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24.满井游记》讲解与例题
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③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④。
能不忆江南?
注释:①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②旧曾谙:从前很熟悉。③江花:江边的花。④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写的是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写的正是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再说修辞手法。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词,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生机勃勃!作者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作者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向往。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
2.体会本文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领悟作品含蕴的人生哲理。
作家作品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人。与哥哥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人。次年,拜著名文学家、文艺评论家李贽为师,深受其影响。万历二十年(1592)中进士。他不做官,兄弟三人遍游楚中。万历二十三年(1595),选为吴县令,饶有政绩,很得民心。不久解官去,离任时两袖清风。又去游览江南名胜。后又授顺天教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两年后又辞官返里,住在柳浪湖畔,潜学著文达六年之久,并出游庐山、洞庭等名胜,写下不少记游诗文。万历三十四年(1606),入京补仪曹主事,不久又辞去。两年后再入京,曾任吏部考功员外郎,后又任吏部稽勋郎中,终于又请假归里,定居沙市。万历三十八年(1610),袁宏道病死,年仅43岁。有《袁中郎全集》。
写作背景
袁宏道从出仕到最后辞官,前后16年,反复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弃官,实际任职不过6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乡间隐居和出外游历,可见他对名利的淡漠,这也成就了他在明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满井游记》写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作者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领钦命入京,做顺天教授、国子助教,事务很清闲,便于次年早春二月和几个朋友一起游览了京郊的满井。这是北京东北的一口古井,当时泉水喷涌,冬夏不竭。井旁草丰藤青,渠水清流,亭台错落,作者心情愉悦,写下了这篇情意盎然的游记。
字词广场
★字音识记
廿(niàn) 鹄(hú) 鬣(liè)
茗(míng) 罍(léi) 蹇(jiǎn)
倩(qiàn) 髻(jì) 鬟(huán)
浃(jiā) 乍(zhà) 澈(chè)
(huì) 曝(pù) 呷(xiā)
★形似字辨析
★通假字
夫能不以游堕事(“堕”通“隳”,毁坏)
★词类活用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名词用作动词。茗,茶。这里指喝茶。罍,酒杯。这里指饮酒。蹇,驴。这里指骑驴)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断句标志)
2.省略句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毛羽”和“鳞鬣”前省略了限制语“鸟”和“鱼”)
3.倒装句
(1)城居者未之知也(否定句宾语“之”前置)
(2)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4.被动句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被动句式标志)
“满井”点明了作者郊游的地点。“满井游记”即记叙游览满井的经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部分(第1段):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了作者欲游不能的苦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部分(第2段):紧扣景物的季节特征,描写了满井的初春景色,以及作者游满井的喜悦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三部分(第3段):以议论作结,写作记的原因,表明自己寄情山水的志向。 [1]本句的内容是什么?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作用?写城中飞沙走砾,为下文正面记游作准备,有对比的作用。[2]本句写出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写出了作者渴望出游而又不能出游的苦恼处境。“花朝节”已经过了,应是出游踏青之时,然而寒风沙砾阻挡,其懊恼郁闷可想而知。[3]体会本句所写内容及句中“稍和”所表达的作者的心情。写出了出游的具体时间和路径。“稍和”表明天气并不暖和,只是出游心切,迫不及待。[4]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这句话从“于时”二字起,写早春之景。先写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写天气转暖、湖水消融的情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晶晶然……”,以新开明镜比喻水波,写出了水的明澈,贴切而有新意。[5]“山峦……之始掠也”句写出了春天的什么景物特点?细致地写春山被雪洗之美,用“如倩女……始掠也”作比喻,形象地描写了春山的形色美。[6]本句写春柳、春苗两景有什么特别之处?笔墨不多,既显示燕地春色,又见观察之细。[7]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借代写鱼鸟,描绘出了鱼鸟的神态之美。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8]体会本句在文中的作用。此句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对城里人不知春天已来表示惋惜。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之情。是全文的点睛之笔。[9]体会本句话的含义。结尾“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表明自己和庸俗之人的区别。“能不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在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以慰藉,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
深层探究
满井游记
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写景抒情小品。文章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篇幅短小,文辞简洁而又清丽、自然,意趣蕴藉,具有艺术魅力。文章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
1.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满井游记》也不例外。文章的第二段描绘了一幅北国初春风光图:那里冰冻初解,水波粼粼,山色晴和,明净如洗;杨柳随风摇曳,麦苗破土而出;游人或喝茶饮酒,或唱歌骑驴,其乐无穷;鱼儿悠然嬉戏,小鸟怡然曝沙。这幅优美的早春风景图,渗透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作者犹如鱼儿、小鸟那样怡然自得。而这正是他“独抒性灵”理论的具体体现。袁宏道所处的时代,宦官擅权,政治腐败,朝内党派斗争剧烈。他既不参加斗争,又不愿同流合污,一生曾多次退守田园,寄情山水,以逃避现实。《满井游记》就体现了袁宏道这种“闲适”的思想。
2.妙用衬托,起伏多姿。
袁宏道的游记十分注重结构上的变幻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伏,课文集中体现在妙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上。作者第一段极力描写北京气候寒冷,是用来衬托第二段满井风光的:用城内的“寒”衬托满井郊野的“暖”,用城内的“冻风”“飞沙走砾”衬托满井的水色山光、飞鸟游鱼,用囚于一室“欲出不得”的烦闷衬托游于满井山水中那种“若脱笼之鹄”的“悠然自得”的欢愉。
1.课文开头为什么写不出游?
