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周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主备人: 复备人:
课题 有理数复习二 课型 复习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教材分析:本章所学习的是有理数及其运算,我们可以将本章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本节课主要是针对第三部分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和复习.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2、复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律;教学难点:1、有理数的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2、复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还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具备了利用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学生自己能够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也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要教师指导的地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做题速度慢,准确率不高,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做好课后补偿辅导。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复习有理数的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2、复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律;3、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考: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体验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问题解决: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发展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一定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发表见解方面都已获得了一些成功的感受
教学方法与媒体 动手操作—活动探索—问题解决多媒体课件, 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知识链接:1、有理数的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绝对值 ;(2)异号两数相加,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即 的两个数相加得0);②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 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和0相加仍得 。(4)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2、有理数的减法:(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2)一个数减去0,仍得 ;(3)0减去一个数,应得这个数的 。3、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运用减法法则统一成 运算;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以后,可以把“+”号省略,使算式变得更加简洁。4、有理数的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 。 (2)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 . (3)当负因数有 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 ;有因数为零时,积就为 . (4)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 .5、有理数的除法: (1)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绝对值 .0除以任何数等于 . 0不能做除数.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6、有理数的乘方: (1)求几个 因数的 的运算,叫做乘方.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的偶次幂是 .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3)对只含乘除,或只含加减的运算,应从 往 运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一: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1、计算练习:(1) ﹣-+-(); (2) ﹣(﹣8)-∣﹣6∣-∣+8∣-(+7);活动二:有理数的乘法、除法、乘方练习:1、计算:(1)()×; (2) ×÷();(3)×(-5); (4)÷(-5);2.计算:(-5)3; -53;;;(-1)2001; 3。3. 若∣x+1∣+(2x-y+4)2= 0 ,求代数式x5y+xy5的值。活动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例2、(1) ()÷; (2)÷() ;练习:(1) (2)11+(-22)-3×(-11) (3)(4) 三、整体建构:四、当堂测试:五、课后达标题:A组:学检B组:学检六、课后反思 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复习,让学生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同时,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对知识点的再复习,能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这几道例题都是与所复习的知识点相关的题目,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知识并应用知识.通过对练习的设置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及乘方运算法则。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要注意运算律的使用。让学生通过这一组练习来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
板书设计 有理数复习二知识梳理例题讲解 3、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