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8 18:4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21. 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掌握本文内容,分析文章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此游记作者的观察顺序和生动细致的景物描写。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4、了解作者通过写此游记表达的凄苦忧伤的感情。
* * * 预 习 案 * * *
【知识链接】
1、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也从中央贬到了地方先是贬为绍州刺史,未及任又被贬为永州(现属湖南)司马,十年后,又贬为柳州刺史。819年病死于柳州任上。永州之贬,一贬就是9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
柳宗元的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文章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文章短小、轻灵,朴实、顺畅,为历代所传颂。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 2·1·c·n·j·y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自主学习】
1、 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水尤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 参差披拂(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往来翕忽( ) 犬牙差互( )
悄怆幽邃( )
再读:自读3—5遍,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3、三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借助课下注释)
<1>、重要字词的理解与识记。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
(2)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 蛇: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
(5)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凄: 寒: )
<2>、重要语句的翻译和理解。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四读: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熟悉课文内容
说说作者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
5、五读:初步体会文章情感.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背诵课文。
【我的疑问】
* * * 探 究 案 * * *
1、柳宗元在游历中发现了永州奇特的风景,阅读本文之后,你认为小石潭的风景奇特在什么地方?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4、文章第四段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何效果?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乎矛盾,该如何理解?(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来分析)21教育网
【知识梳理】
写作特色:
* * * 检 测 案 * * *
1、《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字 , 代文学家,“ ”之一。本文是他被贬永州后写的永州八记之四。 21cnjy.com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为坻(dǐ)
B.为屿 (yǔ) 为嵁(shèn) 怡然(yí)
C.俶尔(chù) 翕忽(xī) 差互(chā)
D.寂寥(liáo) 悄怆(chuàng) 幽邃(suì) 21·cn·jy·com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作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百多条。
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www.21-cn-jy.com
4、 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 )
②卷石底以出( )
③以其境过清( )
为:①全石以为底( )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②以其境过清( )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21·世纪*教育网
②不可知其源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