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纪念白求恩》讲解与例题 语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纪念白求恩》讲解与例题 语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8 17:2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9.纪念白求恩》讲解与例题

墨 梅①
(元)王冕
吾家②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③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④满乾坤⑤。
注释:①墨梅:颜色艳丽的梅花。②吾家: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有句话叫“三百年前是一家”。③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④清气:清香的气味。⑤乾坤:天地。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重要词语。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
3.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4.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共产主义精神。
作家作品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代表作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等,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五卷、《毛泽东诗词选》。
写作背景
本文是在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字词广场
★字音识记
热忱(chén)    殉职(xùn) 狭隘(ài)
鄙薄(bǐ bó) 纯粹(cuì) 派遣(qiǎn)
拈轻怕重(niān) 反省(xǐnɡ) 颓唐(tuí)
★形似字辨析
    
★熟语积累
(1)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用两三个手指夹取东西。如:
不论在哪个岗位、干什么工作,都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做到不挑三拣四、~,把每项工作都当作自己分内之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
(2)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课文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如:
国家队不需要对比赛~、对球迷漫不经心的球员。
(3)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课文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如:
浮躁心理是当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
(4)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产品、作品等)好了还要求更好。如:
大李是外科医生,他对手术技术~、一丝不苟,患者送他个绰号“李一刀”。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同志所写的一篇讲话稿,题目明确地交代了写此文的目的,涵盖了文章的中心。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①,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②。[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2]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3]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③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第一部分(第1段),分论点一:每一个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本部分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④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4]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5]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6]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7]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第二部分(第2段),分论点二:每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三层写: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三层(最后一句),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技术精益求精;[8]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⑤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⑥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⑦、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9]
第三部分(第3段),分论点三: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10]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11]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2]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四部分(第4段),结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本段分两层:第一层(前四句)叙述与白求恩同志的交往;第二层(后四句)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这一点是白求恩同志所有精神的核心。
①派遣:命某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②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③狭隘: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不宽广;不宏大。
④极端:表示程度极深。
⑤一班:一些。
⑥鄙薄:轻视。
⑦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⑧低级:庸俗的。
[1]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简历?
先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世者深怀敬意的追忆。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作简述,是论述白求恩具有伟大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成为全文论述的基础。从阅读角度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和理结合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
[2]这里运用设问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有二:一是引起读者思考;二是引出下文对白求恩的评价。
[3]引用列宁主义的观点作为道理论据有什么好处?
引用列宁主义的观点阐述“国际主义”的内涵,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说服力。也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这是运用论证法中的“引证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4]此句赞扬了白求恩的什么精神?两个“极端”的运用有何作用?
此句高度赞扬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两个“极端”的使用加重了感彩。
[5]运用对比论证,有什么好处?
运用对比论证,将白求恩与不少的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作对比,突出赞扬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也昭示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6]“没有一个不”改为“都”,可以吗?
不可以,原句用了双重否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更重,表达对白求恩的佩服和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程度更深。
[7]作者为什么先举“从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的军民”的例子?
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晋察冀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前面两个分说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
[8]对于白求恩的医术为什么没有详细介绍?
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9]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示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0]“只见过一面”中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11]“我是很悲痛的”中的“是”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是”字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真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12]五个短语组成排比,有何作用?
“高尚”指人格,“纯粹”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价值。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磅礴,语意丰满,有如赞美诗一般,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深层探究
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1.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本文夹叙夹议,二者有机地结合。其中,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2.对比鲜明。
以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相对比。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与一些人“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相对比。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示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什么把写白求恩的精神放在第1段,而把其专心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3段?
提示:一个专心业务、精研技术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没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可以为反动的压迫者、剥削者服务,而白求恩是共产主义战士,他把他高明的医术和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解放斗争的中国人民。白求恩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特别值得我们赞扬,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文章首先把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提出来,接着再指出他的积极工作、热爱同志、热爱人民的共产主义品德,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他的精湛的医术在具体的医疗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把专心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3段来阐述。
阅读鉴赏
另辟蹊径走人生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善于另辟蹊径,如果只会踩着前人的足迹前进,是无法找到世外桃源的。
从没路的地方走出的路,才是新路。敢于向荆棘丛生处迈出第一步的人,才是值得敬佩的人。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粒沙子。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人与事皆如此。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生活在矛盾中,既要看到彼此间的异,又要看到彼此间的同,同中有异,异中也有同。
善于求大同存小异的人,生活中就会少些无谓的冲突,多些欢乐。
信心之火,信念之火,信仰之火,是需要助燃的;
即使燃起之后仍需要不断地加油;
听一支美好的歌曲,
读一首好诗,
听一次激发前进的演讲,
就可能把火燃得更旺。
自私、嫉妒、颓丧、失意,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它们如精神的细菌,侵蚀人的心灵。
我们要善于用精神之友来驱除精神之敌。
人之初,性本善。然而,社会往往把相反的东西也教给了他,使人在成长过程中增添了某些恶习。
在这里我要告诉人们:
行善虽然未必得到幸福,但作恶肯定没有好结果。
在遭到厄运的时刻,回忆幸福是一种痛苦;
在幸运到来时,回顾过去的不幸遭遇,会感受到更大的幸福。
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很难理解别人的不幸;
遭遇过不幸的人,往往更加同情他人的不幸。
帝王宫廷的歌舞欢乐,往往是表面虚伪的,忧愁却是隐蔽而真实的。
穷人家,展开笑颜时倒常常是真情实感。
从来都没感受过幸福的人,或许并不是真正的不幸;
只有那些曾经幸福过,却又失去了幸福的人,才真正感到不幸。
当你身处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世上还有许多不幸的人。
有些人直到死神将降临时,才想到用自己的财富去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其实,这是用别人的财富去施舍,已经失去了助人为乐的本来意义。
当你自己得到幸福时,我要告诉你:不要忘记那些把心献给你的人。
心灵感悟: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有着别样的风采呢?最好的办法是: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素材搜集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在为一个伤 ( http: / / www.21cnjy.com )员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划破,当时他没有在意。11月1日,他主刀为另一个伤员做急救手术时,没顾上带橡皮手套,那个小伤口又被骨碴划破,细菌感染了伤口。白求恩没想到会中毒,他对身边的护士长说:“不戴手套,手指可以在伤口内感觉到哪儿是弹片,哪儿是弹头,哪儿是碎骨头。”后来,白求恩的手指肿得像胡萝卜,高烧不退。护士长多次劝他不要再工作了,他却发脾气:“你不要把我当古董,这点伤算什么,你们要拿我当一挺顶呱呱的机关枪使用!”11月11日,党中央和毛泽东知道了白求恩的病情,从延安拍来慰问电,命令军区不惜任何代价进行抢救。然而,白求恩就因为得不到几克青霉素,在11月12日凌晨病逝。
在他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有他人。他的品质高贵而真诚,平凡却美丽。
链接中考
(山东潍坊中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撺掇(cuān duo)  诘责(jié)
明眸善睐(móu) 分道扬镳(biāo)
B.蛊惑(gǔ huò) 琐屑(xiè)
皮开肉绽(zhàn) 如火如荼(tú)
C.伛偻(yǔ lǚ) 菜畦(qí)
含辛茹苦(rú) 脍炙人口(zhì)
D.缱绻(qiǎn juǎn) 鞭挞(tà)
人迹罕至(hǎn) 偏僻(pì)入里
解析:考生要从读音和字形两方面进行辨析。其中D项“缱绻”应读“qiǎn quǎn”,“偏僻”应为“鞭辟”。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