提示:描绘欲游不能的苦恼,为下文埋下伏笔,有先抑后扬之妙。
2.文章写初春,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初春什么特点?
提示:文章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澈见底。写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还写了山景、麦苗、游人、动物等。采用了白描手法来写景。描绘出初春的特点是乍暖还寒、万物复苏。
阅读鉴赏
西行随笔 雄关
嘉峪关就在面前。岁月沧桑中,这天下第一雄关已经古旧得如同遥远的历史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看着这已渐渐老去的雄关,我突然想,它也许是很多情的。
在我的头脑中一直有着一幅时间概念极其模糊的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雄关高耸,摩云抵空,秋风如虎,卷得残阳如同关城上的旗帜一样猎猎舞动。城下,铁马纵横,驱驰决荡,在漫天黄沙中击碎了关城的寂寞和边人的冷清;金戈交错,铿锵狂鸣,在漂橹殷血里打磨着将军的铁甲和男儿的硬骨。
嘉峪关雄踞塞上,迎中原繁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倚戈壁苍凉,如同一道铁壁,经历多少铁马的叩打,遭逢多少金戈的冲撞,依旧雄踞傲立。我一直想,雄关永远是锻造精神、涵养血性、砥砺风骨的地方。在这里有的只是沙场秋风,只是无休止的征杀,只是将军白发征夫泪,只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皆是春闺梦中人的慨叹。
我登上了雄关,远眺莽莽苍 ( http: / / www.21cnjy.com )苍的戈壁,俯看城下厚实而且坚硬的土地,心中不期而至一种悲哀,有几句诗涌上脑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是的,这里除了还很坚固的城墙,除了已渐 ( http: / / www.21cnjy.com )渐褪色的砖瓦,我们已经看不见古时征战的烽火,已经看不到跃马沙场箭发连珠的猛士,已经看不到谈兵论剑的虎帐。
站在雄关上,视野是极其开阔的。在这里站 ( http: / / www.21cnjy.com )久了,我想,人的胸襟也会逐渐雄浑起来。站在这里已经不会想到俗世上的风花雪月,想不到红尘的是非成败,心底积淤的只是岁月的沧海桑田,只是历史的流转轮回。
不知何时,夕阳如血,昏风如诉,我徒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忆起自己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今日我在城上感慨良多,明天又有谁在城上唏嘘不绝?我们在雄关上已看不到古人的身影,后人也不会在雄关上想到我们的存在。
然而,我却怕这雄关忒多情,因为即便是苍天有情,也会老去。
心灵感悟:“雄关”之为“雄”,雄在“岁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沧桑”,雄在“莽莽苍苍的戈壁”,雄在“夕阳如血,昏风如诉”……景物在,心境难平,将自然之美放于心中,将自然之美描摹刻画得栩栩如生,自见作者之写景抒情之功底。
素材搜集
★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链接中考
(四川眉山中考)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诗文的句子。
(1)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2)______________,潇潇暮雨子规啼。
(苏轼《浣溪沙》)
(3)星汉灿烂,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名句的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诵掌握情况。其中的(1)、(2)、(3)题为一般性识记默写题,只要熟记并会写即可;而(4)题为理解性默写题,要注意题干中的“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的提示语,按照它的提示来回答。当然哪一个默写都不能出现漏字、错字、别字等现象。
参考答案:(1)猿则百叫无绝 (2)松间沙路净无泥 (3)若出其里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