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不同凡响、富有创意的立意,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2、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论据、归纳论点的能力,体验作者别致新颖的论据叙述方式。
3、适时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及实际生活,把文中作者的观点加以拓展延伸,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加强学生快速比较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
学习此文,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上下功夫,分析本文独特的立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懒惰”,激发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教学目标。
1、出示教学目标,议论文三要素。
2、通读课文,注解词语。
(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本文举了哪些事例吗?
要求:a、请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总结。
b、每组推选代表宣读本组的讨论结果。(时间尽量控制在三分钟以内)
2、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议一议,说说这些事例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四)研读课文,归纳论点。
1、这些事例证明了文中所指的懒惰为人类做了哪些贡献?进而提取本文的中心论点。(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证实了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2.能否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最简练的语句归纳出作者在本文中对懒惰持什么样的观点呢?(即本文中心论点: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3、拓展演练:(包公升堂)“懒惰”与懒惰的区别。
4、出示懒汉洗脚盆例子:师生讨论,引出学生创新思维。
(五)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既然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那么呆干死干是绝对行不通的,更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现在我们处于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只有实干加巧干,不断创新、不断发明,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身之本,国家才能富强昌盛。文中有一观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你能结合你经常所见的事例来证实这个观点吗 (教师首先举方便面包装袋、带轮的箱包、一次性尿布、电梯、复印机、洗衣机等等事例引导学生开启思维、各抒己见。) 你在学习、生活上有过什么发明吗 请拿起你的画笔,打开你的思维,把你的想象画出来吧!
(六)小结:
考考你。
(七)将学习进行到底
1、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2、请以“玩物未必丧志”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