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太阳和月球(2)(课件 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太阳和月球(2)(课件 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19:0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节 太阳和月球(2)
内容要求
①知道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②知道太阳的结构
学业要求
①知道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月球(moon)看上去和太阳的大小相似,实际上要比太阳小得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月球的直径约为_______千米,
大约是地球的_______ ,太阳的_______ 。
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_______ ,
质量只有地球的_______ 。
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_________千米,
约为日地距离的_______ 。
二、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_______。
卫星
3476
3/11
1/400
1/49
1/81
38.44万
由于月球比太阳距离地球____得多,因此,人在地球上看月球时就感觉它和太阳的大小________ 。
1/400

差不多
假设有一架每小时能飞 1000千米的飞行器,从地球飞到月球要多少天?
16天
1. 用天文望远镜或普通望远镜观察月球形状、月球表面明暗状况和月球上的环形山(也可以观看月球照片)。
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
2. 把观测到的现象描绘成一张月貌示意图。说说你看到的月球是什么样的,推测月球表面比较暗的区域的月貌特征。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______,暗区是______或______等______地带,分别被称为______和______ ,平均高差为_____千米。
高地
平原
盆地
月陆
月海
低陷
2~3
①月球形成早期_________频繁_________月球的产物,
②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_______ _______形成的。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________,即______。这是一种环形隆起的______地形。月球的正面直径大于1千米的________有33000个以上。
环形山
月坑
低洼
火山
小天体
撞击
爆发
环形山
环形山的成因:
阅读图 4-7,议一议月面景观和地球有什么不同。
图4-7 月球表面的照片
地球表面
黑色背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图4-8 环形山的形成
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
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
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
图4-9 月面景观漫画
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______和______ ,也没有______ 。

空气
生命
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站。
人类很早就有遨游太空、登上月球的遐想。1969年7月20日,人类终于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开发月球资源的可能性。
我国也在致力于登月技术的研究,已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系列人造卫星,2019年1月发射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面开始巡视探测。
我国探月工程大事记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发射升空,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于月球,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等任务。
我国探月工程大事记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实现了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上无人交会对接,并成功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图4-10"嫦娥四号"航天器
万户,本名陶成道,是我国明朝时期的一名能工巧匠,他是世界上利用火箭升空的第一人。14世纪末,他设计制造了一种“飞龙”火箭。这种火箭用引信点燃后,可飞行约1千米,万户试图用火箭作空中飞行。一天,他坐在带有两只大风筝的木质“飞船”里,飞船的周围绑上47支“飞龙”火箭,打算等火箭升空后就用风筝飞行。“飞龙”将万户带上天空,但不久“飞船”就坠落到山脚,万户为这次飞行献出了生命。1959年,科学家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纪念这位人类利用火箭飞行的先驱者。万户这种勇于探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万户与古代火箭
小结:
1、“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的展示,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长时间保存,科研队员在设计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
A.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环形山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
C.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
D.月球表面有紫外线
A
2、在月球上,航天员可完成的活动是( )
A.放风筝 B.扔石块
C.打雪仗 D.听雷声
B
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下列四幅月面景观图中不是由于没有空气引起的是( )
B
4、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下列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大 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C.月球表面有空气和水 D.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小
B
5、月球表面随处可见深浅不一的环形山。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形成的。小林同学猜想环形山的深度可能与小天体的质量和撞击时的速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利用一只装满厚厚的橡皮泥的盘子、几个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刻度尺进行了模拟实验,如图甲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为了获得不同的撞击速度
(1)实验中让小球从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环形山的深度和小天体撞击时速度的关系,需选择表中______(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当撞击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形成的环形山越深。
①④⑤