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7 14:3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说课设计:长方体的认识
教 材 分 析
1
1
学 情 分 析
2
教 学 目 标 及 重、难 点
3
教 法 和 学 法
4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说课设计:长方体的认识
教 材 分 析
1
1
学生已经认识
了一些几何图
形,但只是形
象和直观上的
认识。
本节课是学生
比较深入研究
立体几何图形
的开始,是学
生空间观念建
立和发展的一
次飞跃。
认识基础
任务目标
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
一定的难度
教 材 分 析
1
1
一.情境激趣
1
二.探索实践
2
三.深化应用
3
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索长方体的全过程
观察
猜测
实践
合作
教 材 分 析
1
1
学 情 分 析
2
1
知识基础:学生在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
学习经验:积累了一定的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方法。
已有基础
2
已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空间观念差,利用各种感官,自主探究新知,获取成功的经验。
学习经验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很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他们的关系。
教 学 目 标 及 重、难 点
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 学 目 标 及 重、难 点
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情感目标: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很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他们的关系。
过程目标:在探索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 学 目 标 及 重、难 点
3
学会自学
教是为了不教
认知
冲突
辩析明理
反思深化
教法
学法
思考
实践
反思
观察
再实践
!
教 法 和 学 法
4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镜子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环节一: 情境激趣
它们分
别是什么
形状的?
自然引出长方体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如果要把它切
成一个长方体,
要切几次?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
它又是解决生活难题的
重要方法和途径
1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第一次切,
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
出现了一个面
2
第二次切,
又有什么发现?
两个面相交的边
叫做棱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3
第三次切,
发现了什么 ?
三条棱相交的点
叫做顶点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让学生多种感官
参与
教学活动
自然而然的感知面、棱、
顶点的含义,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的
特征做好准备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明确研究方向
体会研究图形的角度
探究长方体
特征
你发现了什么?
是怎么发现的?
观察
过程中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环节二:探索实践
三个方向
来研究长方体
有哪些特点?
面 棱 顶点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顶点 面 棱
个数
个数
形状 大小关系
条数 长度关系
8
6
长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12 相对的棱的长度也相等
数一数
量一量
剪一剪
比一比
发挥创新思维
教会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顶点 面 棱
个数
个数
形状 大小关系
条数 长度关系
8
6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
所有的棱都相等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顶点 面 棱
个数
个数
形状 大小关系
条数 长度关系
8
6
长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12 可以分为3组,每组中棱的长度相等
8
6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
所有的棱都相等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联系
区别
正方体在具有长方体这些特征
的前提下,它的独到之处是什么?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5
环节三:深化运用
数学素养
数学眼光
数学思想
数学语言
全 课 总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