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曾”“衡”“拂”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举”“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生”“死”“入”“出”“于”“是”“过”等;注意4个字的写法:“舜”“傅”“敖”“奚”。 2.翻译重点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读准、读顺并背诵课文。4.理解本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5. 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学习重点 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读准、读顺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学 习 过 程 备注
布置预习1.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及工具书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汇。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2.读顺课文(字音准确,停顿恰当),疏通文意。3.你有怎样的疑惑? 第一课时一、预习展评二、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衡”“拂”“发”“举”“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生”“死”“入”“出”“于”“是”“过”等;注意4个字的写法:“舜”“傅”“敖”“奚”。 2.翻译重点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读准、读顺并背诵课文。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一:“曾”“衡”“拂”的通假;“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生”“死”“入”“出”等的活用;“于”“是”的意思。预设问题二:“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翻译。 四、精讲点拨 预设问题:孟子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非熟读不能会于心,本文的教学宜以读为主,以讲为辅。 五、当堂达标(20分)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8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必先苦其心志( ) (3)行拂乱其所为( ) (4)而后喻( ) (5)人恒过( ) (6)衡于虑( ) (7)征于色( ) (8)空乏其身(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 ) (6分)A.(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举世闻名B.(1)人恒过/(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1)舜发于畎亩之中/(2)征于色D.(1)人恒过/(2)国恒亡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六、布置预习反复朗读课文,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1.本文属于议论文,请从文章中找出作者的观点。2.第一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3.作者认为人才的造就需要经受哪些磨练? 第二课时一、预习展评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2. 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一:文章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预设问题二: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四、精讲点拨 1.第三段由人才造就过渡到国家治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尤其强调其中的对比论证。 2.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可以积累一些相关的警句与事例。 五、当堂达标(一)必做题(20分)1.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会有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更会有逆境。逆境对人的磨炼是多方面的,孟子认为逆境通过“ ”对人的意志进行磨炼;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对人的身体方面进行磨炼;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的行为进行扰乱,从而可以达到“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目的。(用原文填空)(10分)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先经受艰苦的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从国家说到个人,这样文章的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晰。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共同的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这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6分)(二)选做题(10分)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⑤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从:纵。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大将军尝先出 尝:____________(2)屏人论事 屏: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布置预习
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