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23.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意思,培养独立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反复诵读,进行欣赏、想像训练,并背诵全文。 21教育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感情,其中包含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21cnjy.com
* * * 预 习 案* * *
【知识链接】
1 苏轼,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 的称誉。他在诗、 词、书法、绘画上也均有惊人的成就。
诗: 他与江西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他开创豪放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
绘画:他擅长画竹,自成一体。2·1·c·n·j·y
2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自主学习】
活动一:读一读,看谁字音读得准
解( )衣 遂( )至 未寝( ) 藻( )荇(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相与 ( )
活动三:比一比,看谁节奏划得明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水 中 藻 荇 交 横 , 盖 竹 柏 影 也
-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耳
活动四: 赛一赛,看谁文意读得通
1.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① 月色人户: ⑤ 相与步于中庭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⑥积水空明 :
③遂至承天寺 : ⑦盖竹柏影也 :
④怀民亦未寝 : ⑧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存交横 , 盖竹柏影也。21·cn·jy·com
②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 解衣欲睡 , 月色入户 , 欣然起行。
3. 将下列句子复原为文言文 :
①想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和我共同游乐的人 ,( 我 ) 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 ,( 我们便 ) 一起在庭院里散步。21·世纪*教育网
②哪个夜晚没有月色 哪个地方 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缺少有像我俩 这样的闲人罢了。
活动五:读一读 初步体会文章情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我的疑问】
* * * 探 究 案 * * *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原文作答)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原文作答)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4)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5)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下《小石潭记》;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记承天寺夜游》,同是被贬之人,同是寄情于山水美景,他们当时的心境有何异同?www.21-cn-jy.com
【知识梳理】
写作特点
* * * 检 测 案 * * *
1.默写《记承天寺夜游》
2.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怀。请你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并注明作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习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