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的盾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盾牌的造型结构、形状及装饰特点,学习用彩色卡纸,结合剪、撕、卷、画、粘等技法设计制作出威武的盾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提问、对比分析、教师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特点,借用动物脸部特征,利用变形和夸张的表现方法,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制作一个威武的盾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盾牌的形状、装饰图案和色彩,能借用动物脸部特征,用剪、撕、卷、画、粘等技法设计制作一个威武的盾牌。
教学难点:盾牌造型新颖,色彩对比强烈,特征突出,气势威武。
教学准备 教学PPT、彩色卡纸、“老虎盾”教具、“兔子盾”教具、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方法 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对比分析、实物展示、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一张“射箭”的图片 提问:如果你在他的对面,你有信心躲过去吗? 再出示一段“万箭齐发”的视频 提问:现在呢?你还有信心躲过去吗? 由“箭”过渡到防御武器——盾牌。由此导入新课,出示部分课题“盾牌” 以直观的图片和视频呈现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调整身心状态快速进入课堂情景。
二、新授 1、欣赏古今中外盾牌,了解盾牌的历史和价值 师简单介绍古代盾牌的发展历史,以及盾牌在当今社会的用途。 2、分析盾牌的形状 通过观察,发现古代盾牌的形状特点是对称的(二年级《百变团花》学过对称的知识),并概括出常见的盾牌形状:长方形、倒梯形、圆形、燕尾形(像燕子的尾巴)、鸢形(像一个风筝) 3、分析盾牌的装饰特点 (1)出示盾牌教具:“老虎盾”和“兔子盾”,选出能够吓退敌人的盾牌。 (2)出示真实的老虎照片,分析盾牌上老虎的不同之处,总结出表现方法:夸张、变形。 揭示本次的课题任务(出示完整的课题) 出示自然界中的动物图片,提出任务要求:主要以动物脸部的特征进行表现。 (4)欣赏古代盾牌,分析颜色特点——鲜艳、对比强烈。 4、盾牌的背面——把手 提问: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盾牌应该怎么拿呢? 出示盾牌的背面图片,了解把手的制作——横着或竖着。 5、总结盾牌的设计制作步骤 制作步骤:①设计外形,剪出轮廓 ②剪画图案,粘贴组合 ③设计把手,完成盾牌 6、教师示范讲解 7、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开拓思路 8、艺术实践 任务要求: ①选择一种动物,根据其脸部特征,设计制作出一个威武的盾牌。(先画出盾牌的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进行制作) ②造型要夸张,用色要大胆,变形要生动有趣。 ③注意把手粘贴牢固。 ④用剪刀注意安全,不乱丢纸屑。 8、小结拓展 回忆总结:这节课了解了古代盾牌的基本形状、造型结构和装饰特点,学会了利用动物脸部特征,以夸张、变形的手法设计制作出威武的盾牌。 拓展:生活中,有很多用动物脸做装饰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动物脸部特征设计制作更多有趣的小物品,装点你的生活。 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快速了解盾牌的历史文化,代入课堂。 通过观察和线条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盾牌的形状特点;与二年级的知识结合,完成知识的迁移。 出示直观的盾牌教具,激发学生兴趣;在对比中明确威武的含义。 通过直观感受和对比分析,回顾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技巧,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表现力。 通过提问,让学生有意义的去思考盾牌的手持方法,对后续出示把手的制作加深印象。 教师完整的示范过程和详细的讲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再次梳理盾牌的制作知识和注意事项。 把课堂和生活实际相联系,鼓励学生动手创造生活的美,加深对美术的喜爱。
板书设计
威武的盾牌 外形:对称 图案:夸张、变形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