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28.干将莫邪
学习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掌握常用文言字词,特殊句式。
2、理解故事的故事情节,叙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品味细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
4、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中侠客的人物形象
难点:正确理解文章情节中的怪异成分。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预习:
(一)、作者简介:干宝,字令升,新蔡人(今河南省新蔡县人)。生卒年不详。少时勤学,博览多才。王导曾荐其为佐著作郎,以修晋史。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后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晋纪》二十卷。文字简略,时称为“良史”。《搜神记》是其代表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作品简介:《搜神记》是一部志怪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内容涉及神祗灵异人物的变化和神仙五行释氏说。其中有些作品是宣扬宗教迷信的,有些则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和要求,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作品如:《干将莫邪》、《朝凭夫妇》、《吴王小女》、《宋定伯捉鬼》等。 21教育网
(三)、自读课文,学习文言字词,完成下面自我检测:
1、注音:干将( ) 莫邪( ) 刎( )
镬( ) 踔( ) 踬( )
2、解词:
夫语妻曰。语: 儿闻之,亡去。去: 不负子也。负:
汝父为楚王作剑。汝: 购之千金。购:
汤镬: 踔: 踬目: 拟:
3、通读课文,各组组内复述整个故事情节,并且相互评价。
二、展示:
1、预习效果。
2、我们的问题
3、合作探究:
(1)、词类活用: 比后壮。比:
(2)、一词多义:
乃: 三年乃成( ) 乃问其母( ) 此乃勇士头也( )
即:于是即将雌剑往( ) 王怒,即杀之。( )
子:汝若生子是男( ) 将子头与剑来( )
将:于是即将雌剑往( ) 将子头与剑来( )
(3)、古今异义:
但:句中义: 今义: 例句:但睹堂前松柱石低之上。
购:句中义: 今义: 例句:王即购之千金。
(4)、“之”的用法
王怒,欲杀之( ) 王大怒,使相之( ) 儿闻之,亡去( )
(5)、特殊句式:
①、吾干将莫邪子也。 ②、何哭之甚悲耶?
判断句, 倒装句,应为:哭何之甚悲耶?
译为: 译为:
③、为子报之
省略句,应为:(吾将)为子报之。
译为:
4、各组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比比谁讲得更生动。
5、再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三、知识梳理(学生自主完成)
四、学习巩固
熟读课文中重要文言字词含义。
五、学习反思:
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第 二 课 时
学习要点:
1、理解故事的故事情节。
2、品味细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
3、联系实际,评价观念。
一、预习:
读课文,思考:
1、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a) 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b)课文围绕这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以小组为单位,用最简洁的语言分段来概括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为什么要报父仇?又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的?
二、展示:
1、预习效果。
2、我们的问题
3、合作探究:
(1)、诵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对话,并思考问题:
你最欣赏文中哪一个人物?为什么?这篇文章里有没有“侠”?如果有的话,是谁?为什么?
(2)、本文为志怪小说,你认为哪些细节具有传奇色彩?
(3)、文章中有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能代代相传?
三、拓展延伸:“活动”
“赤”不 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你们怎么看?
召开辩论会:
正方——这种行为是可取的。
反方——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辩论过程:
1、 双方1、2辩,陈述本方的观点。
2、 双方自由辩论。
3、 双方3辩,总结本方的观点。
4、 评委作精彩评述。
四、课堂小结
五、学习巩固:
1、《学法大视野》
2阅读鲁迅的《铸剑》,体会鲁迅对《干将莫邪》作了哪些再创造?
学后反思: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