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课型 新授课 1课时
课标与教材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等过程掌握图形与稽核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通过实例,了解直棱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在现实生中的应用。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在一个丰富的图形世界里,让学生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中寻找并识别各种几何体是进行图形认识的很好途径。本节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以棱柱的学习为主,在小学阶段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几何体进行识别与归类,认识组合几何体。第2课时首先在小学已有基础上回顾点、线、面,再学习比小学内容有提升的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平面图形旋转形成立体图形,以及由立体图形想象出能由旋转得到它的相应的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的某些特征。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在对图形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积累处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从大量的实例中逐步丰富对点、线、面、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 课的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认识。
教学评价 通过当堂测试和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反馈。
教学方法与媒体 学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备修改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几何模型(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主动寻求这些几何体的现实背景。(课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1:观察室,考察你的观察能力教师依次展示三张图片(如下图)要求学生从图片中寻找出所熟悉的几何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方明珠电视塔 外滩金融街 金字塔活动2:学生分组活动,解决课本P2的问题串:⑴在小明的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⑵ 书房中哪些物品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3)请在房中找出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品?活动3: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1:画一画 请学生用笔画出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2:认识棱柱(1)与笔筒形状类似的几何体称为棱柱。以六棱柱为例认识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底面。(2)棱柱的侧棱、底面、侧面有何特点?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3)长方体、正方体是棱柱吗?(4)棱柱的分类。人们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需要说明的是:棱柱又分为直棱柱、斜棱柱。本书讨论的都是直棱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棱柱 斜棱柱(5)说一说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6)根据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活动4.对本节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归纳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进行命名、分类规范。师生共同完成下表:常见的几何体:柱、锥、(台)、球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特征柱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底面互相平行。圆柱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只有一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底面互相平行。锥棱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只有一个底面。圆锥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只有一个侧面和一个底面。 球球只有一个面,并且是这个面曲面。(有*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活动5 再认常见几何体下面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由一些常见几何体组合而成,你能找出其中常见的几何体吗?你还能举出其他组合几何体的例子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5.丰富对点、线、面的直观认识自学课本P5----P6的学习内容,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活动6.自学P6的想一想内容,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活动7.自学P6的议一议,在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的基础上逆向思维生活中的旋转体是怎样有平面图形旋转而来的。三.整体建构四.当堂测试1.请完成下表棱柱面的个数顶点的个数棱的条数三棱柱四棱柱2.如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五.课后达标1.课本P4---P5 P6---P7 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感受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中辨认出特征鲜明的几何体,认识到几何体的特征是我们认识不同几何体、区别不同几何体的钥匙,意识识到我们所学习的这些几何体大到古代建筑、小到日常生活学习用品就在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画图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初步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几何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柱体,上下一样粗的,那么如何保证你所画图形中上下一样粗呢?因此,画一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进一步感受相应几何体的个性特征;而说一说,则需要学生主动说明几何体的特征,以及生活中的那些几何体符合这样的特征,这一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从而,可以更为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他人经验,同时认识到不同几何体的共性与个性,为后续对几何体进行分类提供了依据。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几何体之间有个性也有共性,对于几何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效果: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形成对几何体的较为系统及理性的认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体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本环节进一步使学生能从较为复杂的组合体中找出常见的几何体,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立体图形,其实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意在让学生结合六棱柱和圆柱直观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实例,并开展充分的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由平面图形旋转成立体图形的过程。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