
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2、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停顿。
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如何朗读:一、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及释义畎( )亩 : 傅说( )
曾( )益: 胶鬲( )
拂( )士: 拂( ?)乱
qu?nyuè田间水沟zēng增加gébì辅佐君王的贤士fú二、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 ??衡 :
?拂 :同“增”,增加????? 同“横”,梗塞,不顺
?? 同“弼”,辅佐,辅弼 疏通词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
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被起用田间被举用狱官市场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推举出来,胶鬲从卖鱼盐的商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第1段译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担子,责任这样的使······受苦使······劳累使······挨饿穷困缺乏
使······穷困违反,阻挠用这些来······增加 因此,上天下达重要使命给这种人,必须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才干。
第2段译文:反馈练习 1、请依次说出下列句子中使动用法词语的意思。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使······痛苦 使······劳累 使······饥饿 使······贫困 使······颠倒错乱使······惊动; 使······坚忍2、请依次说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意思。衡于虑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 ,阻塞,不顺畅。拂同“弼” ,辅弼,辅佐。曾同“增”,增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第二课时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课堂导入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请走进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去寻找答案。你知道吗?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2、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逆境磨炼人才”的道理。
3、反复朗读课文,力争达到当堂背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常常过失,犯错误征验,表现阻塞,不通畅在国内奋起明白辅弼,辅佐相匹敌灭亡生存发展委靡死亡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第3、4段译文:文段分析1、第一段人物展示: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分析第一段1、第一段所列举的六个人物有何共同点?
2、这些事例暗示了什么
结论?3、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六个人 共同的特点 1、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 2、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 3、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推断
归纳 结论 人才艰苦的磨炼举例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三段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经受磨炼的益处 个人国家小大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思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共四段,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举例论证)
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第2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
第二部分
第3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
第三部分
第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独成一段,鲜明突出。
课文分析: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说明人才必先经过一番磨练)生于忧患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死于安乐事实从正面论证个人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从反面论证国家无忧患易灭亡天将大任(思想)(生活)(行为)例举舜、傅说等六人事例道理人恒过
改作喻困于心,衡于虑
征于色,发于声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篇文章以后,请你结合日常积累,说一说能够体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的诗文名句、精彩故事等。
(1)诗文名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警世贤文·勤奋篇》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唐·黄蘖(niè)禅师《上堂开示颂》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王宝池 七律《劝学》
·忧劳可以兴国,逸欲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 ——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
——海伦·凯勒
名人名言 爱迪生小时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2)精彩故事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仲尼厄而作《春秋》孔
子厄,(è)就是困顿窘迫的意思。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自己
的学说而得不到认可,穷困不堪。 退而著书。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子韩非到秦国后,遭陷害下狱,又被毒酒所害,身后留有
《韩非子》一书,《说难》、《孤愤》是其中的两篇 。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屈原屈原,战国末期楚国大夫。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
并两次遭放逐。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
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
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宫刑,幽而发愤,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曹雪芹 老鹰的幼雏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赶出家门,独立成长,你觉得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2、讨论: 原来孟子的秘诀是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先经历磨难,只有痛苦的生活才能锻炼出他坚强的意志、超常的体质、高尚的品质和无穷的智慧,只有这些才是成功的基石,有了它们人们才能登上人生的顶峰,才能创造出卓越的成就。我明白了1、词性活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 “使……”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曾 通“增”,增加
衡 通“横”,梗塞,不顺
拂 通“弼”,辅弼,辅佐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野芳发而幽香
征于色,发于声
发闾左谪戍渔阳
--兴起,被任用
发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国---- (花)开放
----表露,表现
---征发
----国都
---国防
4.虚词。于
以 从 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 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在 而死于安乐也
凭 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古今
异义:色 古义:
今义:喻 古义:
今义:入 古义:
今义:
出 古义:
今义:脸色
颜色了解
比喻国内
进入国外
出去古今
异义:是 古义:
今义:益 古义:
今义:
恒 古义:
今义:作 古义:
今义:困 古义:
今义:这个,这样
判断词增加;更加
利益常常,往往
长久奋起
作为,工作忧困
困惑;想睡觉作 业 1、学习了本篇文章以后,请你收集更多的能够体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的诗文名句、精彩故事等。
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